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新三国策 > 第三十九章 刀俎鱼肉

新三国策 第三十九章 刀俎鱼肉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03 04:10:36 来源:69书吧

69书吧 www.69shu.us,最快更新

甘宁听徐庶之言,第一个站起大声问道:“徐先生,敢问粮在何处?”

徐庶面露得色,显然是听出甘宁话中带有的挑衅意味,反诘道:“请问兴霸将军,荆南之粮产于何处?”

“荆南四郡中,长沙、桂阳皆盛产稻谷之地,昔以长沙为最丰,今长沙郡兵祸连结,民多逃亡,致田地荒芜,故存粮多者荆南唯桂阳一郡耳!”黄忠久居荆南,对这一带情况较熟,这时起身答道。

“然。诸位将军皆知长沙城中驻军上万,耗资粮日巨,文聘围长沙历半年之久,故以日耗粮草计城中存粮必早告罄,今方五月,正是青黄不接之时,长沙张怿军之粮草何处所供,唯桂阳也,我军何不效而取之。”徐庶不慌不忙道。

刘晔不服反驳道:“我军久战之下已疲累不堪,无力再兴兵攻伐桂阳,若取城不下,岂不是毁了与张羡的盟约,又冷了荆南士人之心?”

徐庶大笑道:“子扬君子,可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故若有缔结同盟者,皆以利为先,无利而不行也。今有张怿失信在先不足为怪,张怿小儿无有长谋,见刘表退兵,恐我军乘机谋夺荆南,故扼我军之粮,意迫我粮尽退兵,我军现迫于无奈之下行此下策,荆南之士若有心者,当可知晓厉害,明辨是非!”

徐庶说到此处,扫视了一下众人,接道:“当然,子扬言我军疲惫确是实情,此不利于攻坚久战,好在攸县处于长沙与桂阳之间,那长沙张怿之粮草由桂阳给,则押运之粮草必经攸县过,我等若不取之,岂不负了老天的一番美意!”

我闻言大喜道:“元直说得是,桓阶之往桂阳,估计是为了催粮之事,这样算的话,不出十天桂阳的粮草就会经过攸县,此正是大好时机不可错过,只是我等劫粮不便露了身份,须以黑巾蒙面扮作江盗方行!”

“如此即便张怿察知是我们劫的军粮,也可以来一个死不认帐,若他敢找上门来,正可借机凭持盟约催要粮草,到时看张怿如何下得了台。”刘晔听到此处,也抚掌笑道。

“好,先抢来吃个饱再说,这些天可把我的肚子饿坏了,如果张怿那小子敢找上门来,我甘宁就先引兵夺了他的长沙城。”甘宁气哄哄的道。

“兴霸将军勿急,长沙迟早是我们的,夺城时我们都往后退,让将军第一个登城便是!”徐庶大笑道。

甘宁一听,顿时来了劲,大声道:“宠帅,这话可算数!”

我笑道:“兴霸如此性急,打仗还怕少了你吗?元直的话当然算数,若攻长沙我定令汝率部作为先锋!”

徐庶也笑道:“若无意外,我军劫粮之后,张怿气盛必羞怒万分,兴兵讨伐于我,张怿之兵虽三倍于我,然多为屡战之疲卒,比之我军更犹不堪,其若不顾盟约攻我,则失信背义于先,荆南之士必弃之,加之荆南百姓因战乱流离,人心思定,张怿若为一已之怒,妄动刀兵,则必失民心,如此则我们可广结志士之心,行安民之举,则长沙可下矣。”

我道:“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若不机变,势必覆没于此,元直之言甚善!”

