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六百一十一章 做吃肉者

超级能源强国 第六百一十一章 做吃肉者

作者:志鸟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5-08 22:40:09 来源:69书吧

175亿美元之于金融世界,就如同雪huā牛肉之于烤肉界,绝对是看一眼就馋的流口水的产物。不论是投资银行的经理还是基金公司的老板,光是想想将之收入囊中的时刻,就会躁动不安,浑身发红,满身出水。

短暂的静默期以后,雪片般的请帖被送到了泛亚基金。

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迫使尚在摄政街和牛津街闲逛的苏城和舒兰,匆匆的赶回了康乐大厦。

“苏董,请帖都已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了,比较重要的在您办公桌的匣子里。”李时荣和杨明一起到大门口来接苏城。

李时荣是信息局的二把手,也就是董峰的副手。不过,他的工作方向已日趋于保密方向,在隐隐传说的大华保密局名单上,李时荣是排在第一位的。

然而,一向镇定自若的李时荣,今日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苏城挽着舒兰上电梯,笑道:“有什么就说吧。”

“是”李时荣低着头站在离门最近的地方,微微转身,赧然道:“我做了确定,无论是咱们大华实业,还是其他六家企业,都没有公布基金的地址或联络方式。包括康乐家族在内,也没有任何一名董事主动的提供泛亚基金的地址和联络方式。所以我们收到的请帖,只能归结于对方的情报能力。”

泛亚基金原本就是**性最强的离岸基金,注册地都只要求一个行政邮箱就行了。其他六家公司和他们的掌权人也没有泄漏泛亚基金的信息的驱动力,相反,为了保护自己与内线交易的不相关性,没有人会主动提供一条这样的消息,仅仅为了方便发送请帖。

这可不是一张两张请帖,而是需要两名行政秘书忙碌一个多小时才能整理清楚的请帖数量。

苏城意识到情报泄漏的可能,眼角跳了两跳,收起笑容,沉声问:“你的意思是,咱们大华的保密也漏的像筛子一样?”

此时,作为公司老总,苏城开始怀疑李时荣是否在夸大其词,并以之提高保密部门的重要性。不似最初用于搜集公开情报的信息局只有小猫两三只,现在的大华信息局光是负责保密工作的员工就超过百人,单另出来,也不能说是总部规模最小的部门,对管理层日趋稳定的大华来说,自部门二把手到部门总监,可以说是一步跃迁了。李时荣有心思亦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李时荣似乎并没有自抬身价的意思,或者说,他表现出的羞愧更胜于对本部门的控诉,随着电梯的开门声,李时荣一步跨出电梯,认真的道:“我们的保密的确出了问题,不过,这么多的金融公司得到了公司的消息,主要是情报被出售的缘故。”

“情报贩子?”

“也不能说是情报贩子。”李时荣低着头,略显尴尬的道:“是附近中餐馆的外卖小弟。”

“外卖小子卖出的情报?”苏城不由重复了一遍。

自从第一张请帖送到,李时荣就出去暗地调查了一番,要在人生地不熟的伦敦地区做私下的调查是不容易的,好在信息局的经费不少,他申请了快速的专项资金以后,足以聘请当地的侦探事务所进行调查。

此外,案情简单也令人哭笑不得。

李时荣手上就捏着调查报告,但他根本不用去看,像是背诵似的,无奈道:“咱们一大群华人到了金融城,点中餐都要求放辣放麻不放酸甜,外卖小子来两次就猜到康乐大厦里住进了一群〖中〗国人,虽然没有见到咱们的样子”

停了一下,李时荣摇头道:“金融城就是个大旋窝,什么消息都在里面转,做餐饮的也懂得卖消息换钱。就我所知,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个专门做亚洲生意的咨询公司,得到了100英镑。咨询公司将消息放进了内网,再加上一些泛亚基金的小道消息,最终〖答〗案就被整理出来了。因为想要了解泛亚基金的公司很多,又是即时消息,咨询公司就向许多熟悉的金融公司表达了出售意向,据说一口气卖了五六十份。每份3000英镑。”

情报世界,三分靠搜集,七分靠分析,李时荣也是各种翘楚,他甚至没有用总部信息局的分析师,自己就将线路串了起来,而且还专程到咨询公司进行了确认。

苏城惊讶之余,突然觉得有点好笑:“一份100英镑买来的消息,用3000英镑的价格卖了五六十份,这家咨询公司真是没少赚到啊。”

