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数风流人物 > 癸字卷 第二百七十六节 灌输播种

数风流人物 癸字卷 第二百七十六节 灌输播种

作者:瑞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6 19:02:07 来源:笔趣阁SO

麦浪轻摇,远远望去,泛起一种奇异的金黄色美感,这是丰收的象征,也预示着希望。

十几骑沿着河岸不紧不慢地跑了过来,卷起一阵黄尘。

在田坎上休息的农夫都有些警惕地看着远处,一直看到几骑身着官袍,这才放下心来。

眼见得就要收割了,这个时候万万不能疏忽大意,虽说各地的乱匪都已经被剿灭得差不多了,剩余的都跑到河东去了,但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万一真的这个时候起了乱军,

那这辛辛苦苦半年,眼见得粮食就能入仓,又要付之东流,农夫们自然格外紧张。

陕西已经旱了好几年了,即便是关中平原,也一样是再也经受不起这种折腾了,农夫们都盼着能安稳一年,让大家都能喘口气,尤其是大半年来,官府免了赋税,同时也开了赈济,也在一定程度让地方上得到了安息,正是这种期盼,让所有人都渴望今年能够有一个好年头。

好年头需要从夏收开始,夏收能奠定一年的基础,而秋收则更为关键,夏收如果不佳或者被耽搁,那秋收也别想好。

两年三熟制的模式对于天气和灌溉要求很好,即便是关中平原一样要靠天吃饭。

「今年的情形还算不错,君豫,你赶上了一个好年头,若是去年来,你可就要焦头烂额了。」冯紫英勒住马缰,看着沿渭河这一线的麦田,「不过这不代表你的活计就少了,天时好,就意味着对西安府的要求会更高,估计明年朝廷可能就不会再对陕西免赋税了,所以你得要利用好这一年。」

「我来就没打算过好日子。」练国事也笑了起来,「有你在,你会让我过好日子么?」

周围人都笑了起来,巡抚大人和知府大人关系亲近,这对大家都是好事,涉及到的事务,两边衙门之间的交涉也就要轻松许多。

「艰苦度日的日子才更具有挑战性,你干起来才更充实,那等坐在布政使司衙门里优哉游哉混日子,那也不是君豫你的性子啊。」冯紫英回应道:「西安是全省首善,理所应当要当排头兵,得拿出全省首善的样子来,今年其他府州情况有所改善,但还不够,西安也得要做贡献。」

练国事明白冯紫英言外之意,点了点头:「尽我所能吧,不过也别把咱们西安逼得太紧了,总得要让人喘口气,明年还要过日子呢。」

「韩城和华阴那边怎么样?」这也是冯紫英关心的问题,要有新局面,单靠农业不够,还得要大力发展工商业,但陕西资源禀赋和北直那边不一样,就只能因地制宜。

「华阴那边的条件更合适一些,范家准备在华阴这边着手采掘,不过前期准备和投入还需要时间,但目前已经进入了正轨了,另外范家打算和曹家在咸阳合办一家水泥工场,曹家则打算单独在渭南办一家水泥工场,韩城那边的铁矿和冶铁工场曹家也在筹备中,投入规模都不算小。」

练国事对曹范两家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人家用投入证明了他们的诚意和决心,两家投入的资本都在三十万两以上,这对于陕西地区来说,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

」嗯,目前曹范两家都只愿意在关中平原投入,我建议他们可以考虑延安府,但他们都还有些顾虑,觉得投入成本太大,担心收益不足,这些商人啊,太过于计较利益得失了。」冯紫英微微摇头。

「紫英,算是不错了,单单是两个铁矿的采掘修建,就要雇佣上千人,而且这是长期行为,这就意味着起码上千个家庭可以以此为生,水泥工场一样,又是上千人,加上其运输也一样需要数百人来,按照你给我们计算的所谓产业链,这就吓人了,林林总总都得要拉动上万人的营生了。」

冯紫英和练国事、郑崇俭他们几个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