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四百一十七章 时间紧缩

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一十七章 时间紧缩

作者:志鸟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5-08 22:40:09 来源:69书吧

竞标的会议室很大,大桌子被拆开搬走了,留下的是一张一张的小桌椅。

每张小桌子上,都放着一叠牛皮纸袋,用来封好写好的标书。

各船厂的竞标代表,就坐在小课桌前,像是等待考试的学生似的,将自己的标书填写完毕,塞入牛皮纸袋中,等待结果。

船东代表们坐在会议室的另一端,有点像是监考老师,

当然,形象归形象,竞标代表们还是可以随意说话询问的,交头接耳也没有问题。

这种情形,恍然让苏城回忆起自己补考的考场。

他左右看看,就见荣尚国坐在右侧的椅子上,昏昏欲睡。

“荣总。”苏城坐到了荣尚国的前方,侧着身体,嘴唇微动道:“我可能要提高订单数量了。”

“哦?提高到多少?”

“目标是10艘,看情况了。”

荣尚国抬起了头,眼中的嗜睡不见了,声音低沉的说道:“各自竞标,各担责任,合作生产是我们确定的原则。苏董若是能做到10艘船,我没有意见。”

苏城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就自行决定了。”

“当然,”荣尚国说着暂停了一下,又问:“苏董为何要提高订单数量?”

苏城笑笑,道:“韩国的船业集团心很大啊。我觉得,刺激他们一下比较好。”

荣尚国奇怪的问:“哪家船业集团?”

“现代重工。”

“你们不是……”荣尚国转瞬醒悟过来,道:“韩国重工的态度有变?”

“现代重工是个家族企业,如今看来也是派系林立。”苏城点到即止,又笑道:“大华要是忍气吞声的话,不知会传出什么话去,10艘船的订单,不多不少刚刚好。”

对企业内的派系斗争,荣尚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他无奈的摇摇手,道:“看来哪里都有这种麻烦事,10艘船的订单也不好拿啊。”

“我们会再缩短一点时间。”苏城说到这里就不说了。毕竟是在竞标的过程中,让谁听去了底牌都不好。

荣尚国愣了一下,只能点头,心里暗自嘀咕:9个半月还要缩短?大华难道以为自己在造独木舟?

苏城自然也有压力。9个月造一艘灵巧型货轮,即使是用工厂生产的方式,压力也很大,说不得要借调更多的海上钻井平台的工人过来。

和大华船业相比,大华的海上石油装备部的水平要高的多,完全是世界级的,而且拥有产能巨大的生产车间,若非本身的工作量太大,光凭他们,苏城就敢用9个月来竞标。

虽然会尽量减少借调的人数,但大华的海上石油装备部,确实给了苏城很大的底气。

万不得已,无法完成的时候,有这数千名熟练工人兜着,大华船业受到的损伤就不会太大。

考虑好了风险,想好了止损措施以后。苏城再填写标书的时候,非常轻松。

第一位接受标书的就是东道主,新加坡航运集团。

他们的标书里面,包含了5艘船。一艘7万吨的油轮,3艘2万到5万吨的灵巧型的船舶,还有一艘小客轮。

苏城先在油轮和客轮上打了叉,大华暂时只生产货轮。无论是分段造船法所用的分段,还是巨型总段造船法所用的总段,都像是拼接船只的积木,有一定的规格,不同的船只和船东要求,都是相对于确定的积木做出微调。散装货轮是大华目前准备最充分的型号,尤其是灵巧型货轮,更是分段车间和总段车间的主攻对象,此时都有做好的分段等着用了。

3艘灵巧型的船舶,苏城在4.8万吨的那艘船后面写下了300日。这艘船的要求比较高,有可燃重油等要求,虽然可以通过采购的方式达成,但技术要求高了,时间自然用的多,即使竞争不到,苏城也不觉得可惜。

另外两艘灵巧型的货轮,是一模一样的两艘2.8万吨的船只。

苏城 毫不犹豫的写上了260天,等于比9个月的时间还短了。

这样的灵巧型货轮,正是大华船业目前最擅长的,大规模的生产,能最大成都上的减少压力。

将标书中必填的内容填好了,苏城重新检查一遍,就签上自己的名字,将之装入牛皮纸袋中封好。

自有人来收取,同样挂上封条,再送到后面去检查。

那里会有新加坡航运集团的律师核查合同与合同修改项,若是符合要求,才会按照时间和价格排序,继而找到中标者。

在场的有几十个船舶制造商,后室里面,律师和新加坡航运集团的高管,用了20分钟左右,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将中标者写在报告里。

正在等待的苏城,很快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2艘2.8万吨的灵巧型货轮全中标了。

