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文娱缔造者 > 第322章 吊炸天的逻辑推理(上)

文娱缔造者 第322章 吊炸天的逻辑推理(上)

作者:别人家的小猫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11 03:29:03 来源:69书吧

69书吧 www.69shu.us,最快更新

这个案件的转折点出现了——

[……

“‘法官大人,关于这宗发生在十二月十日星期三,下午六点十五分到八点四十五分之间,威廉?克萧被谋杀的可疑案件,我现在提议传唤两位证人,他们曾于十二月十六日星期二下午,也就是所谓谋杀案的六日之后,见到了活生生的同一位威廉?克萧。’”

“这些话像炸弹一样在法庭里爆开。法官惊得目瞪口呆,我相信坐在我旁边的女士也由震惊中恢复神智,犹豫着她到底需不需要把晚餐约会延后。至于我自己——”

……]

“哈?”

井泽元彦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疑惑无比。

按照威廉夫人的描述,威廉是十二日去见梅瑟斯特的,也就是信中回到英国的时间,之后威廉被梅瑟斯特杀掉。

然后在三十一日发现尸体,中间相隔近二十天,刚才无论警察还是搬夫作为证人,都是锁定梅瑟斯特十二号可能犯罪,现在有人在十六号下午还见过威廉,那么以前所有的推理全部都被推翻了。

井泽元彦没有马上看下面的,然后一时半会想不出一口头绪,而老人却好像一副我早就预料到的样子,并且说他早就已经看到了这个案件的盲点在什么地方。

然而,井泽元彦绞尽脑汁想了想,还是不知道刚才的描述有什么盲点。

[……

“嗯,你知道,我早就知道这件特别案子的盲点在哪里,所以我不像有些人那样惊讶。也许你还记得案子惊人的发展,完全让警方——事实上,让除了我之外的每个人——都陷入了迷雾。

商业路一家饭店的老板多里尔尼和一个侍者双双作证,说十二月十日下午大约三点半,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人懒洋洋地晃进咖啡间,点了杯茶。他很高兴,而且话很多,告诉侍者说他的名字是威廉?克萧,很快整个伦敦都会谈论他的种种,因为他由于某种意外的好运,即将成为一个很有钱的人,诸如此类喋喋不休的废话。”

……]

井泽元彦想到了一种邪恶的可能,是不是梅瑟斯特这个有钱人,收买了这两个人,让他们做伪证。

因为之前,留下了证词即是真的印象,用这点来打一个印象差。

他说的这种说法其实也是蛮常见的,比如推理女王阿加莎的成名之作《罗杰疑案》,一开始就用第一人称叙说案件,欧美的推理小说都喜欢这样干,但最后结局凶手竟然就是书中的“我”,看完后读者只能叹服,这就是很明显的印象差,专业名词叫叙述性诡计。

然而,如果《角落里的老人》是这样写的,也就不可能有这种地位了,下一刻物证也乘上来了,狠狠的把井泽元彦想的叙述性诡计的说法给斩断了,威廉在饭店,落下了一把伞,所以要回来拿。

[……

“果然不错,过了大约一个星期,十六日星期二,大概是下午一点钟,同一个穿着破烂邋遢的人又来了,请求拿回他的雨伞。他用了一些餐点,然后又跟侍者聊起天来。多里尔尼和那个侍者对威廉?克萧的描述,完全与克萧太太对她丈夫的描述相符合。”

“奇怪的是,他似乎是个非常心不在焉的人,因为这一次,他一离开,侍者就在咖啡间的桌下发现了一个小皮夹,里面有许多信件和帐单,都是寄给威廉?克萧的。这个皮夹当时在法庭上被拿出来,而已经回到法庭的卡尔?缨勒,很轻易就指认出是他亲爱而悼念的朋友‘威廉’的。”

……]

有皮夹作为证据,也足以证明这位侍者说的是真的,如果这个时候再要把这件事情扳成假的,就太勉强了。

井泽元彦都不相信,文风如此称述,剧情讲述如此舒畅的作者会做这种事情,即使他不知道这位匿名作者的能力。

那么接下来是怎么回事?

[……

“这是这桩起诉案件的第一个打击,你必须承认,这是个相当强劲的打击。警方对于百万富翁的指控,像是纸牌做的屋子,已经开始崩塌。可是,那约会确实存在,梅瑟斯特与克萧无可置疑见过面,这两个疑点与浓雾里的两个半小时,都尚待满意的解释。”

停了好一阵子,让宝莉如坐针毡。他不停玩弄手里的细绳,直到每一寸都打满了非常复杂、精巧的结。

“我向你保证,”他终于继续说下去,“在那个当儿,整个谜团对我来说,就像日光一样清楚。”

……]

“其实我很讨厌这种侦探说怎么怎么简单,说怎么这么的,根本就是一种炫耀的感觉。”

因为井泽元彦感觉自己的智商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好吧如果写得好就不会那么让人讨厌。

比如说福尔摩斯,他其实从出场到破案结束,从头到尾,甚至于每一根头发丝都是在炫耀,然后他却成为了聪明的代名词。

至于,这个……好吧井泽元彦不说什么了。

接下来,曾经的巴克,现在的梅瑟斯特,否定了威廉夫人之前的所有说法。

[……

梅瑟斯特这时已经摆脱了他的瞌睡虫,以奇怪的鼻音和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些微外国口音说话了。他镇静地否认了克萧对他的过去的说法;宣称他从来没有叫做巴克,而且当然从未与三十年前的任何谋杀案有过牵连。”

“‘可是你认识克萧这个人吧?’法官继续追问,‘因为你写信给他。’”

“‘对不起,法官大人,’被告镇静地说,‘就我所知,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叫克萧的人,而且我可以发誓,我从来没有写过信给他。’”

……]

好吧,罗生门了,出现这种情况,肯定不能听任何一人的片面之词,要进行判断。

在律师,已经法官的见证下,梅瑟斯特拿出了到英国来刚写的信件,以及现场写的信件。

经过专家团的比对,果不其然,这个梅瑟斯特的笔记,和威廉夫人交上来的两封信,笔记完全不是出自于一人之手。

一波三折,再波再折,井泽元彦现在认同小说一开始说的芬雀曲街悬案了,真的是挺神奇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