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 > 第241章:咱大孙还好生生的活着!

大明皇长孙 第241章:咱大孙还好生生的活着!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16 01:15:56 来源:69小说网

XIAOERDUOTUTU www.小耳朵涂涂.com,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 !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人这一辈子,会死上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的时候。

第二次是下葬旳时候。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人把你忘记的时候。

当然,对于老朱家来说,尤其是朱标,第三次是不存在的,他会一直留在史书记载上,被后人所熟知。

这也是为什么,特别多的人,在乎青史留名,想尽办法,绞尽脑汁,都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厚的一笔,且要爱惜羽毛,维持好名声。

而对于在乎的人来说,经历的,将是两次悲痛。

死亡的时候,下葬的时候。

朱元璋身子在轻轻的颤抖,自从朱英出现后,巨大的惊喜,冲淡了悲伤。

让朱元璋很多时候,都下意识的忽略了朱标的死亡。

加上大孙和儿子这般相像的长相,不可否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种替代的感觉。

即是大孙,又是大儿。

这才是朱元璋近段时间的心中写照。

然而,时至今日,今日下午,当有人禀告说,陵寝已经修建完成后时。

朱元璋这才如梦初醒。

我的大儿,他走了啊!

“咱还记得,你出生的时候,爹正在打京师,就是现在这个地。”

“战况不是很好,打了很多次,都打不进去,大军的军心有些动摇了,将士们也是疲惫不堪。”

“当时咱的大恩人去世了,军中很是混乱,多人各怀心思,那个时候,你在娘胎里,咱就想着,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

“爹怎么也得为你,拼出个锦绣前程来。”

“爹还记得,那一天帐中议事,你出生的消息传了过来,当时爹就拿着那份传信,一路奔跑到点将台上。”

“那个时候,爹浑身都是劲,拿着那大鼓锤,狠狠的敲在战鼓之上,召集所有的将士。”

“爹要告诉所有将士们,咱有儿子了!!!咱老朱家,有后了!!!”

“数万将士,听着爹在台上的大声宣布,全部都沸腾了起来,也就是从那一刻起,爹决定,一定要为你打下一片偌大的天地。”

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的脸上,是带着笑的,思绪好像回到了三十七年的那一刻。

不过紧接着,面色开始变得肃杀起来。

“在爹的面前,还有几块拦路石,在那个时候,爹也想明白了,于是设下计策,将其铲除,自此后,恩公的部将,尽数为爹所掌。”

“自从标儿你降生以来,老天爷都在帮着爹。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歼灭方国珍,爹如何都想不到,咱一个放牛娃出生的,也能坐到皇帝这个位置。”

“然而,在爹的心中,有一件最遗憾的事情。”

“自你出生后,爹这些年里,都是南征北战,很难回家一次,好不容易建立大明,开国之初事务繁忙。”

“当爹再转过头来看向你的时候,你已经长大了,长得跟爹这般高大了。”

“爹当年,多么想陪着你长大,每每到进军时刻,打了一天的仗后,在床榻上,爹想到你,就感觉浑身都充满了斗志。”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脸上再次堆满了笑意,好像又回到了当年怀念儿子的时候。

不过眼神看到灵柩,很快就回过神来。

“咱的儿啊,你已经走了啊,你就这么走了啊!你怎么这么狠心,就把爹给抛弃了呢,爹今年都六十四了,古稀之年。”

“半截身子都埋到土里的人了,你怎么就狠心,就这么丢下爹不管了呢。”

“你娘走的那天,拉着爹的手,跟咱说了很多很多,其中大半的话,都是在交代爹如何待你,不得像从前那般训斥你。”

“大妹子的话,咱能不听嘛,后来你想要如何,咱也开始让着你。”

“你总是怪咱,说咱心太狠,杀了那么多人。把跟着咱打大明的老兄弟,都给杀光了。”

“可是你要知道,咱都是为了你,你什么性子,咱还能不了解嘛。做事狠不下心肠,就会被人欺负到头上去。”

“那些老兄弟们,把持朝政,甚至有时候连爹的话都不怎么在乎,这要是换标儿你,他们岂不是胆子更大了。”

“咱知道你心肠硬不起来,没关系,爹帮你把事情都做了,给你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大明。”

