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新三国策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子龙南归

新三国策 第一百三十八章 子龙南归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03 04:10:36 来源:69书吧

69书吧 www.69shu.cc,最快更新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有人会愿意钻进虎狼出没、毒虫遍布的深山老林,繁华城市中的酒肆欢歌,人潮涌动的大街小巷,即便那里的人偶尔会发发牢骚,但真要是让他们离开时,却一个都不肯走的。

葛坡只不过是一座汝南山野间的小村落,莫说繁华,就是找一点糊口的东西都难,把易京和邺城的繁荣与这里相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所以,尽管凌统极力劝谏赵云南投江东,但赵云却始终不为所动,当然,除了江东远离中原这个政治中心之外,赵云心中还有一份对皇叔刘备的牵挂。

界桥初遇,赵云眼中的刘备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忠厚长者。

远赴徐州,刘备的急公好义、泱泱气度又让赵云为之折服。

“子龙,我若得汝相助,此生之幸也!”辞别之际,刘备更是拉住赵云的手,眼眶通红,隐隐似有泪水涌出。

如果不是先投了公孙瓒,赵云真的打算留在刘备身边不走了。

所以,在公孙瓒死后,赵云没有选择去投雄据河北的袁绍,或是挟天子占据中原的曹操,他决定南下投奔赏识自己的左将军,皇叔刘备。

但是现在,关山隔阻,好不容易到了汝南,再往东去,却已是寸步难行。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去徐州一次,你们去不去我不强求。”寨门口,赵云伸手取过银枪,一跃跨上马背,姿式洒脱美妙之极。

凌统拉住马缰,道:“子龙将军,徐州激战正紧,这一路上处处都是曹兵,你单人独骑前往,就算能过了第一关,也过不了曹兵布下的层层障碍。”

这十来天,裴元绍、凌统天天遣出斥候去探听汝南至小沛道上的消息,得到的回复却是失望之极。

而这些消息还是没能打消赵云东奔徐州的念头,他最终决定冒险东行。

“公绩,你不要再劝我了,刘使君与我交情深厚,今他有难,我若不救,岂不与无义之辈等同?”赵云挣脱开凌统紧抓马缰的手,大声道。

凌统见无法说服赵云,只得说道:“子龙若执意前去,统愿与之同往。”

“元绍也去。”裴元绍大声道。

性子单纯的他这些天来在赵云、凌统的关照下,安心舒意的做着他的第三把交椅,凡事自有赵、凌二人担着,轮不到他裴元绍操心,这时一听二人都要离开,不禁慌了心神。

“那好,多些人手总是好的,传令众将士,备好干粮兵器,立即出发!”赵云喝道。

葛坡的这些黄巾士卒虽然穿戴装备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在赵云的整训之下,打起仗来都有了一股不要命的硬骨气,论及战斗力甚至比刘辟、龚都两部还要强些,真若是到了刘备那里,也算是一股可以倚靠的力量。

而且,凌统、裴元绍都信服自己,有这样的部曲相帮,总比孤零零的一个人要好,一旦没有实力,也就没有说话的资格,这是赵云在公孙瓒处得到的教训,当然,刘备不是公孙瓒,但他明白,刘备看重自己是一回事,而让其它人重视自己是另一回事。

建安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赵云率一千士卒行至蔡城,却突然听到刘备在小沛被曹操击溃的消息。

“子龙将军,我们不能再往东走了,这个消息若是真的话,曹操很快就会回师许都,那样一来我们正处在敌人的对面。”凌统谏道。

“再探。刘使君拥一州之地,怎么可能在短短二、三天内就失败?”赵云犹有些不信。

其实,在很多时候胜利的天平往往会倾向于更有准备的一方,高宠与刘表之间的争斗是如此,曹操与刘备在徐州的激战也是如此。

建安四年十二月十四日,曹操亲自率兵掩袭小沛,没有作好准备的刘备仓促应战,结果大败,刘备慌不怿路,只身投往青州袁谭处,在此之后,群龙无首本就军心不稳的刘备军更无斗志,至十七日,彭城、下邳先后落入曹操之手。

