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新三国策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借头一用

新三国策 第一百八十一章 借头一用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03 04:10:36 来源:69书吧

69书吧 www.69shu.cc,最快更新

第一百八十一章 借头一用

“张任,你中计了!”山脚处,张飞重又杀回,在他的身畔有一辆精巧的四轮车,车上一人,唇白束发,葛巾长袍,瞧年纪也不过二十上下,但地位却是相当的尊贵,不仅有众侍从前呼后拥保护着,就连张飞这等大将也是态度必恭必敬。

“你是诸葛村夫?我看你年纪甚轻,怎么竟成了一个残废?”张任眉梢一扬,讥讽道。在成都的时候,他便听到刘备新派的军师诸葛亮只是一个二十上下的年轻人,今日见这阵仗当是没错。

张任这一句虽然没暴粗口,但也骂得极损,张飞等一众将士一个个皆怒形于色,反倒是被骂的诸葛亮依旧神定气闲,从容不迫。

他微微一笑,示意侍从推车上前几步,然后方道:“昔日齐国孙膑虽刖足犹能计败庞涓,今我欲效古人,如何?”

“想不到村夫倒也懂些谋略,汝可还听说过东施效颦的典故?”张任哈哈大笑,一旁的冷苞、邓贤也是面露嘲讽。

孙膑庞涓之事发生在战国时,这两个人都是鬼谷门徒,关于他们之间斗智的故事史书上记载得相当详细,身为统兵大将的张任自然是知晓这一段典故,在听得诸葛亮大言不惭将自己比作孙膑后,他索性想起了春秋时的另一段笑话。

西施本名夷光,是越国有名的美女,相传她出生于是苎萝山下一户姓施的人家,当时有一条小溪穿过村子,并将整个村子分成东西两部分,夷光家就在村西边,夷光十二、三岁时常到这溪水边浣沙,因为人长得美丽,村中人就赞许说夷光就是皱着眉头也是美得没话说,这话被村东的一位姑娘听到后,她也跟着整日皱紧了眉头,结果村里人见着都躲着她走,原因就是她皱眉扭捏作态的样子比平日里更加的难看。

两人在阵前这一番你来我往唇枪舌箭斗得热闹,表面上看是张任占了上风,却不想他没有料到这是诸葛亮在施拖延之计。

“汝死到临头,竟还敢嘴硬!”诸葛亮目光中杀机一现,随着他这一声喝,左首魏延、右首刘封各率二千人马杀将而出。

“村夫用计,也不过如此耳尔!”张任毫不示弱,令旗挥处,冷苞、邓贤各领本部兵马迎了上去。

“哼,是吗?你再回头看看后面——!”诸葛亮笑道。

张任惊疑的回马看去,却见刚才通过的金雁城已被敌兵拆去,在河对岸更是出现了一支大军,在左将军、汉皇叔“刘”的旗帜下,当头一员大将,面如冠玉,金甲银铠,手持一对双股剑,不是刘备更复是谁。

“大耳贼可恶!”张任怒骂道。他这时的感觉就象是被人装进口袋闷头打了一棍,临到好不容易出来时,竟还发现打人的凶手正笑意盈盈的望着自己。

在刘备、诸葛亮面前,张任与他们斗智,根本就不是对手。

“杀出去!”无奈之下,张任挺刀向着诸葛亮杀去,这个时候,他也明白了与诸葛亮斗智只能自取其辱。

“燕人张冀德在此,鼠辈休伤我军师?”张飞大喝一声,持矛摧马迎战。

两人纵马盘旋,战十余合,张任瞥见冷苞、邓贤已被魏延、刘封斩落马下,心中更是惊慌,在虚晃一刀之后,寻机夺路逃走。

“哪里走?”张飞将铁矛换到左手,伸右手将伏在马上的张任一把提了起来,然后重重的扔到了地上,方才见魏延、刘封都已挑落了对手,心中争胜之心大起,在关羽阵亡之后,张飞已无同争议的成了刘备军中第一员大将,面对张任的嚣张,他如何肯让张任逃走。

众军卒缚张任于刘备、诸葛亮面前,诸葛亮道:“我主这一路往成都来,沿途郡县守将无不望风而降,将军意下如何?”