“可是,你怎么就走了呢,你可是爹一生的希望,是咱一辈子的心血呀。”

“你娘走的时候,跟咱说,最想看到的,就是标儿坐到皇位上的时候,她说呀,标儿你肯定比爹要英武。”

朱元璋扶着灵柩,说到这里,大妹子和朱标的身影不断在面前盘旋,整个人都开始抽动起来。

没有嚎啕大哭的声音,只有满脸的老泪纵横。

在这一刻,朱元璋的头发,似乎都灰白了不少。

朱英察觉到不好,这是情绪过于悲痛,极其容易导致意外。

赶忙上前搀扶,并轻声说道:“爷爷,孙儿还在呢。”

朱元璋浑身一震,好似如梦如醒,转头看向朱英。

看到朱英的面容,大妹子和标儿的身影,似乎都融入到了其中。

粗糙的大手,狠狠的抓住朱英的双手,激动的说道:“对!对!对!”

“咱大孙还在!咱大孙还在呢!”

“老天爷待咱不薄,咱大孙还活着,他还好生生的活着。”

“标儿,你可是看到了吗,你的儿子,咱的大孙,他还活着呢。你看他这身子骨,多么的结实。”

“他跟你,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般,多么像,多么像呐。”

“大孙,快,给你爹磕头,你爹肯定能看到的。”

听到老爷子的交代,朱英立刻跪下,恭敬磕首,而后道:“爹,请恕孩儿不孝,多年不知自身,未能在跟前尽孝。”

“爹你放心,孩儿现如今明白自身,爷爷还在,孩儿知道爹肯定要嘱咐孩儿好好孝敬爷爷,请爹放心,孩儿一定会好好孝敬爷爷的。”

朱元璋听到这话,悲伤开始慢慢的退却,若是没有大孙陪伴,他都不知道自己如何能够熬过这次。

在大孙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大孙的优秀,是非常明显的。

甚至于,比他爹还要更适合当这大明皇帝,简直就是天生的帝王。

“好孩子,你爹在天之灵,必能看到这一切的,咱老朱家香火传承,嫡长不绝,定是能长盛久治。”

......

“娘,父王的陵寝修建好了。”

春和殿内,朱允炆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去了后殿找到吕氏。

在朱英回来不久,就宣布诸皇子皇孙,不必恪守操典,只需每七日去一次便可。

所以现在的朱允炆,重点已经转回到读书上了。

一个多月的操练,在朱英看到,便是对皇室成员们的特训般,跟后世的军训一个道理。

“这件事情,已经有宦官告诉为娘了,为娘刚刚想要去仁智殿看望你父王,不过被宦官挡了回来。”

吕氏一身素服,轻声说道,好似被挡回来只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小事。

“哪个宦官如此大的胆子,竟敢拦着娘亲不见父王,孩儿必定要狠狠的将其教训一番,且要告诉皇爷爷,看看是谁在背后给他们撑腰!”

朱允炆大怒,语气颇有些激动的说道。

虽说太孙位跟他关系不大了,但他还是皇明嫡孙,这些宦官不过是奴仆,竟敢如此妄为。

吕氏闻言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解释道:“陛下和你大哥,现在就在仁智殿中,不久便是你父王的葬礼,想来陛下正带着你大哥,到你父王面前说些体己话吧。”

听到这话,朱允炆顿时偃旗息鼓,沉默了下来。

刚才的怒火消散,还带有丝丝尴尬。

既然是皇爷爷的安排,还有大哥在其中,能说啥呢。

“这一次你父王下葬,陛下定然会带着你大哥出现在群臣的视野中,现在应当很多消息灵通的大臣,已然是知道你大哥的存在。”

“不过这次,你大哥的身份,将会更加的明确,再不会生起丝毫波澜,有陛下在,也无人敢去质疑你大哥的身份。”

“虽然为娘还不清楚,为何你大哥至今没有参加朝会,但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军中,你大哥已经有了很大的权威。”

“老兵退役的那件事,在后宫中也是引发了很大的波澜,众多贵妃,或多或少都有些军中关系,难以推辞。”

“凉国公作为你大哥的亲舅爷,又是如今中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定会在军中大力宣扬此策为你大哥所提。”