这一仗其实对于曹操来说,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刘备本来断定曹操不可能从袁绍重兵施压的北线调精兵来打自己,却不料曹操这个兵法大家竟然豪赌了一把,他赌的是袁绍现在还没有决断南下的勇气。

曹操与袁绍昔日同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少年时交情非同一般,对于袁绍的性情曹操了如直掌,袁绍虽然依仗着四世三公的家世发迹,并击破公孙瓒独占河北,但袁绍为人优柔寡断,只要适时的放出截然相反的消息,在袁绍的众谋臣中形成不同的意见,就能让袁绍在犹豫中丧失战机。

让曹操下定东征决心的还有一个原因,派遣到邺城的暗探适时送回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袁绍的幼子袁尚受寒病重,袁绍终日愁眉不展,根本无心听取谋臣的建议。

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徐州,刘备麾下兵卒除了急募的民众外,就是车胄旧部,与剽悍的曹兵相比,战斗力差距甚大,结果在下邳一战中,刘备结义二弟关羽被曹操团团围困,曹操素来爱才,壮羽为人,遂遣军卒前往说降,关羽见事无可回,只得无奈应允投曹操麾下。

十二月十八日,曹操忧急北境安危,急率精锐回师许都,与此同时,震慑于曹操摧枯拉朽般的攻势,宛城侯张绣在手下谋士贾诩的说服下,率军北归曹操,随后,在荀攸的安排下,张绣部被紧急调往陈留,填充空虚的北境,宛城由曹仁接防,以防范刘表的异动。

击破刘备,消除了来自东面的威胁,张绣一军的归顺又让曹操去了最靠近许都的一块心腹之患,曹操自然是心情大好,这样以后他就能从容面对袁绍的咄咄攻势了。

军驻谯郡。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来自汝南的消息让曹操刚刚兴奋起来的心情又恶劣了起来。

“汝南黄巾乱党复出,兵至顶城、南顿、蔡城一线,守军数番接战,皆不利溃败。”看着这个紧急的军奏,曹操怒不可遏。

“连蔡阳死了,区区一帮乌合之众,难道你们都收拾不了。”曹操顾不得身份,对着属下众将怒斥道。

“曹公,据报说杀蔡阳的是一个骑着白马,手持银枪,说一口北地口音的黄巾小将,逃回来的士卒言蔡阳在他的手底下还没有走上一合。”荀攸道。

蔡阳并非是酒囊饭蛋,虽然比不上名声显赫的夏侯兄弟、曹洪、曹仁、徐晃诸大将,在裨将军中也算得上是皎皎者,不想被敌一合杀败,此人莫非有神鬼莫测之能,若是这样,数曹军众将中何人能挡?汝南郡是袁绍的故乡,其门生宾客散布各县,拥兵拒守,这员敌将听口音是燕赵一带的人,那么说不定是袁绍派来袭扰自己后路的,曹操越想越是心惊。

“曹公,不必忧心,我猜蔡阳之败多半是轻敌所致,若真的对打起来,蔡阳不至于这般不堪。不过,这汝南郡一直贼乱频频,我们正可借着剿灭黄巾乱党的机会,将那些拥兵自立的割据势力一网打尽。”荀攸看出了曹操的心思,笑着谏道。

曹操略一沉吟,道:“嗯,知我者公达也,命曹洪、曹休率五千精锐迅速奔袭汝南,彻底将这股黄巾贼寇歼灭,同时,命许都令满宠接任汝南太守,在对付袁绍大军的时候,我不希望背后被人插上一刀子。”

满宠,字伯宁,乃山阳昌邑人氏。年十八时为郡督邮,当时郡中强豪李朔等人各自拥有兵众,迫害百姓,满宠负责前去纠察,仅在三五日内就迫使李朔请罪散众,立下保证不再骚扰百姓,后来曹操占据兖州,征辟满宠为许都令,足见曹操对满宠的赏识,这一次,面对汝南这个烂摊子,曹操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满宠。