正如徐庶所料,我军扮作劫盗,打劫张怿军押运的粮草,确是好计,几番算计收获甚丰,不仅解决了我军缺粮的困境,还略有存粮节余。起初张怿闻报粮草被劫,尚以为是山越所为,只顾得派重兵护运,可惜无论他选派何人,那些个士卒哪里又是黄忠、甘宁这等大将的对手,不消几个回合,便弃下粮草落荒而逃了。

那败亡之兵回到长沙,怕被责骂消极怠战,更是添油加醋,危言劫盗之凶猛,张怿方疑是我军所为,遂大怒,不听桓阶苦劝,亲点兵士二万,杀奔攸县而来。

我军入荆南以来,历攸县、荠州口两番恶战,所对阵者皆是刘表军之精锐,每以少胜多,以弱击强,虽未取得全胜,但比之龟缩在长沙城内,据城死守的张怿军实是强过甚多,因此在心理上,我军上下对破敌信心十足。

建安二年六月二日晨,两军交兵于攸县城外,我军以饱待饥,以逸待劳,乘着张怿军立足未稳之时,以黄忠为左冀,李通为右冀,甘宁为前锋,三枝兵齐出,杀入敌阵,遂大破之,斩敌千余,俘敌将张怿及众六千人,余者皆散。

六月十日,甘宁部前锋进抵长沙城下,守将桓阶率众不战而降,竖日,长沙太守张羡闻张怿败亡,急怒攻心,终因伤重不治身亡。

在历经荠州口恶战之后,这一连串的胜利几乎让我有些不太相信,即便现在我已身在长沙城里,不仅是我,随我进城的将士也是一样的喜出望外,因为仅在一个月前,我们还只能困守在攸县小城,面临着不得不撤回豫章的窘况。

好在我还没有被这一切冲昏头脑,长沙城虽然已在手中,但零陵、桂阳、武陵俱在敌手,若是在长沙这样坐等着刘表大军攻来,我的结果比张羡也好不到哪里去。

余下三郡中,武陵在我军退回攸县后,为刘表军所攻取,零陵、桂阳位于长沙之南,离江陵较远,一时之间还未有动静传来。

此二郡中,桂阳郡下辖临武、南平、耒阳、阳山、阴山、曲江等十一县,因地处岭南气候湿润多雨,十分适合稻谷生长,素有“荆南米仓”之称;而位于九疑山麓的零陵郡,相传为舜帝南巡驾崩之所,为历代帝王“朝祭”圣地,以“尧天舜日”而名贯天下,更有因潇水与湘江在此交,时有风雅之士称此地为“潇湘”,不过这些历史掌故对我来说,实抵不过九疑山中的丰富矿藏来得吸引人,时人采取山中铁、锡、钛诸物,再由工匠精心打炼,合金的零陵利器由来往南北的商贾一喧染,身价已逾数倍。

张羡先前敢以三郡之众独抗刘表,所凭持者正在于此,如果取下桂阳,以其粮补长沙之缺,收降零陵,以其器养百战之兵,加之有豫章、庐陵两郡为后援,长沙或可坚守,否则,我恐长沙得而复失。

“少冲兄,所为何忧?”徐庶见我来回度步,问道。

华歆道:“汉升与文达引兵取桂阳、零陵,不知情况如何,真是令人心急啊!”

徐庶听通之言,安慰道:“桂阳、零陵皆深入岭南,素为蛮荒之地,诸自诩之能人志士不往矣,别人取桂阳,福不敢保证,但若汉升前往,则无忧也。至于零陵,有桓伯绪亲往说服,加之文达兵威呈于城下,想取之易如反掌耳。”

见徐庶对两路人马如此有信心,我的一颗心也渐渐定了下来,这时刘晔从外面进来,一脸的凝重。

我问道:“子扬,江陵有何消息传来?”

刘晔道:“根据斥候探得的消息,蒯越在江陵一线已集结下重兵数万,看来再一次的长沙之战不可避免了。”

我忧道:“长沙初定,民心未附,今若再战,实是凶多吉少啊!”

刘晔又道:“蒯越极有督智,平素又持重有节,向不做无把握之事,今欲举兵再攻长沙,必有所准备,我们须多加提防才是!”