“如此,你大哥虽未带兵打仗过,但所有的将士对你大哥,将会是推心置腹的感激,忠诚。”

“单单凭借此项,你大哥在军中的威望,无须多久,就能超过凉国公,仅次于陛下。”

吕氏一边分析,一边教导说道。

自家儿子虽不能当上皇帝,但藩王也是要治理地方的,而且比皇帝更加亲力亲为。

吕氏心中揣测当下情况,有一种极强的预感,她感觉长孙殿下会如此看重兵权,军中威望,极大可能就是想要开疆扩土。

这般情况下,对于皇子皇孙们如同士兵般的操练,其目的就显而易见了。

他便是想,将这些有些血脉关系的叔叔弟弟们,当成是将军来用,甚至很有可能将他们的藩地,直接册封到大明之外去。

想要藩地,自己带兵去拿。

这般,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减轻目前来说的藩王的危险。

‘只是,这样难道不会给大明后世,造成更大的隐患嘛,强势的藩王,将会如同周朝那般,中央弱而四周强。’

‘他怎么能保证子孙后代也同样如此优秀呢,尤其是燕王,肯定会抓住机会,盘踞藩国,如另立他国,不听大明调遣。’

吕氏的心里头有些疑惑,按理说这么简单的思路,以长孙殿下如今表现出来的智慧,不难想到。

历史上无人如此做,便就是忌惮藩王做大,所以才会不断想方设法进行削弱。

如今他却要反其道而行之。

‘除非,他还有后续手段,节制诸王。这手段,已然是说服了陛下才能如此。’

吕氏心中想到。

“娘,娘,你怎么呢?”朱允炆纳闷的声音,将吕氏从沉思中唤醒。

“娘刚才想些事情出神了,刚才允炆跟为娘说什么呢。”吕氏回道。

朱允炆再次道:“娘,孩儿是想问,在下葬这次,孩儿要如何做才行。”

听到这话,吕氏嘱咐道:“无须如何做,你如今也是次子,紧紧跟随在你大哥身后就行了,一切按照礼制来便可。”

“无须多言,也无须有其他动作。”

听到娘亲的嘱咐,朱允炆显然有些失望。

真到了这一刻,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的,在来之前,他更多想的是,在父王的葬礼上要如何的表现自己。

才能引起皇爷爷的关注,或者说让大哥也关注自己。

至少争取一下好的藩地,早点出去干个藩王。

吕氏敏锐的察觉到儿子允炆的想法,再次说道:“这次是你大哥第一次在文臣面前出现,文武百官都在,任何多余的想法,都有可能抢走你大哥的风头。”

“在这个时候,你要隐藏自己,至少要表现出兄弟和睦的感觉来,尤其是对你大哥,要像是对陛下一般的恭敬。”

“不要去管那些文臣们的看法,朝堂的文臣,跟你已经关系不大了,还不如多争取军中将领的好感,至少到时候就藩带兵上,会更加的顺利许多。”

“多像你大哥学习,学你大哥的手段和智慧。若是能学到三分,也足够你在藩地上好好经营了。”

听到这里,朱允炆心中有些不舒服。

对于武将,那些个蛮子,他向来都是看不起的。

现如今娘亲却要他远离文臣,接近武将。

这和他一贯以来的想法不符。

不过娘亲说了这般多,也让他很清楚了一件事情。

在兵权面前,学问也只能是靠边站。

想要彻底把控藩地,只有依靠武将,而不是文臣。

“娘,孩儿知道该如何做了。”朱允炆低声说道。

吕氏见此,微微点头。

虽然知道允炆的性格,还现在已然是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若是还像曾经那般,怕是藩地那边更容易闹出乱子来。

就在此事告一段落的时候,朱允炆突然抬头看向娘亲,问道:

“娘,我若是就藩,就很难看到娘亲了,没有大哥诏令,藩王不得私自回京。”

“若是大哥对娘亲不好,孩儿该当如何!”

听到这句话,吕氏的心中有些感动,终究是自己怀胎十月的儿子,知道关心自己。

“允炆不用担心为娘,且不说现在谈这些为时过早。”

“再者说了,假若这皇宫真的容不下为娘,娘便请搬离至孝陵,余生陪你父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