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青闺令 > 第569章 那件事你们还是以前的想法?

青闺令 第569章 那件事你们还是以前的想法?

作者:江上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10 07:15:48 来源:奇书网

原本是拉了宋家做垫背的,又拉了明王府做替死鬼,自己捞了一笔不说,还将明王府坑了一把,顺道将他们看上的年轻人安排上,日后便大有用处。

可是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还惊动了大理寺,惹得皇帝震怒,下令大理寺卿彻查,如今眼见已经查到了宋家和明王府身上了。

若是再往下查,盛南华怕是要危险了。

盛南华算是绥王的心腹之一,又是吏部左侍郎,绥王可以通过他操作一些官员的调遣,若是盛南华出事,那相当是砍了绥王的一条手臂。

绥王脸色阴沉:“上大理寺告状的那人查得如何了?是谁的人?”

在场有一人站起来作揖,然后答道:“回王爷,已查清,倒不是谁的人,此人是江州那边的一个农户小女子。”

“那女子先前有个未婚夫,家里攒了钱银供他读书,谁知那未婚夫考上举人后被州府的一位世家姑娘瞧上了,于是那未婚夫非但不愿承认这个婚约,反而带着人去欺辱未婚妻一家,将人家的老爹给气死了。”

“那姑娘家里只有老父亲一个亲人,如今老父亲没了,也豁了出去,私底下查出了未婚夫买了试题的事情,便来了帝城,将事情告到了大理寺。”

科举一事关乎家国根本,大理寺卿得知此事之后,便私底下派人查了查,这一查便发现真有其事,然后便上奏了皇帝,皇帝震怒,而后命大理寺卿彻查,正在进行的春闱直接喊停,当场抓了不少人。

这要是换做别人来查,他们是不怕的,先前做手脚的时候借用了两个人,一个是宋太傅的一位学生,那学生明面上是宋太傅的学生,实则暗地里早就投靠了绥王,此事经过他的手,若是查出也能咬死在宋家。

而且这位学子与苏苒也有些往来,实在不行就攀扯苏苒,将明王府拖下水。

早在安王还是太子之时,宋太傅之女是太子妃,宋家和安王是一路人,和绥王府仇怨已深。

后来安王被废,宋家也没好没什么好结果,宋婉婷是安王的王妃,宋娉婷因宋家算计钱无洗而被钱家反击毁了清白远嫁,如今在帝城,不过是担着一个太傅之名却没落的门庭罢了。

最近明王府那边办了好几件事,局势对绥王府有些不利,弄出这么一件事来,刚好这一局能搅浑水,捞一笔钱财,又将自己的两个仇人拉来做挡箭牌,可以说百利无一害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事情会直接闹到大理寺。

大理寺那是什么地方?专门审查命案的,地方上查不出来的都移交大理寺管,连同绥王的手都伸不进去。

这人要是落在了大理寺手中,那是定然要出事的。

怎么就出了这样的差错?

有人道:“事已至此,定然是不能让事情查到盛大人头上的,实在不行,不如弃卒保車......”

言下之意,是想要了宋太傅那位学生的命。

那位学子原本是早年绥王看中安排到宋家的,一直藏得很深,可事到如今,自然是比不上盛南华重要的。

在六部之中,兵部与吏部权势最大,兵部尚书掌管着一部分兵力的调遣,而吏部则是管着官员任职,不管是升职还是调任,都是要经过吏部那边的。

两位尚书是跟着皇帝多年的老人了,也忠心耿耿,旁人在他们手里讨不到好处,但是这侍郎还有一定的话语权的,只要不是触碰不该碰的东西,尚书大人也会给他们一点面子的。

“大概也只能如此了。”

“若是让他落到了大理寺手中,怕是盛大人危矣......”

绥王府这边商量着如何弃卒保車,太极宫内皇帝接过了大理寺卿的奏折,脸色阴沉得可怕,放在手里仔细看了三遍,脸色都没有半点缓和。

过了许久他才道:“你先回去吧,此事盯紧一些。”

“是。”傅大人脸上表情不变,叩首行礼告退。

等他出了太极宫门口的时候,便瞧见内侍公公匆匆往外走,傅大人喊了一声:“刘公公,这么急匆匆的,是要去哪?”

“哎呦,还能去哪。”刘公公笑了两声,“陛下召见昭王和世子呢。”

“那刘公公快些去吧。”

刘公公道:“傅大人慢走,杂家先走一步了。”

傅大人看着刘公公远去的背影,心中却猜不透皇帝的心思,略略有些发愁。

陛下年纪大了,多年的政事也磨灭了他了他的野心和铁血,于政事上,他还是一个为了百姓的明君,可是在子嗣和继承人这方面,却屡屡拿不住主意,也狠不下心来。

当初争皇位的时候,他手中沾满了兄弟的血,因为不杀不争,死的便是他和昭王,而且他也有野心,想要成为一个皇帝。

可是对待自己的子嗣,他却实则是很心慈手软的。

绥王这种大世家贵女怀的孩子,根本就不应该出生的,他一出生,就代表着皇族和世家之间的博弈。

安王赵明启屡屡犯错,他念着元后,屡次宽容,甚至后来犯了大错,安王妃怀了孩子,他还想为这个孩子铺路,若不是安王断了腿,若不是那孩子没了,还不知道现下如何呢。

拉了明王和绥王打擂台,牵制朝堂平衡,可这两人显然也不是什么都不是做皇帝的料子,绥王身份敏感,做事狠辣不讲道德,明王随心所欲,有时候还疯疯癫癫的。

这两个,怕是一个要做暴君一个要做昏君吧。

昭王和赵明展来得很快,不多时,便出现在了太极宫里,皇帝屏退宫内的人,将奏折交给了二人。

待这二人看了一遍,他的目光在这二人身上扫过,这才问:“那件事你们还是以前的想法?”

问的是赵明展要不要做储君的事情,当初赵明展不愿意,推荐了年幼的九皇子。

皇帝不愿意便宜了别人,自己的儿子又不行,也只能将主意打到侄子身上了。

昭王父子二人对视一眼,赵明展上前道:“回陛下,侄儿觉得如今便是极好的,还是原来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