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盛夏1981 > 第248章春节

盛夏1981 第248章春节

作者:东院的枣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6 05:39:03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时间很快来到了1995年。

刚刚元旦就有个大事,世贸组织成立了,当然,没咱们的份。接着就开始了持续数年的艰苦谈判,直到2001年加入,然后从此发展势不可挡。

今年春节,周秀芝跟徐直远两口子照例是来京城过年。

上午的飞机,  徐柠开车去接他们。

从早上天空就阴沉沉的,天气预报说有中雪,也不知道准不准。顺利接到人,然后回家。

“京城这边发展是快啊,才几个月,又多了那么多楼。不像咱们老家,好几年也没多少变化。”路过顺意县城,  周秀芝倚着车窗向外张望道。

“其实都差不多,  这边最近有個工业园项目,要不也不能盖这么多楼。”徐柠说道。

之前的科技开发区发展方向侧重在电子产品,重点是个人电脑,企业多数是私营中小企业。去年这边又批准了一个工业园区项目,这次很多是国营制造企业的分公司,行业集中在精密加工设备以及汽车产业。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征途公司下阶段要向这两个产业发力。谁都知道,他们财大气粗,研发实力雄厚,基本做什么成什么。而这两个行业的很多国企在经营上正面临不少困难,这样的重点产业又不能轻易倒下,只好看能不能跟征途公司合作,改善业绩的同时也学一些管理经验。

徐柠倒是乐见其成,他们有钱也有技术资料,但就缺产业人才。而那些国营企业管理上也许存在一些问题,  但都有几把刷子的,合作是双赢。

一路到家,下了车,周秀芝又提着一袋子零食去招呼大孙子了。

徐烁喊了句爷爷奶奶,然后就兴冲冲的提着零食袋子跑到屋里藏起来,他平常可吃不着这些。

“小烁今年就六岁了,下学年就该... ...上小学了吧?”在屋里坐下,周秀芝问道。

徐柠点点头。“公司这边有小学,到时候转过去就成了。”

“小学也在这啊,你们这公司真跟以前的国营单位大院一样了,什么都有。”

“也不至于,小烁现在年纪小,还是在身边上学放心,等初中就去顺意县城读了。”

公司这边的员工年龄普遍年轻,孩子很多都是刚幼儿园或者小学,确实是有这么个教育需求的,离得近,就省的家长再上下班接送了。

正吃着午饭,外面纷纷扬扬的落起了雪花,徐烁看到了,碗筷一撂就跑了出去。

“小烁,吃完饭再去玩啊。”林蔓喊道。

“我不饿,等会再吃。”徐烁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  哪还顾得上吃饭。

徐柠站起来,  道:“回来吃饭。”

徐烁扭脸看了眼老爹的脸色,嘟囔了一句,只好瘪着嘴回来了。

“该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该玩的时候再玩,这话还用爸爸再教你吗?”

“我知道了。”徐烁往那一站,抠着手指头。

“哎呀,他才这么大点,就不能好声好气的讲道理吗。”周秀芝把孙子拉到跟前,拍拍他身上的水渍。

“好声好气的说话他听吗?这会不教育好,再过几年打都没用了。”徐柠把碗筷塞给儿子:“吃你的去。”

……

腊月二十八,徐柠这边正准备年货呢,李维打电话过来,说是路过京城,要过来看看。

“这都要过年了,你不回家,怎么想起来来京城了?”徐柠奇怪道。

“我跟你说了吧,前段时间我跟我媳妇去她老家了,这不刚回来过年嘛。”

“你什么时候说过。我怎么不记得?”

“说了啊,就上个月,我说要去东欧... ...考察,顺便去看看岳父母。”

“好吧。你什么时候到,我让人接你去。”

“明天中午一点半。你也不用接我,咱们找个地方叙叙旧,晚上我就坐飞机回老家了。”

“那也成。就在顺意县城找家饭店吃一顿吧。”

既然是去岳父母家,李维自然不是一个人,他媳妇跟孩子都一块去的。

第二天中午,徐柠开车赶到机场,航班挺准,等了没几分钟就看到了人。李维裹得严严实实,抱着个黄毛小女孩,旁边的波琳娜提着行李。

“今天航班挺准,不容易啊。”徐柠笑道。

“可不是嘛,我都没想到这么顺利。”李维对女儿道:“喊叔叔。”

“叔叔好。”小女孩倒是落落大方,笑得挺甜。

“哎,你好。……这孩子叫什么来着?”徐柠问道。

“李欣蕊。”

“啧,这名字真是没什么特色,跟她这模样不符啊。怎么不带个什么什么娜、娃之类的?”徐柠打趣道。

李维有些无奈,苦笑道:“不是你一个人这么说,都习惯了。”

这年代外国人还是挺稀奇的,他女儿其实并不怎么像外国人,但很多人分不清啊,外出的时候时不时的就有人哈喽哈喽的跟小姑娘打招呼。小姑娘不知跟谁学的,只要有人这么打招呼,她就奶声奶气的回一句哈你大爷,场面相当滑稽。

离开机场,接着几人就去了顺意县城。

李维对这边的变化倒是挺惊奇,真有点当初特区的发展架势了。

“去俄国了吧,那边情况怎么样?”徐柠问道。

“还能怎么样,快休克了呗。”李维摇了摇头。

他所说的休克,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休克疗法了。结果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俄国GDP下降了整整一半... ...大量的制造业部门都在这个过程中彻底折腾完了。仅仅几年时间,其产业结构就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国企私有化,制造业迅速崩溃,消失,只有资源出口跟冶金部门还算不错,而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三十年后。

直到九四年,俄国才终于意识到休克疗法彻底失败,宣布放弃,但为时已晚,留下的是个一团乱麻的国家,利益集团互相纠缠,想解决问题都无从下手。

不过,这对徐柠他们来说实在是个好事,休克疗法过后,很多重点企业要么私有化要么倒闭,这时候钱的作用立刻就体现出来了。

李维拿钱开路,正大光明的收购,一千万美元就能买下一座大型机床厂!五千万就能在一堆大型工厂里随便挑。

没办法,这些企业对国家来说已经没用了,因为,需要这些企业的那些研发项目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民众需要的是面包,是伏特加,去工业化一旦开始,就再不可挽回。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