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城里的土地

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二十五章 城里的土地

作者:志鸟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5-08 22:40:09 来源:69书吧

北*京三环是不是远郊,苏城觉得自己很有发言权,他怕张超说的太离谱,连声道:“就三环吧,不要搞拆迁一类的事情,也不要和工厂直接打交道。你们学习一下人家外资企业买卖地产的方式,要合理合法,手续齐全的从政府手上拿地,否则宁可不要。”

外资企业在中国买卖商业的方式,就是让政府拆迁了,再从政府手上购买,因为商业地产多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拆迁的工作不管国内国外,都非常的复杂。为了一个钉子户而僵持10年损失千万的事,跨国公司经历的不少,国内的公司也会经历的越来越多。

交给政府或者别的公司做拆迁,虽然会多花一点钱,但风险和麻烦少的不是一星半点。以1993年的土地出让金来看,所谓的贵一些也着实是贵的有限。

张超理解的道:“就是像浦东那样?请政府组织专门的公司进行拆迁和土地平整?嗯,这样确实不错,就怕当地政府不同意,假如只是解决一两个工厂的生存问题,地方政府怕是不会下大力气。”

李琳也跟着道:“如果买来土地空置着,不做工厂也不开发房地产,政府怕是不愿意。再让他们出面做了坏人,说不定把关系弄坏了。”

“这也是个问题。”苏城早就想要成立一个投资公司了,但购买地皮是灵机一动,考虑的并不周全。踌躇片刻,他才开口道:“那就用来做商业吧,超市怎么样?”

“在三环做超市?太偏僻了吧。”张超一副老北京人的模样道:“二环里是北*京的内城,街市都在里面,人也都住里面。三环的话,我觉得5年内都没什么太好的商业前景,超市容易压货。”

说着,张超很有回忆范的道:“我大姑当年嫁到广安门大街,临街的房子后面还有农民的菜园子,还有祖坟,最近几年迁了些,听说还有留下的。我觉得,三环做工厂不算远,做商业的话,再过十年八年的比较好。”

城市扩张的步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5年以后也不过是1998年,北*京的房价仍属于正常人能买到的范畴,中关村还是三环外的郊区……用来做超市的话,购买力确实是个问题,与其现在做,不如五年后或者十年后再做。

用1992年的观点来看,张超的话是没问题的。苏城点头认可,然后想到了后世的红星美凯龙,它们就是用建家具城买地的方式发展,主业的利润差不多全部给了银行当利息,地产增值却变成了公司增值的手段,这么着,他就再道:“那就做个别的,你们可以考虑一下家具城,装修城什么的,有没有前途?”

张超和李琳互相看看,还是李琳小声道:“苏董,装修我没做过,家具就在市中心买好了,那么大件的东西,从城外运进来,不是太麻烦了。”

苏城默默的看向窗外,太阳很大,云很白,果然是二环里才是北*京城的好日子啊。

再过20年,有几个人在二环三环买了东西,是往里面运的,那都是往外拉的。

三人各想各的,都在思考。

须臾,张超突的一拍大腿,道:“做酒店怎么样?”

“怎么说?”

“我经常开会,要是突然决定到一个城市,经常会找不到酒店,会议室要是不提前两天订,肯定是没有的。造一个远一点的酒店,只要有特色,修的好,大家也不会在意远近的,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商务活动多的要死,咱们公司是有总部的招待所,要不是这样,非得常年预定酒店了,否则外地的供应商来了,经常找不到住的地方。”张超乐呵呵的道:“北*京香山饭店那么远,提前10天都订不到房间,咱们选址在二环到三环,只要设计的够好,地方政府定然愿意配合的,这是对地方发展很有利的事,我敢说,一多半的政府官员,对酒店比对工厂有兴趣。”

酒店也是要缴税的,90年代的高级酒店,缴税比大型国企都要多。而且,高级酒店对于提升地方的城市价值很有意义。一个城市,有没有五星级酒店,有没有四星级酒店,有没有希尔顿和凯宾斯基,那都是有极大的区别的。迪拜和阿布扎比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谓的七星帆船酒店和八星酋长皇宫酒店,无形中就提升了两个城市的美誉度,使得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也知道,这两个城市肯定是繁华的大都市。

