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标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标

作者:志鸟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5-08 22:40:09 来源:69书吧

“六号油田的最终结果,经过总统阁下的评判……”小阿利耶夫此言一出,下面就是一阵紧张和窃窃私语。

经过总统评判而做出的决定,就意味着竞标结果不是纯粹分成比例和金额的高低而决定的,换言之,任何公司都有可能成功,都有可能失败。

熟悉阿塞拜疆局势的人第一时间看向大华实业这边。无论是BP、埃克森还是中石油,心里都明白,大华实业在阿塞拜疆的付出,尤其是公关上的成绩,是其他公司无可比拟的。

不过,关系固然重要,现金和收益却是决定性的,阿利耶夫不会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来还苏城的人情,因此,各公司的代表并未彻底的放弃希望。

时间没有给他们多想的机会,小阿利耶夫稍停了几秒,就继续说道:“最终获得竞标的公司是大华实业,基础分成增加10.1……”

“呀!”这次,不等小阿利耶夫说完,下面就喊了起来。

日本INPEX公司的渡边龙太郎“唰”的站起来,一脚将椅子推到后面,吼道:“我们竞标的基础分成增加是14.8,怎么获得竞标的是大华实业。”

BP公司的杜卡特亦是站了起来,他们开出的基础分成增加是15.4,本是冠绝全场的标值,却也没有中标。不过,英国人和日本人在会场上的表现从来都是两极分化的,他也不着急的喊出来,而是静观其变。

被打断了讲话,小阿利耶夫干脆放下了手上的文件,道:“大华实业中标的原因是签约金。”

“签约金?签约金是次要的吧!”渡边龙太郎和那些大财团出身的日本公司人一样,既懂得卑躬屈膝,也懂得激烈的争取所得。如果能获得油田,他不介意跪地请求,但是,现在油田已经要交给大华实业了,他就只能采取反对的姿态,期望事情发生变化。

这招在许多地方都很好用,尤其是在欧洲,经常让日本财团获得他们原本不能获得,或即将失去的东西。

但是,在久历波折的小阿利耶夫身上,日系抗争没有丝毫的作用。小阿利耶夫的大饼脸像是烤透了一样,硬若铁板,淡然道:“大华实业的签约金增加值是3亿美元。经过总统阁下和内阁的讨论,决定同意他们三年特许勘探,35年特许权的申请。”

“3亿美元!”这个数字,顿时震住了顽抗的日本精英们,也震住了会议厅内的数百人。

“3亿美元。”小阿利耶夫重复了一遍。他也知道这个决定是有争议性的,所以才会给各公司的代表一个缓冲的时间。

大华实业中标,一方面是阿利耶夫的许诺,另一方面也是这笔庞大的签约金。正是在两个部分的作用下,阿利耶夫才会在60.1的总分成比例下点头。

杜卡特迅速算了一遍,大华实业和BP的分成协议的差值将近5,相对于年产1000万桶原油的油田来说,就是50万桶油的差值。而以目前的利润来看,50万桶大约相当于500万美元。

也就是说,面对年产1000万桶的油田来说,静态下的60年才能弥补签约金的差值,换言之,若果6号油块的产量只有1000万桶,而签约金总额为3.2亿美元,大华实业将亏的一塌糊涂。

以石油公司正常的回报率,最迟五到十年时间,就应当收回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签约金和开采成本。前者是固定的3.2亿美元,后者则可以用活化指数来代替,放到阿塞拜疆,就是每桶每天4500美元。

用简单的方程组,就能够算出大华实业对6号油块的最低估计,至少要年产600万桶原油,才能在10年内收回前期投入——收回投入意味着没有赚到一分钱,还得贴入巨额的资金。

即使油价上涨,其利润也很难追平前期投入所造成的利息损失,同时损失的,还有不能低估的机会成本。

而年产600万桶原油,却是瑟坦油田的标准。

不管怎么看,瑟坦油田这种规模的大型油田,都不是能随随便便就冒出来的。

事实上,在没有充分做地质分析的情况下,前面几家公司已经对巴库附近的油田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可是,11个油块,是否能出现2个大型油田,还是充满悬疑的。

当然,如果6号油块的产量惊人,减少分成比例,增加签约金就变的有利可图了。

如果稳定年产1200万桶原油,虽然会因此多花掉8000万的开发成本,可每年的利润也会增加4800万,算上前期的开发时间,六到八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这差不多就是石油公司最能接受的回报率。

更进一步的比较,如果稳定年产2400万桶原油,尽管多花了2.5亿美元的开发成本,每年的总利润却会飙升到2亿美元,等于4到6年就可收回成本。

收回成本的速度越快,没有计入的利息和机会成本就越少,同时,未来一些年的收益更会大大增加。

每个石油公司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除了大华实业,极少有公司如此豪赌。

年产2400万桶原油,意味着稳定的日产7到8万桶原油。这样的数据,在石油高产的科威特或者沙特阿拉伯是比较常见到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获得一个油田的特许权,就能见到这样的高产油田。

对其他的石油公司而言,他们宁可分成低一点,也不愿意如此的冒险,共担风险是大型企业的立身之道,甚至可以称作是现代企业社会的立身之本。

诸如杜卡特之流的职业经理人,不仅没有资格,也不应该做出苏城这种充满风险的决定。他们背后的公司都有两位数以上的股东,股东背后说不定又有多少个投资人,若是上市公司,还会面临更多的投资人。而这些不一定身在石油界的先生们,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钞票,被某个管理者豪赌出去,即使有很大的几率获胜也不行。

