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三百二十九章 计委报告会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三百二十九章 计委报告会

作者:志鸟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5-08 22:40:09 来源:69书吧

坐在计委的小会议厅里,苏城默默环视着台下的近百名年轻计委干部。

以〖中〗国的政治结构来说,这些年轻人几乎已经站到了最内环的跑道上,相当于古代的二甲进士到三甲进士之间,一旦机会得当,指不定就有可能宣麻拜相,成为部委高官的几率更是相当之高。

对这样一群天之骄子来说,要他们集体佩服某个人是非常困难的。相反,骄傲的他们会用更挑剔的态度对待上位者,就像是古代的进士官一样。

苏城轻轻取下手表,放在桌子的左上角,用以提醒自己做报告的时间。

手表的左上方有日期,映着小小的11月14日的字样。

当秒针走到了0点的方向,苏城轻轻咳嗽一声,道:“我今天做的报告,是关于新形势下的〖中〗国地位问题。首先,我想谈一点苏联的事。为什么波罗的海沿岸的共和国首先独立,我认为,一种倾向造成了离心。加盟共和国,尤其是富裕的加盟共和国认为,自己贡献给苏联的,比苏联给他们的要多。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是不会考虑斯大林帮助他们建立了许多工厂的往事……现在的苏联,陷入了这样一种节奏,当加盟共和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归咎于整个苏联,但如果某一个共和国在某方面做的好了,那就只属于这个共和国。相同的问题,其实在〖中〗国的国企内部,或者地方,或者部委也出现了……”

苏城既已登上了终南捷径,就会很认真的做下去。这次的报告,是他综合了自己所知的走向,然后命令大华战略部的十几个人以既有的研究内容为蓝本,参照国内外的公开发表刊物而写就的。

正确的论点,和完善的论据,组成的是一个自成一家的体系结构,会议室里很快安静了下来。

当苏城说到“导致苏联解体的是政治斗争、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时候,许多人都在频频点头。

计委自诩为〖中〗国的设计师,它的年轻人也是各个自信满满,对于现实的世界问题,自然有着自己的思考。但听了苏城的报告许多人的想法都明晰了。

苏城是标准的马后炮策略。从后往前推,知道苏联要崩溃,找原因,知道苏联要私有化,找论据……

这种做法,自然流畅而清晰。

马上有人举手想要提问。

苏城在上面看到了,用手止住道:“我今天主讲的并不是苏联解题的原因理论。现在只是前序,暂时不接受提问。接下来,我要说的〖中〗国的地位问题,我们在苏联的解体中,能获得什么,怎么做。”

他端起杯子喝了。水发现一群人全都瞪大眼睛看着自己,和大华工厂里的工人其实别无二致。

没有了身份的光环,计委的年轻人,也不过年轻人罢了。

苏城感慨的同时,缓缓开口:“苏联解体既然无法阻止,就要多利用好的一面,躲开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苏联解体将摧毁自己的工业生存从而将〖中〗国的工业能力释放出来。有人能用几百车皮的轻工品换回飞机来,也有的人通过做倒爷,发财发家了。这种以货易货的交易方法,确实能赚到很多钱但我想说的是,崩盘的苏联工业将形成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能够大量的增加我国的出口。”

“卢布已经不值钱了,只是以货易货的话交易起来很麻烦的,就我知道不能履行的合同,就是一个大麻烦。”下面终于有人忍不住说话了,赞同声同时响起。

苏城微微点头,道:“我们可以提供贷款给苏联,以政府的名义,专门提供贷款给苏联,让他们购买我们的工业产品,就像是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一样。

一方面,我们获得国际道义,另一方面,也有实际的利润。”

“利润由何产生,我们国家自己的外汇都不够。”

“我们不用国家动用外汇,实际上,我们只要启动一个名义,甚至用不着出多少钱。”苏城在众人惊异的面容下,拿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道:“我们首先以一个银行的名义,向苏联银行、俄罗斯银行或者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国家银行申请贷款。然后,以较高的贷款利息,再把钱贷给苏联人,要求他们用这笔钱来购买〖中〗国产品,其实不用真的付款,只要〖中〗国这边用人民币付款购买〖中〗国商品,再以卢布进行结算就行了。”