另一方面,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酒店业的第一个黄金期,遍地的政府会议和商业谈判,将各大城市的酒店和旅店塞的满满的。也是在这个时候,几乎每一个政府行局都筹建起了招待所。

正如张超所言,没有自己的招待所,外地临时来了客人,根本找不到住的地方。

这种酒店房间紧张的情况,在80年代末的时候,还主要集中在高档酒店,到了九十年代初,就扩展到了普通的旅店,刚刚开始出现的国内旅游,进一步催生了行业的发展。

苏城以前去外地,还能感受到这种状况。随着大华的发展,他现在出发去外地,当地公司和政府往往会抢着招待,自然不如常出差和开会的张超感触深。

尽管如此,苏城还是赞许道:“做酒店可以,但我们不能自己独立做。”

“找人合伙吗?”

苏城边想边道:“我们先期做两个品牌,一个品牌是高级豪华酒店,以四星级为基础,要占地面积500亩以上,最好是1000亩。第二个品牌是经济型酒店,以二星级为基础,占地面积50亩以上,最好是100亩。高级豪华酒店的话,试试看能不能从国外收购一个品牌,或者合资也行。但土地要由大华实业购买,全资享有,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

张超连连点头道:“摆在第一位的是投资土地,然后才是酒店。您看这样如何,我们每在一个地区做豪华酒店,就配套建设第二个品牌的经济型酒店。不过,我觉得50亩有点小了,市区内找块1000亩的土地挺难,找个100亩的还是简单的很。”

“能买多大就多大。”苏城的话里满是豪气。

张超此时方才意识到了不同,忙问:“您准备给大华投资注资多少?”

“先期3亿人民币吧。我再准备1亿美元,准备收购国外的酒店公司。如果谈下来的城市多,我想再追加3亿人民币不成问题。”这就超过10亿人民币了。放在华尔街的投行中间自然是不值一提,放在中国,则是毫无疑问的大鳄了。

张超张嘴结舌,他没想到是这么大的项目。10亿元人民币,也许买不下一家央企,但现在的中国央企,能拿出10亿元的绝对不多。

他不禁道:“要不先做一个评估……我们战略部也做一个计划。”

“评估和计划都可以做,以土地购买为目标吧,能有额外盈利当然好,没有了也没关系。另外,土地也不局限于北上广,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都可以考虑进去……”苏城是有油田的人,加上海沧石化基地,现金流简直如黄河长江一般充沛。尤其是年产80万吨的大乙烯,现在虽然没有达到最大产量,但每年60万吨的大乙烯,每天都能创造近千万元的利润,以及数千万元的产值。还有未建成的炼油厂,以及渐入佳境的大甲醇,全都是现金奶牛。

按照1993年的土地价值,苏城就是每天买一块地都没有问题。若非有LNG船和大华实验室两只吞金怪兽等在后面,苏城有信心把北*京或上*海的近郊土地一扫而空。按照10年或者20年后的经验来看,地产赚到的钱怕是比做LNG船还要多。

这时候,他分外的能够理解其他的中国商人,为什么更愿意做商业,而不是工业了。

商业赚钱,太容易了。

尤其是有了第一桶金以后,真正是在滚雪球。

不过,苏城竖立了目标,是不会轻易动摇的。工业的稳定性勿庸置疑,重工业的稳定性更是无与伦比。

造出了LNG船的大华船业,将是中国工业界的明珠。把北*京或上*海的近郊土地一扫而空的大华,怕是会变成众矢之的。

工业是能产生影响力的产业,房地产也可以,囤积土地和房子却不行。

苏城做出了决定,张超自不赘言,转而道:“做投资公司的话,集团的人才储备颇有不足,我想挖几个人。”

之所以是挖人而不是招人,是因为大华并无投资公司的基础,只有找到了核心成员,才能在此基础上扩招。

苏城同意,又让李琳专门成立一个部门负责此事。不管在哪个地方做酒店和买地,与城市管理者们打交道,永远是不能掉以轻心的课程。

……R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