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增产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增产

作者:志鸟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5-08 22:40:09 来源:69书吧

王永庆到大陆,肯定是去京城了。他谈判的对象都是国家领导,和苏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苏城影响不到大佬,只能在王胜身上下功夫,问:“台塑的目标改变了吗?”

这句话问的没头没尾,但知情人都明白。台塑以前的目标是要大陆提供好政策,保证低成本,不求快速投产,顺便促使台湾政府通过六轻的提案。

这样的目标,要想得到国内的认同确实不易。台塑其实是借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的封锁,伺机赚取平时难得的好处。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陆未尝没有利用台塑的意思。值此封锁期间,有70亿美元的投资意向,也能说明企业主对大陆的信任。

双方空对空,除了引起嘴炮之外,全是政治上的东西。苏城委实是无心搭理。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海沧计划施行下来还是很好的, 70万吨的乙烯和1000万的炼油厂,对国内的石化产业是一次不小的冲击,于公于私皆不错。

但是,基地拖延的太晚就没意思了。1990年的70亿美元很稀罕,1995也许还是稀罕的,但2000年就只是一般了。到时候,有钱有势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估计都不会让台塑主导这样大的一个项目,他们自会去建石化基地了。然而,这么大的项目,以台塑的慢性子,浪费四五年时间真不稀奇。还有各种来自台湾的下游工厂,受制于台湾政局的变化。肯定也是慢吞吞的。

历史上,台塑在两年后放弃海沧计划,专攻六轻,到了1999年才开始建设,而六轻计划提出的时间是1973年,相隔26年。

一个工厂,用20年的时间盖钢印。做筹备,这份坚韧和雄心,即使是苏城也唯有叹服。叹服过去。则要担忧,用经验的说法,王永庆能等20年的六轻。又如何等不了20年的海沧计划?

如果不是他年岁大了,台塑说不定真能登陆大陆,那时候也许不是70万吨乙烯,而是140万吨了吧。

苏城建立在“先知”基础上的目标简单明确,然而,王胜和王克岭是很难理解的。

王胜踌躇片刻,答道:“具体情况我不知道,想来只是例行的会面吧。”

能与国家领导人例行会面的人真是不多,苏城感慨中又有些失望,道:“这么说。目标还是没有变化吗?”

“如此重大的投资,怎能不慎重考虑。”王克岭站了出来,正容道:“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风险。”

“你赞同慢慢来?”苏城并不奇怪王克岭的态度,只是很平常的问。

王克岭“哼”了一声,道:“市场经济有自己的规律。双方谈判,当然要慢慢来了。”

苏城苦笑一声,道:“就怕你们慢慢来,最后徒费时间。”

“什么意思?”

“中国经济发展快的很,你们现在投资70亿,中央很高兴。但你们不满足,还想要更好的待遇。再过几年,你们投资70亿,估计就只是高兴了,那时候,要保住现在的待遇也不容易。再过几年,70亿美元也许只能在省一级得到这样的接待了。”苏城说的全是大实话,却让周围的人迷惑不解。

王克岭就嘿嘿笑了两声:“吹牛吧。那是70亿美元,大陆一年的投资才多少?”

“经济是发展的。”

王克岭表示不相信。

苏城无可奈何。中国经济增涨每年保持8%以上这种事情尚未开始呢。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相信,中国能够连续20年的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涨。中国人自己都不信。

西方国家最喜欢用来与中国类比的国家是印度,后者的gdp年增长是4%左右,起步基础还比中国好。所以,当中国发布8%或者9%的gdp增涨的时候,质疑声不断。然而,经过10年和20的发展,中国和印度的差距已经拉开了,但就像是苏城所说的,到了2010年,中国中央政府又岂会因为70亿美元的投资而折腰?

1992年以前的中国,是台塑大笔投资的最后机会。他们如果拿稳了,不仅能够赚到大笔的利润和政治声望,还能扩展自己的产销网络到大陆。同时,中国也可以借助台塑,发展自己的石化产业。

但是,过了这个节点,好事就不再了。

看着王克岭的表情,苏城有些好笑又小气,转念一想,自己在这里瞎担心,给一个毛头小子说什么啊,甩甩手告辞。

王胜将他们送了出去,回来后,王克岭也抱怨:“ 这么个冒头小子,有什么好说的,你还送出门了。”

王胜本不想说话的,看他的态度,转念一想道:“克岭,你记得集团建荣达工厂的目的吗?”