“小型情报公司的生存方式。”李时荣小心的道:“也有的公司是从其他公司得来的消息。”

李时荣的调查可以解释公司信息的泄漏确实有巧合的存在,但并不会让苏城觉得高兴。他先将舒兰送到同楼层的房间安顿,接着才返回办公室,阅读精选出的十几份邀请函。

杨明清咳一声,道:“邀请函是由办公室整理的,现在来看,比较重要的邀请有BP公司,美国安然公司,〖日〗本伊藤商社,美国雷曼兄弟公司,法国兴业银行,以及帕克逊基金公司和阿鲁巴投资公司。”

BP算是比较纯粹的石油化工集团,安然公司和伊藤商社都属于能源金融集团,前者偏重于能源,后者偏重于金融。雷曼兄弟公司和兴业银行是投资银行,帕克逊基金和阿鲁巴投资公司则是类似于索罗斯的金融投机鳄鱼,属于最为恶形恶状的存在。

杨明介绍的顺序,也是大鳄们从吃相好看到吃相难看的排序,差不多也是知名度的排序。

不过,知名度并不一定代表着实力,90年代是金融秩序最混乱的年代,若是能拿出好的创意,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往往能筹集到巨额资金,如175亿美元的诱惑,足以吸引上千亿美元的游资。

苏城心里比较了一遍,讽刺的看着请帖,道:“还挺全活的。”

“因为请帖数量比较多,我们就选择了当地比较有实力的,这样,如果参加了一家公司的宴会,相关公司的人也能见到。

“你觉得应该去见他们?”苏城没有做出决定,反问杨明。

和最初的秘书身份不同,杨明现在开始担任大秘的角色,也就是幕僚长的身份,虽然无法直接接触到实务,却不妨碍他的眼界增涨。

此前,杨明也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即刻道:“BP公司是英国本土的石油公司,在企业排行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虽然不是金融核心的集团公司,但他们在里海地区的实力勿庸置疑,我觉得,不管是照顾BP的情绪,还是寻求盟友,都应该见一下他们。”

他没有逐一分析各公司,只是将自己较为肯定的〖答〗案说了出来。

苏城缓缓点头,道:“既然情报都泄漏成这样了,那就见BP的代表一次吧。”

“好的,晚宴时间是周三晚上8点开始,可以吗?”

“咱们10点再去,提前告知,我们有所耽搁。”

“好的。”杨明确定以后,在本子上做了记录。

李时荣因为苏城的情报泄漏说而再次低头,旋即道:“苏董,我一定总结教训,不会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了。”

“仅仅是你们总结经验教训,很难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的。”苏城有点叹息道:“咱们以前和国内代表团出门,别看内部露的和筛子一样,对外却不会有这种低级失误,你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情报安保人员,有失误也情有可原。”

他前半句说的稍重,后半句却又缓和了语气。

李时荣猜不透这是打一大棍再给一小棍,还是苏城纯粹的感慨,一时间有些迷惑。

苏城暗暗摇头,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密不透风的情报保密工作既不实惠也不实际,真正需要做到的,就应该是提高情报被获取的成本。如果对方为了得到大华的消息,需要付出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美元,那他们在决定获取,以及获取以后的操作,都需要愈发谨慎。

所以,低级失误是商业保密最不应当出现的。

不过,大华信息局毕竟是一个公司部门,无论是董峰还是李时荣,都不具有专业的情报素养。苏城倒是有心招募几个前情报机关的员工,但在1994年的当下,他也只能隐晦的点上一句。

无论李时荣是否能理解,他都不会细说了。现在的〖中〗国,可不讲究人尽其用,更多的是“国家安全”的说辞。

“邀请一下安然和雷曼兄弟公司。”苏城有点恶趣味的吩咐了一声。

美国安然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都是金融风暴中不受怜悯的受害者。安然死于2001年,它的天然气银行堪称能源领域的一大创举,是能源金融企业的典范之作,当然,它的会计造假手段也值得〖中〗国上市企业多多学习。

雷曼兄弟公司死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同样是放任风险的代表之一。对于这两家公司,苏城想的不是其规模何其庞大,而是其风格何其冒进。

有无数的公司想要吃掉泛亚基金这块肥肉,却不知道,苏城也盯着他们。

短期期货交易本质上仍是零和游戏,有人赢就必须有人输。

苏城准备了175亿,若是不想送菜,就得主动吃肉。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