难道是蒯越还留有什么杀招未使出来,而这个厉害的招数一定是针对我军的薄弱之处的,而我们的弱点又在哪里呢?

是仿效上次长沙之战,以重兵围城打持久战,这是文聘的战法,蒯越一贯以谋略著称,此等中规中矩的战法他定不会用;是以奇兵出武陵断长沙与桂阳、庐陵之联系,四面围困城池,等我军饿得站不起来的时候,再行攻城,这也不太可能,用奇兵风险太大,是陷偏师于敌后,而且此法我先前就用过一次,万一被识破则徒自陨兵折将,我和徐庶、刘晔苦苦的思虑蒯越的企图,却始终是猜疑不透。

六月二十日,黄忠率部未经一战即克桂阳,尽收守卒,我令刘晔代为桂阳太守,筹运军粮,以备长沙再战之用。

六月二十二日,李通、桓阶至零陵,太守刘度见长沙已下,遂归降,为安子民,我仍令刘度为太守,驻守零陵。

六月二十五日,为缓解长沙兵力单薄之急,我着慕沙从庐陵征调四千越族精兵到长沙,会合原先的六千余将士,合兵一万,共御强敌。

七月初,斥候送来急报,蒯越从江陵再起大军七万,南征长沙,这一次蒯越亲自坐镇指挥,在长沙至汉寿、江陵一线,沿途布下约三万精兵,以防止我军再施故伎,袭毁粮草,不过蒯越如此布置,虽然稳妥但却行军缓慢,这给了我军从容布防的时间,看来他是想期望依靠人数上的优势来打一场持久战赢得胜利,这是我所不愿的。

我军兵少,不可能象蒯越这般重兵守卫补给线,为防止敌军可能的偷袭,我从长沙守军中抽出二千精兵,交与李通指挥,让他以攸县为中心,守卫桂阳至长沙这一条辎重线。

蒯越是否真的想靠着兵力上的优势与我持久的耗下去吗?我苦苦思索。

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因为在我们周围,有太多的敌手,袁术、曹操、乃至孙策都在等着看我们两败俱伤的好戏。

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现在看蒯越在兵力部署上也没什么异动情况啊!

“长沙——桂阳——零陵――庐陵——豫章,这是我军所赖以支撑的五个点,如果你是蒯越,会选择哪一个点下手?”我俯坐在城墙之上,用小石子划出这样一条红线,自言自语道。

徐庶站在我边上揉了揉发酸的腿,他爱好洁静,不欲效我坐在城砖上,道:“此线若蛇,长沙、豫章为两头,此为蛇之头尾,若击之可伸缩取舍;桂阳、零陵、庐陵为蛇之腰身七寸,此要害也,我若蒯越,当在三点中择取一点而攻之!”

我问道:“桂阳、零陵、庐陵皆远离江陵,处我军之腹地,蒯越若攻,彼兵何来?”

黄忠听我二人一对一答,道:“桂阳今由子扬代守,零陵有刘度世镇,又有李通引兵策应,当无破绽可寻,庐陵——!”

黄忠这两个字刚一出口,我与徐庶几乎同时大叫一声:“庐陵危矣!”

这时慕沙刚好从城下赶过来,看见我二人如此情状,催问道:“庐陵乃我越族聚居之地,何会有刘表之兵?”

我急道:“此非刘表之兵,慕沙,你立即率三千精兵赶回庐陵,晚了我恐庐陵已生变矣!”

这次为了对付蒯越大军,我从庐陵新调了四千山越兵,这些将士加上先前的三千士卒多是从慕沙所属的庐陵部选拔,现在这七千余将士一抽走,庐陵空虚,若有哪一个部落起兵发难,则庐陵危急,更可怕的是,庐陵若失,则我军与豫章的联系将被完全切断,挥师荆南之时我留在豫章的兵力本就不多,加之又要守卫彭泽、石印山两处要塞,守卫豫章城的士卒极少,倘若山越叛军北攻豫章,则后果不堪设想……。

仿佛是为了证明我的猜想似的,这时从城下急跑过来一名斥候兵,未及近前,就大声喊道:“庐陵急报!”