蔡城外。

正向东行进的赵云军与迅速杀到的虎豹骑相遇,结果可想而知。尽管赵云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在骁勇善战的平原虎师——虎豹骑面前,还是显得不堪一击。

“向葛坡撤退!”赵云亲自断后,掩护靠着两条腿奔跑的士卒逃跑。

在骑兵迅猛的追击面前,如果不是赵云阻扼曹兵的靠近,这一千余士卒只能还未逃回葛坡就失了性命。赵云边走边退,凡是接近的曹兵尽被其所杀,待屠戳百人之后,平日如狼似虎的曹兵再也不敢靠近,只能远远的跟着。

这时,得到风声的刘辟、龚都已率余部逃入深山,面对曹军的追击,好不容易逃到葛坡的赵云军死伤过半,只剩下不到三百人得以活命。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赵云最终接纳了凌统的建议,南下光州,投奔江东。

建安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葛坡以南的密林中,一支不及三百人的队伍正在蹒跚南行,他们的目的地是淮水的源头——光州。

在这支队伍最前面,负责开道的是一个壮实的年轻将领,脸颊上的伤疤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来,这个人正是凌统。

在他的身旁,瘦了一大圈的裴元绍伸手摘下枯枝上的一个野果,使劲咬了一口,然后“呸”的又全部吐了出来。

“公绩,你看哪是什么?”苦涩的浆果让裴元绍的肚子更加觉得饥饿,他不禁四下张望起来。

凌统顺着裴元绍指的方向打量,却见远处山粱上一缕炊烟袅袅,凌统见此大喜道:“按路程算,前面应该就是光州地界了,这炊烟必是猎人家的,我们过去瞧瞧。”

裴元绍一听,狂喜道:“太好了,公绩你先去打探,我回去禀报将军。”说罢,裴元绍一猫腰,向着队伍的后面跑去。

这时,一路辗转的士卒听到前方有人迹活动,个个兴奋的叫了起来,前面随凌统开道的几个士卒紧跟在凌统后面,一阵猛赶之后,终于步出丛林。

“什么人?”未等凌统缓过气来,身畔即传来一声大喝。

随即,拥上几十个手持兵器的精壮汉子,将凌统这几个人围了起来。

凌统以为遇上了贼寇,急忙拔刀护卫,这时,就听得一个操着江东方音的声音惊问道:“你可是凌公绩?”

江东吴越侬语,尽管凌统是会稽人氏,但这近一年在汝南的生活几乎让他忘了自己还是一个南方人,现在,倏然间听到有人喊出自己的名字,凌统不禁心头一震,这一年来除了裴元绍、赵云外,还没有其它的人喊过自己的字。

凌统慢慢抬起头,忽然间一张熟悉的脸庞映入眼际,凌统犹自不信,使劲擦了擦眼睛,道:“是周——!”

未等他话说完,问话之人已是一下猛扑过来,将凌统抱住,连声说道:“是公绩,真是你吗?”

“都督!”凌统认出抱着自己的人正是周瑜。

只不过,一年不见,周瑜也变了模样,曾经的那个英俊潇洒的美周郎多了几分成熟,少了一点轻狂。

“都督,你怎么在此地?”凌统喜极而泣。

“我也要问你此话,公绩怎么到了这里?”周瑜狠狠的拍打了几下凌统的后背,大笑道,他的眼中这一时也是湿湿的。

这时,赵云、裴元绍、丁奉相继赶到,大家都欢喜不已,在光州这个潜藏在深山里的小地方,周瑜和凌统这两支军队能够不期而遇,若不是上天的安排,谁也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在凌统的引见下,周瑜与赵云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两人皆是不世的俊秀,赵云佩服的是周瑜的智略,周瑜倾慕的是赵云的武艺。

他们两个,一个出身河北,一个出身江东,若没有这乱世纷争,恐怕这辈子都走不到一块,而今,命运使然,让他们相聚在一处。

ps: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投票,有你们支持,我会认真写下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