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残唐再起 > 第121章 山南匪乱

残唐再起 第121章 山南匪乱

作者: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5-20 19:51:13 来源:总裁文学

年关将近,锦官城也有些阴冷,但这丝毫不影响正在城中的行在诸公的心情,相反的,每个人都心怀激动。

黄巢之乱终于平定,那个被诅咒数年的脑袋此刻依旧悬了城头,接到捷报和各路表章的皇帝立即宣布年后择日返都,至于对于各路表章的处理则全部交给了田令孜和高官们。

一般来说,各路表章大同小异,尽是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文字,上书的些藩镇外臣都是些委琐之辈,见了黄巢就哆嗦,有少数甚至归附过黄巢,因此倒是无须认真理会。需要重视的是几个强藩的表章,这些藩镇都和黄巢作战过,是这次平定叛乱的主力。但面对这几个强藩的表章,负责处理的帝国高层就需要十分谨慎了。

从这几个强藩的情况来看,派系区别已经很明显,河南一系和黄巢降将以朱温为首,而河中等北镇多支持李克用,其余势力较强的藩镇的则选择了谨慎态度。

“如今朝廷势弱,国命所能制者,河西、山南、剑南、岭南四道数十州而已,眼看两镇难制,却是有心无力,只能多加羁縻了……”田令孜一声长叹,说道:“否则徒增战祸而已。”

此话一出,不管是对阉人有多大意见,所有人也只能是点头默然,这是无奈的事实。

宰相萧遘道:“这羁縻却也是要手段的,如能多加分化,倒也是朝廷之福。关键在于扶哪一镇而抑哪一方。”

同为宰相的裴澈眉头紧皱,道:“朱温势力较弱,可扶之制衡李克用……可那胡儿是否会反应过激?”

田令孜点头,朱温除了表章之外,给自己也专门送了一封信,随信还有价值巨万的古玩奇珍。无论是从公从私来说,扶持朱温都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封赏上应许以高爵,利益上,昭义既然已经丢了,索性将将节度使给他们。至于河东的财赋,左右收不到,索性豁免……不过依附他的那些藩镇却不可给予太多实利,免得李克用到时候势力太过庞大……”兵部尚书王徽说道:“至于朱温,爵位可略低于李克用,赏赐减之,而实授河南。如此,李克用应当能够满意,否则,他岂不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那对他就成了坏事。”

议论一番,大家都认可了王徽的想法,确认了细节。这些帝国头脑们开始讨论相对简单的其他势力的封赏事宜。因为相对简单,很快就过了杨复光、王重荣、时溥等人,轮到了神策军奋击将军李严。

扫了一眼在庭中一直都没有发言,但现在面色微动的寿王,田令孜心中冷笑,问道:“这李严大家觉得该当何用?”

宰相们对李严这样的暴发户并没有什么印象,但这人毕竟是中央的军力代表,几次重要的战役都有参加,正好可以加封高位以显示中央还有权威,因此几个文官纷纷认为该加以高位,将其所部调归中央使用。

“寿王以为如何?”田令孜望向神色间隐有喜色的寿王,眼中露出一丝冷光。

寿王李杰看到田令孜的表情,立即省到自己行迹太露,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听凭阿父处置。”

众人一看田令孜和寿王的反应,顿时明白过来。除了几个严重厌恶太监的,其余人立即换了口风,将李严的年纪、资历等缺点和在昭义问题上的为虎作伥一一列出,最终一致认真地觉得李严实在不适合京中高位实职。

寿王沉默无言,将李严调到长安清理太监的计划显然只能取消了。虽然低着头,但心中的一腔愤恨之火

“这个李严既然自己在表中说要继续安抚河南,讨伐余孽,但朱温要掌河南,必不见容,不如就委他一个藩镇吧……”王徽虽然心里更倾向于吃瘪的寿王,但只能出个折中意见:“以他之功,还要顾及李克用的面子,大镇虽然断不可与,但一个中等镇的节度还是当得的。”

“嗯,南方还有几镇……”田令孜正要下决定,一个太监忽然匆匆走了进来,呈上了一篇奏章。

“山南东道的消息,有流匪猖獗,连败官军,据节度回报,说是蔡逆秦宗权之一部南下征粮……”田令孜淡然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这秦宗权选择突袭贫弱的山南东道显然是为了战备,想不到之前蛰伏的蔡逆竟然这忽然就开始动手了……

正在惊讶间,又有一封表章到,却是李克用的。内中说自己离镇日久,军心浮动,极有可能发生哗变,既然黄巢伏诛,就必须回军休整了。还说最近的山南之事并不值得担心,委一良将足以守之云云。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众人都有些阴郁。早就被黄巢蹂躏得残破不堪的山南东道就算被杀成白地也没关系,但若是李克用撒手回镇,那么他们准备扶持的朱温能否控制住局势可就成了问题。如果蔡逆像是黄贼一样,长安也甚是危险……

“向陛下请旨,委李严为山南留后吧……”田令孜道:“尽快安定地方。”

…………

山南东道的北部,突如其来的匪徒如同风一般,专门扫荡当地官府,劫掠库仓,半夜来天明去,让本身防务瘫痪,贫弱不堪的州县叫苦不迭,而寻常老百姓倒是影响不大,他们没东西可以抢劫,这支匪军似乎没有抓人吃或者裹胁百姓的习惯,虽然也有若干百姓被杀,但总体来说显得很“和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针对匪乱,一开始山南东道方面还不是很在意,拼凑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北向维持,但几次遭到伏击,损失惨重,这才发现对方光骑兵竟然就有三四百,其余士兵也是训练有素,根本不是流民作乱,依据流寇的口音和兵器判断,正是原本看不上山南的蔡军。这下节度使慌了神,在幕僚的分析和建议之下,上书朝廷告急。

这一告急就是意味着节度使的官差不多要到头了,节度使很自觉地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卸任。山南被黄巢蹂躏一番,早就不值得栈恋,但既然要离任,一些盘缠仪程按规矩都是要的,府库空虚就勒索百姓,十天不到,镇内本来就不多的殷实之家消失殆尽。

行装还没打点完毕,节度使的性命就丢掉了。

勒索百姓是为了给老爷打点行装,手下人操劳一阵,本来应该得些好处,但因为山南太穷,加上那伙匪徒活动很频繁,打劫了不少刚收上来的钱财,节度老爷将这一部分自然省去,所得有限的手下人只好把网撒密一点好截留一部分。网撒得太密难免出事,因为治所襄城的“盘缠”是节度亲信负责收的,许多本州军的家里居然被强行收取了不少,顿时群情激昂,半夜间刀兵顿起,一把大伙将节度全家烧了个干净。

当朝廷来宣旨的中使于第二天到达襄城时,叛军已经开始关门缉拿“节度余党”,看着城内浓烟四起,太监自然不愿意去冒险,立即逃之夭夭,很干脆地奔回成都去了。

喜欢残唐再起请大家收藏:(www.zcwx.org)残唐再起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