我心里咯噔一下,瞧这名斥候满面尘土,身上还有处处凝结的血块,定是血战后撕杀出来报讯的,庐陵真的生变了——。

我忙接过斥候呈上的绢书,打开一看,却是庐陵郡丞郑浑的求救书信。

六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四千庐陵部将士走后的第四天,山越十部中的第二大部落旧城部在都尉费栈的鼓动下,联合其余八部中的六部,共起族兵三万叛变,现叛军已将庐陵城团团围困,城中情形十万火急,若不及时派兵增援,庐陵将不保矣!

郑浑并非禄禄之辈,昔日豫章一战孙贲兵围番阳数日,郑浑尤能据守不懈,今书信中透出来的意思却是着急万分,想是庐陵现已无兵可守,郑浑再有巧谋,也难作无米之炊。

怪不得蒯越这些天迟迟未有动静,敢情是等着我露出破绽来,现在庐陵即是我的死穴,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失去与豫章的联系,我们这支西征队伍就象踩在飘着的浮萍上一样,最终会掉下水去淹死。

“可是,若调三千兵救庐陵,长沙怎么办?”慕沙虽也心急庐陵发生的变故,但心里还很清楚我目前的处境。

我沉声道:“庐陵若失,则长沙守之又有何用,你快去点兵出发,长沙这边你不用操心,我自有办法。”

甘宁道:“费栈叛军势众,今公主只引三千军去,宁恐有失,不如同往!”

我想了想,道:“兴霸之言善,如此甚好,你两人此去庐陵,切记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费栈所众,虽有三万,我虑真意叛变者,十部中仅有一二,此番援救庐陵,若能争取中立部落支持,动摇胁从之部落,孤立敌费栈之部落,则庐陵之危方可缓解!”

慕沙与甘宁依令领命下去,我望着慕沙急冲冲而去的背影,苦笑了一下,心里一阵发慌,我有办法,我有什么办法,城外的蒯越大军足有五万之众,而长沙城中,随我从豫章而来的军队已剩下不足五千人,剩下的就是归降的近二万张羡军兵士,他们新降于我,战斗力又本来就弱,若发令征调这些降卒,加之城中民心未稳的百姓来共同守御城池,究竟有多大的战斗力,究竟能够坚守到什么时候我也毫无底数。

荆南之战,如同角力场上不同级别的拳手相互博斗一样,刘表是巨无霸,我与张羡只能算是期望靠着偷袭、暗算或是敌人的疏忽大意来取胜的可怜虫,虽然胜利的希望是如此的渺忙,但我们却不能放弃。

重压之下,张羡被一旁虎视的我夺了城池,而现在,再一次面临刘表大军的进攻,我成了直接承受压力的一方,而谁又会是哪个狡猾的猎手呢?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坚守到刘表的信心先动摇为止,无论怎样,我都不会放弃长沙,因为摆在我面前的,除了决然前行,已没有别的路途。

此时此刻,也不知道此刻豫章的情况怎样,万一没有什么防备,那费栈一旦进攻豫章城,则我辛苦建立起来的一切就被毁了。

真希望华歆、太史慈他们对危险能有所察觉,我唯有默默在心里祈祷。

可是,连我都疏忽了。

即便是太史慈和华歆他们察觉了,又能怎样呢?豫章可用之兵本来就少,在抵挡住三万的山越兵,靠宜耕宜作的军屯兵是不行的。

我一直不太相信所谓的天地神灵。

但此时,我宁愿天神是真的存在着的,愿他护佑于我,和生活在豫章的数万百姓,让他们免受刀兵战乱之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