张任怒目圆睁,一口浓痰啐在地上,大声道:“哼,忠臣不事二主的话你听到过吗?”张任这一句话其实另有所指,诸葛亮先前曾在刘表大将蒯越军中任随军参谋,现在他投身于刘备麾下,刘表刘备虽同姓刘,但也是二主。

“张将军若是投降了,就可以不死!”刘备道。

张任大笑道:“就算我现在降了,以后我还是会反的,你们别妄费心思了,要张某之头就速速取去!”

诸葛亮顿了顿,沉声道:“好——,既然你执意不降,我也正要借你的人头一用,来人,拖下去!”

刘备见张任如此义烈,不由得生起了爱惜之心,在他心头闪过关羽忠勇仁义的影子,待听得诸葛亮真的下令斩杀张任,不由得劝阻道:“军师,张任乃是蜀中一员虎将,这样杀了岂不可惜!”

诸葛亮神色一肃,正容道:“主公,张任只不过是区区一将,舍此一人,主公将要得到的是整个的益州,两相比较,孰轻孰重,望主公早些决断!”

诸葛亮这话说得份量很重,早在拜诸葛亮为军师时,刘备曾当着文武众人的面许过诺言,军机大事由诸葛亮来安排,刚才他的干涉虽然不是有意而为,却也让诸葛亮感到了不快。

刘备想了想,无奈道:“原来军师早有良谋,是备多虑了!”

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在退出荆州之后,刘备之所以还能东山再起,一多半的功劳要归于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张任死了虽然可惜,但只要有地盘、有实力,就不怕没有良才归附。

“好,文长,你领一支人马穿上张任军卒的甲衣,再带上张任的尸体,假扮败卒去诈开雒城!”诸葛亮见张任成擒,立即向魏延下了第二道命令。

“军师,这仗打得着实不过瘾,不如让俺老张替了文长去!”张飞搓了搓手,下马来到诸葛亮面前。

二哥关羽的阵亡至今让张飞铭记不忘,也让他意识到了单凭他们兄弟三人是干不成大事的,要为关羽报仇,就必须依靠更多的有才能之士,在诸葛亮刚刚投奔刘备之时,张飞对这个年轻的军师确实有些轻视,但在经过了奇袭汉中、大破江州这一连串的战事后,张飞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论起武艺,冀德自然胜过文长,但冀德的名头太大,恐怕未到城门口就会被认出来!”

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张飞受用的哈哈大笑,他的形象确实是太鲜明了点,无论怎样的伪装恐怕都逃不去敌人的眼睛。

雒城中,刘循焦急的等待着张任的消息,城东金雁桥边喊杀声阵阵,具体的战况究竟如何,城中并不知晓。

“有没有张将军的消息?”刘循不时的催问道。

“还没有。”

“再多派斥侯去打探!”刘循忧心冲冲的吩咐道。

由于刘璋平素对部下过于宽仁,军中将领的权力太大,士卒往往是只听自己上司的调令,所以,虽然刘循贵为刘璋的长子,但他却无法代替张任的作用,一旦军令不畅,后果就将是灾难性的。