而像是大华实业这样的独资公司,十有**都是中小型的石油公司。他们或许有豪赌的勇气,却不一定有豪赌的资本。

“3亿美元的签约金,要创下记录了。”漂亮的道达尔女郎艾玛惊叹的说了一句,打破了小范围的寂静。

杜卡特失望的摇摇头。他给不出这样的高价,但却遗憾BP失去这块油田。如果能用65的分成拿下这块油田,即使没有大华实业赚的多,也会是不少的利润,更会是他未来的晋升之资。

“3亿美元。”

“总额3.2亿签约金”

“总投资四五亿……”

各种语言的咏叹调,在会议厅的各个角落响起。即使是一掷千金的石油公司,也不能对数亿美元无动于衷。

跨国公司针对一个国家的开发成本,往往也不一定能达到1亿美元。世界五百强级别的企业,一年的利润也可能只有几亿美元。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份里,一名备受尊重的CEO跑断两条粗腿,或许也只能得到数亿美元的融资……

“绝对……绝对要亏本的。”西冈茂用日语“zenzen”的发音起头,咬牙切齿。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代表,幽幽的飘来一句:“大华实业也许做了秘密勘探。”

一瞬间,半数以上的代表默默点头。

如果没有做秘密勘探,他们想不出苏城豪赌的理由。

这可不是把分成协议提高0.2个百分点那么简单的事,而是彻底的用签约金来争取分成。

任何一名公司代表都明白其中的含义。这必然是苏城对油田产量极度看好,才会做出的决定。

西冈茂摸着脑门,有点丧气的低声用日语道:“他既然决定用高额签约金,为什么要那么晚才递交标书?”

“高额签约金的多少,自然是要和高额分成配伍的。”渡边龙太郎同样用的日语,低声说:“我们开出多少的分成,显然会影响签约金的多少。”

西冈茂一点就透,如果6号油块的最高分成出价只有60的话,大华实业甚至不用给出多少签约金就能拿到油田……

“唉……”渡边龙太郎又叹了一口气,轻声道:“如果不是上面,我们本来可以提出65以上的分成比例的……说不定,还能把签约金加到8000万,这样,还是有机会拿下油田的,至少让中国人多出血。”

“上面?”西冈茂有点疑惑。

“主银行对里海油田有一些疑问,要求我们在竞标时控制价格。”渡边龙太郎小声解释了一句。银行对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些超级石油公司能超脱银行的存在,而普通的大型石油公司只能寻求共存。日韩和东南亚公司则倾向于财团化的经营,最终由银行还是石油公司做主导,往往视情况而定,但大部分时间还是企业受银行影响的居多。

主银行是一家企业某个项目的主要投资银行,具有至少相当于企业管理层的话语权,控制风险控制价格等要求,是银行这类机构投资者经常性要求的,并不奇怪。和超级石油公司一样,银行宁愿少赚点钱,也不愿陷入赌局当中去,而最终,这些公司都不会真的少赚钱。

西冈茂默默无言。无论是秘密勘探,还是竞标时的魄力,他们都逊色于大华实业,丢掉6号油块,也没什么好说的。

只希望这不是一块大型油田。

日产8万桶以上的油田,到了90年代,还是不多见的。

“既然没有疑问,那么,我宣布大华实业中标6号油田的35年特许权……”小阿利耶夫稍稍拖长了音。

总有几个公司的代表跃跃欲试,想要跳出来继续反对。然而,终究没有人跳出来。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考虑到后面还有5块油田悬而未决,大型石油公司都不会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境地。

苏城抑制着全身的兴奋,紧紧握拳,大腿微微颤动。

他是太激动了。

这可是阿齐久油田,一个不断增产,要用十多年时间,才达到稳定器的超级油田。

它的产量何止是一个瑟坦油田。

当这个庞大的超级油田成熟运作起来的时候,它的稳定日产量将突破130万桶,相当于20个瑟坦油田!

而它的年产量,将达到惊人的4.2亿桶,6000万吨,妥妥的超过大庆油田最高峰的产量20!

后世,为了减少阿齐久油田的维修时间,九大公司用尽的手段,为此投入的技术资金就不止3亿美元。

现今来看,用2亿美元的超额签约金来换取5左右的分成协议,显的风险巨大。可苏城再清楚不过阿齐久油田的潜力了。

5的分成,落在4.2亿桶的稳定产能上,意味着2100万桶的原油,等于多得了三个半瑟坦油田。

再没有比这更便宜的事了。

更何况,这还是一份35年的长期合同。

“世纪”合同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此。

苏城可以从每桶原油5美元利润的时代,一路吃到80美元,90美元,140美元……在可以遇见的20年后,30年后,阿齐久油田所带来的利润,将会无比丰厚。

届时,若是需要变现的话,无论还剩下10年特许权还是5年的特许权,阿齐久油田的股份,都能令大华实业得到以千亿计算的收益。

到时候,再回想1993年的3亿美元,只会将它看作是零头的零头。

如果不是阿利耶夫狡猾如狐,苏城宁愿再花6亿美元,来换取再多5的分成。

不过,这种做法太容易引起阿利耶夫的警惕性了。而且,分成少于60,恐怕会在异日引起更多的纷争。

与苏城的兴奋相反的,是惊疑不定的大华诸人,不像是其他公司获得油田而自发的欢呼,大华公司所坐的区块静悄悄的。

一口气支出3.2亿美元的现金,再加上接踵而来的开发成本……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股沉重的压力,压的他们跳不起来。

……R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