“说明我们是真心谈判。”王克岭吐了一口气,道:“这么一来,我们在岛内的压力就更大了,要我说,是不建这个工厂的。”

“建荣达工厂,让我们在岛内的压力大了,但是能减小我们在大陆的压力,促使协议尽快签订。你知道,我们在大陆的压力为什么增大了吗?”

“大华石化。”王克岭做了工厂的负责人,怎可能不了解内情。

不用王胜再说,王克岭就深思了起来,一会儿,说道:“这么说,苏城这个毛头小子,是压我们加速的人?”

“没错,就是通过甲醇罐子,12万吨的扩到20万吨,而且要扩到50万吨。咱们要是不管不问,真说不好海沧基地会不会被他占去了。”王胜不是随便说说的。像是台湾六轻计划,算到1990年,也有17年了,还没有动工。大华若是以每年12万吨的速度增产,10年以后就有120万吨。在东南亚范围,这是能够支撑上百家小厂的产量了,占据海沧计划的拨地,也不是不可能。

王克岭却不相信,道:“他怕是没这个本事。”

王胜苦笑。本事这个东西,又是怎么说的呢。

两人相对无言。过了会儿,王克岭略带后悔的道:“要不是甲醇涨价,大华石化的资金估计要出问题。再早半年,或者晚一年就好了,正好让他们赚到一个包销合同,稳固了后方。”

包销合同是王胜去谈的,而且得到了董事会的同意,这下子被拿出来,王胜又羞又怒道:“大华名下是有油田的,哪里会现金枯竭。”

“他们不是还有一个花钱的大华燃气公司?再说了,联合国都通过了制裁伊拉克的决议,开战以后,阿联酋的油能不用运出来还是两说。伊拉克进攻科威特的时候,公告里是带着阿联酋的。”王克岭确实是去国外读书回来的,不是泡吧泡满回来的,对于关系的问题,了解的相当多。

王胜虽是王系旁支,不耐讥讽,直接道:“大华租到了阿联酋的输油管道,原油转往沙特运输。”

“哦?有点本事啊。”王克岭捻着下巴,这招明显是父辈那里学来的,他的年纪太嫩,有点不伦不类。

王胜无语的退出办公室,让王克岭一个人玩去了。 第 285 章 团宣布同时再次投资4000万美元,安装8万吨甲醇设备,将产量提升到30万吨每年。

王胜并不奇怪苏城有这样的动作,只是快速的浏览下去。

“你看到了。”不知何时,王克岭站到了他身后。

王胜点头道:“就知道苏城不省心,看样子是昨天放出的消息。”

“只是宣布投资,既没有设备也没有投产,不知道怎么有这么多人捧他的臭脚。”

王胜有些奇怪的抬起头。心想:咱不是也只宣布一个投资的消息,就有无数人接见吗?

王克岭一无所觉,发泄了两句,低头道:“董事长让我邀请苏城去北*京。”

“董事长?”

“大概是要谈一谈吧。”

“30万吨甲醇,确实不少了。偏生他选的是气头甲醇,设备单价高,他又有包销来的天然气。价格便宜,数量又多。”

“让他沾到了便宜了,战争一起,天然气的价格就涨了。”

“还好涨的不多。”王胜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王克岭坐了下来,道:“也好,爷爷要是出面的话,不管哪种交易方法,都能把事情捋顺了,免得我们在这里不好下手。王总,你去邀请苏城吧,你们两个的关系好像不错。”

“我们和大华的400万吨的原油合同,也是我谈的。”王胜提点的说了一句。石化行业对原油的渴求几近无限,能够签下长期的原油合同都算是立功。而且,台塑借给苏城的钱也付息返回,从结果上看,王胜谈的合同无可挑剔。

王克岭见王胜的表情认真起来了,想到两人还要一起工作,臭脸转眼消失,换上了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