正在刘循担心之时,守城的兵卒匆匆来报:城外有一队打着张任旗号的败卒等待进城。

“公子,张任将军,张将军阵亡了!”一名眼尖的士卒哭哭啼啼的跑来向刘循报告道。

刘循大惊失色,急忙登上城垣,探头望去,只见下面一群败卒正抬头一具尸体守在城门口,瞧那死尸的穿戴模样,不是张任还有何人。

“你们抬的是什么人?”刘循问道。

“你他妈的没看清楚吗?还不快快开门让张将军进城,你小子想让战死沙场的英雄埋骨荒野吗?”城下的败卒中,一个粗豪的噪门高声怒骂道。

他这一句话极具扇动力,城上的兵卒大部分都是张任带上来的,这时眼瞧着自己的将军横遭身死,心中已是大恸,若是刘循再迟疑着不下开城的命令,恐怕立马就会发生暴乱。

“开门,接张将军英魂!”刘循无奈的命令道。

说罢,他亲自步下城阶,向着城门口走去,在这个时候,收拢军心的最好办法就是礼待张任的尸体,然后好好安葬。

厚重坚实的擅木城门“吱呀呀”的开启,等待许久的败卒如一窝蜂般的涌入城内,还未等刘循看清楚情况,颈上已被一把锋利的大刀架住。

“你们是什么人?”刘循神色灰败,惊恐的问道。

持刀的是一个面色焦黄,身形瘦长的汉子,听到刘循的询问,他嘿嘿一笑,细长的双眸中闪现出得意的笑容。

“你们这帮草包,也不动脑子想想,张任既已经死了,他的尸体又怎么可能会安然无恙的回来,告诉你们,爷爷是左将军、皇叔刘备麾下讨虏将军魏延是也。”

在魏延的大喝声中,涌入城中的魏延军卒迅速的抢占了城门口的要冲,那些原本一心想要抢回张任尸体的守卒好多人连兵器都没有带,这一番变故之下,促不及防的他们和刘循一样成了俘虏。

城外,刘备和诸葛亮正焦急的等待着魏延的消息,雒城地形险要,二面是山、一面临水,要强攻通过难度太大,况且刘备手中的兵力也是不够,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智取。

城头,魏延一脚踢翻插在城楼上的蜀军旗帜,将自己的“魏”字旌旗用力插上。

“父亲,你看——!”在前面巡视动静的刘封策马回来,指着远处的城楼兴奋的大喊。

“是文长得手了吗?”刘备的声音有些颤抖,拿下雒城进攻成都将是一往平川,刘璋的抵抗力量经此一役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在转辗了大半生之后,终于再一次触摸到称雄一州的机会,任刘备再是压抑,也无法保持平静。

“是的,父亲!”刘封大叫道。

“军师——!”刘备将感激的目光投向一旁的诸葛亮。

“主公,下令进城吧,文长所率兵士不多,莫要再起了变故。”诸葛亮平静的说道。他此时的心情就象是一条刚刚经历过与巨浪搏杀后的小船,正悠闲的享受着难得的安宁。

“好,全军兵取雒城!”刘备当先摧马前行。

就在刘备兵陷成都最后的门户——雒城之时,在成都城内也是一派繁忙,身居高官的达官显贵、坐拥一方的豪强、乃至每日只为生计奔波小商小贩都在担忧未来的生活。

在这些人中间,蜀郡太守许靖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个。

在高宠席卷荆州之际,与族弟许邵一道从江东逃亡到襄阳的许靖望风西逃,抢在刘备之前就抵达了成都,而且凭着他清誉名流的名声,博得了刘璋的好感。

蜀郡其实就是指成都外围的这一带地方,秦时李冰修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将奔腾咆哮的岷江水分成数股细流,灌溉滋润下游平原的千亩良田,刘璋将益州治下最富饶的地方划给了许靖治理,看重的是许靖的才能,但他却不知道,许靖只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碌碌之徒。

“这是给刘使君的密函,你一定要亲自送到,记住了,这可关系着我们一家老小的性命!”许靖秘密的唤过亲信的家人,将一封信函交到他的手中。

“大人放心,我一定办到。”

许靖和刘备在襄阳时有过交往,当时刚刚抵达襄阳的刘备希望得到清议名士的支持,而以宋忠、许靖为代表的清议之士正欲笔墨讨伐高宠,刘备这个皇叔身份正是大靠山,两者由此一拍即合,彼此相处得倒也融洽。

只是后来刘表病故,高宠又突然举兵相向,在兵祸连绵之下,许靖为保性命才远走巴蜀,现在刘备引大军往成都来,正是许靖重新投靠的好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