这下子,不光是计委的年轻人,连坐在后面压阵的领导都听愣了。

比起平时,苏城说的这种金融操作,其实要深奥一些。例如中方用人民币购买的〖中〗国产品,难道不是成本吗?实际上,对〖中〗国这种法币国家来说,人民币本身的成本很有限,用这种手段,放眼中长期,绝对是利润丰厚,甚至是超过了短期的快线。但不好的地方是无法快速变现,需要等待10年乃至更久的时间,才能有超额利润涌现。却是最适合国家不过。

大部分的计委工作人员,都有相应的金融理解能力,倒不用苏城解释太多,他面向领导们,继续说道:“苏联的问题并不是缺钱,而是卢布失去了信誉,人们也失去了使用它的信心。所以,我们只要有〖真〗实的东西买给苏联,他们是不在乎贷款给我们的问题的。因为他们出的是卢布,我们还的也是卢布。这只是一个空对空的数字游戏。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产品价格可以高一点,从苏联的贷款利息可以低一点,贷款给苏联商人的利息可以高一点。”

苏城提出的观点其实早就有人用了。现代俄罗斯的财团,基本都是在10年左右的金融动荡中崛起的,他们通过就是以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对于正在抢购苏联资产的人们来说,贷款利息是多少根本不重要,只要能贷到款买到工厂,那就再好不过了。但苏联的国有银行又不敢轻易贷款,于是经过私人银行的中介渠道,来完成整个金融体系的给付。

到1991年,苏联国有银行的利率已经上升到100%了,但商业银行的利率更夸张,到了200%,更过分的是,商业银行的钱是从苏联国有银行贷出来的。

也就是说不管卢布怎么跌,商业银行最少要赚100%的利润。100万卢布就赚100万卢布,100亿卢布就赚100亿卢布。

最终,通货膨胀只能决定赚多赚少的问题,无论它的价值有多大的变化,多出来的100%是跑不掉的。

可以说,商业银行是用风险在换钱而国有银行为了维持国内金融系统,又不得不降低风险……

比起到苏联大采购,苏城更乐意用金融手段揽钱。这种方式不显山露水,但利润绝对超过100个实业公司。

下面又有人问:“现在的苏联经济不好,如果贷款无法归还呢?”

“我们使用抵押贷款的方式,以现价做抵押。对方如果无法归还贷款我们就没收抵押物。”苏城说的很自然。

谢薇薇听的目瞪口呆,道:“这也太狠了,以现价做抵押,岂不是降低了抵押物几十倍的价格?”

苏联的房屋、土地、工厂都大大的降低了价格,有些用一文不值来说都可以。抵押当然要用贷款时的价格做抵押,这个价格也许只有巅峰时期价格的百分之十。

大多数苏联人之所以申请贷款,就是为了购买自己所在的工厂、地产等生产资料而他们的购买价格往往只有实际价值的百分之几。尽管如此由于苏联并不允许外国人直接购买这些资产,通过抵押获得,就成了苏联解体后的私有化进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作为银行如果大量的放出抵押贷款,肯定会有部分贷款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收回。因此,获得抵押物是必然发生的事,光是这方面的利润估计就能弥补国内的轻工业产品的价值了。

在场的都是常年给国家做计划的人员,想事情往往也想的很深入。

谢薇薇就很惊讶发现苏城的计划竟是一环扣一环,严丝合缝。她不由升起一丝明悟,苏城策划这个点子,绝对不是临时起意的。想到此处,她站了起来,问道:“苏联银行自顾不暇,如果真的解体,估计会分崩离析,这种情况下,我们恐怕是借不出钱的。”

苏城看看自己的手表,道:“根据我的分析,叶利钦很快就会宣布接管原本属于〖中〗央的金融权力,俄罗斯〖中〗央银行接管苏联国家银行之类的方案,估计已经拟定,随时出笼。按照时间来看,这个月内就会发生了,也许就是最近几天。”

这是大华的战略事业部,根据苏城拟定的条件,推断出来的。如果12月末苏联解体,事实也是如此,那作为主体的俄罗斯,至少要提前一个月接管财政金融权,否则的话,俄罗斯作为一个国家主体,是无法运作下去的。就像是苏联作为一个国家主题,如果被剥夺了财政金融权,也是无法运作下去的一样。

听到此处,鲁司长按捺不住,道:“今天就到这里吧,苏董,你讲到的问题发人深思,请给我们一个考虑的时间。”

现在谁都知道了,苏城不是真的要给年轻人做报告,他是通过报告的形式,直达天听。而且,提前经过计委的过滤,这份报告的含金量也大大的提高了。

同是87年的何涛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心想:苏城的意见,如果被领导看重,这他以后在国际局势中的发言权,可就大不一样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