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数风流人物 > 癸字卷 第二百一十二节 公私兼顾名正言顺

数风流人物 癸字卷 第二百一十二节 公私兼顾名正言顺

作者:瑞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6 19:02:07 来源:笔趣阁SO

冯紫英有些烦躁,自诩算无遗策,居然出了这么大一个纰漏。

就算是段喜鹏他们要负主要责任,但是自己难道没有问题?

就没想过他们南下会遭遇各种情报的干扰进而导致误判?

段喜鹏和冯金昌他们不是自己,在情报没有落实之前,不可能像自己那样就能遽下决断,争取时间,这稍加耽搁,通过这段路程的机会就失去了,这个时候再走就要承担更大风险了。

而且冯紫英可以肯定,段喜鹏和冯金昌他们肯定也受到了薛宝琴和邢岫烟她们的态度影响,否则不会这个时候还在南下。

远在山西境内,而且按照一行人南下的速度,那不是正好赶上就在闻喜到解州之间这段路上,而且在安邑与解州之间可能性最大。

可这一段路却是乱军必来之地,一个司盐城就足以让所有乱军欲得之而后快,盐和盐课银子,数量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是陕西和河东都转运盐使司衙门所在地,紧挨着盐池,两省的盐和盐课银子也都汇聚在这里,而且还没有多少卫军守卫,不来这里却去何处?

换了自己是乱军首领,也肯定首选这里,相比之下安邑、闻喜和解州这些城池反而可以放一放,反正也跑不掉。

「你说段喜鹏他们可知道猗氏已经沦陷,乱军可能正在向安邑进发呢?」冯紫英悠悠地问了一句。

「大人,恐怕就算是知晓,只怕那个时候也躲闪不及了,弄不好就是迎头碰上。」汪文言实事求是地说「这种事情只有往最糟糕的局面去想,不能抱侥幸之心。」

「是啊,哪怕只有些许风险,我也不敢承受啊。」

冯紫英很清楚,抛开自己和宝琴、妙玉以及岫烟的感情不说,单单是巡抚妾室这个名头,若是落入乱军手中,只怕就要成为一桩无法向世人交待的「丑闻」,无论是冯紫英还是朝廷恐怕都难以接受这种情形发生。

「大人,既是如此,那就必须要派兵去救了。」汪文言在看完信之后,就已经在思考对策了,「越快越好,避免出现最糟糕的情形。」

「唔,派兵,派谁?摧城营,还是邱子雄的人马?「冯紫英沉吟着道∶「怕是时间来不及了。」

「不是,那边肯定来不及,只有潼关卫赵千山的人马,立即从风陵渡河,沿着蒲州向安邑、闻喜进发,同时让李桂保他们也先期过去,确保几位姨娘的安全。」

汪文言的话让冯紫英略微意动,他也想过,但是理由呢?

潼关卫的守军可不简单,虽然是卫军,但是其地位已经赶得上边军了,这是扼山西、河南入陕的咽喉守军,突然渡河入晋,理由是什么?就因为救你冯紫英的爱妾那御史还不得把自己给弹劾死?

「文言,且不说赵千山是否会答应出兵,就算是他愿意,但是也得给对方足够理由,否则我和他都要被弹劾,我也就罢了,御史那里我就死猪不怕开水烫了,但赵千山可过不了关。」冯紫英一字一句地道「得有充分理由才行。」

「呵呵,大人这还不简单?」汪文言却是胸有成竹∶「蒲州有大仓,储粮万石,安邑有司盐城,山陕两省的仓盐和盐课银子甚巨,皆不容有失,何况朝廷不也有信来让大人要严密关注西安府东部形势,防止陕西乱军冲击晋南局面进而不可收拾么?这不就是让大人可以便宜行事的意思么?」

朝廷来往文书,都是过了汪文言的眼的,每一字每一句他也记得很清楚。

这是兵部来信,如何理解,那就说辞太多了,堂而皇之就可以把这个理由用上。

防止乱军夺取仓粮、仓盐和盐课银子,进而坐大,陕西这边未雨绸缪,先发制人,难道还有错?

冯紫英眼睛一亮,果然是妙招,好主意!

但他随即又问道「可潼关卫只有一营兵,一旦出征,无人镇守潼关卫了,万一被澄城、邻阳一线乱军所乘,这又如何解?」

「可以暂时命令潼关卫留一部,另外让都司谢大人命令西安诸卫派出军队增援潼关,索性就打着要干预晋南的旗号,谁也说不上个什么来,至于说到了潼关之后如何行动,那可以再议。」汪文言轻描淡写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