苏城意料之中的笑了笑。别人的竞标价格也许更低,但在时间上,260天确实是极限了。

台上的主持人念出大华实业的名字的时候,就见面前的白板上写出了竞标成功的船舶和船舶制造公司的名字,以及它们的竞标条件。

260日的竞标条件,明显刺痛了一些人的眼球。

旁边的4.8万吨货轮的竞标时间是280日,也没有让人轻松多少。

要说起来,真正吃惊的是荣尚国,他也想竞标这艘4.8万吨的货轮。却是完全没有料到,时间如此之紧。

“接下来,是马拉西亚的马丹航运公司的标的。”台上的主持人没有给大家讨论的时间,紧接着将又一叠竞标文件散发了下来。

这次的竞标采取暗标的形式,但竞标是以船东为单位,一家家的进行的。竞标成功的标志也并非是低价,而是船东方面的认可。

因此,船东在乎时间的,就以时间为标杆,在乎价格的就以价格做标杆,两者都在乎的,就自己列式分析。一切以船东的判断依据为依据。

这种方式偶尔会出现猫腻,主要看船东所在公司的管理情况。

若是对船东的公司或者国家不放心,船舶制造公司完全可以不竞标。当然,他们也可以积极的去做这些船东代表的工作。

场内功夫和场外功夫,在这样的场合都算数,只是付出的多少而已。对于售价上亿的船只来说,一些公司不屑与那些名声不好的公司打交道,一些公司则喜欢和那些名声不好的公司打交道。

此外,国家和地方法律往往也是跨国公司考虑的问题。

大华就没这么麻烦了。苏城像是一切中国企业主那样,采取通吃的架势,只管东西能不能造出来,有没有盈利,才不在乎政治问题。

这要感谢国内的商业环境,给了企业参与国际竞标的自由度。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的企业要想竞标已经很难了,若是再挑三拣四,那就是等着落后挨打的节奏,又何谈发展。

苏城在马丹航运公司的标的上,又选了两艘3万吨左右的船。在写时间的时候,稍稍犹豫了一下,一艘2.8万吨的照旧选择了260天,另一艘3.2万吨的选择了280天。同时,他又把3.2万吨的价格稍微下浮了一些。

一刻钟后,结果出笼。

大华船业中标一艘船,3.2万吨的船却是交给了现代重工,同样的260天和更低的价格。

坐在前排的裴忠勇,向后得意的看了一眼。

苏城笑了笑。在掌握巨型总段造船法以前,9个月就是船厂的极限了,韩国船厂也不例外。他们也许能通过超长的加班,优良的设计,以及先进的设备提高速度,但只要有任何瑕疵,时间就会延长。作为一种工艺和工程操作,船只制造其实是有极限的。

50年代的造船厂,70年代的造船厂和90年代的造船厂,在造船的时间和成本上,都有本质的区别。

大华只准备收下10张订单,同样的9个月极限,所承受的压力和现代重工是绝对不同的。

现代重工可是想要拿下20个以上的订单。

这种情况下,意味着他们要同时开建20艘船。即使现代重工有好几个船厂,也是非常困难的事。

以往的订单在这种时候会变成负担。

通常来说,远期订单的价格会比较低,用来保证船厂的最低利润,就像是船厂的底薪似的。近期订单的价格较高,利润也高,是船厂盈利的主要手段。

现代重工在过去几年里,接手了大量的远期订单。说是远期,总要在几年内完成的。

如果他们大量压缩近期订单的时间,意味着要抽调更多的工人和设备,占用更多的船坞和船台。远期订单不免受到影响。

苏城摸了摸下巴,不受影响的稳定竞标。

遇到型号相同的2万或3万吨级的船,他就用260天左右竞标下来。裴忠勇只抢了一艘,就不做这样的事了。

他们的设计,使得自己在制造4万吨左右的船只的时候比较有优势,2万吨的船舶,利润太低。

双方一来一回,半天就过去了。

32艘船已有18艘竞标完成。

大华得到了里面的5艘船,现代重工得到了7艘,剩下的5艘被其他船厂竞走。

荣尚国则一无所获。

在时间全线缩减的情况下,他做的准备明显不足。

眼看着下一轮竞标就要开始,荣尚国挺了一下腰,想对苏城说什么。

苏城腰间的BP机忽然震动了起来。

他立刻拿起来看,只见上面写着一行繁体字:8月为极限。大华自身限制为6艘。

“大华自身限制为6艘。”苏城又读了一遍这句话,“哗”的站起来,道:“请求暂停,我要打个电话。”

“休息10分钟。”主持人敲了一下小锤子。

……R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