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能做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能做

作者:志鸟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5-08 22:40:09 来源:69书吧

挪威海德鲁公司,意料之中的要求增加维修经费到500万美元。 以他们的成本来说,大概只有这个价钱才是有利可图的。

沙特人自然而然的拒绝了:“我们的预算只有300万元,不能增加。”

挪威人也很干脆的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只能退出了。请你们注意到,贵方的要求很多,‘海钻六号’的状况也很差,平台结构受损是很严重的问题,侵蚀也是如此……如果你们还需要我们的服务的话,可以和我们再联络。”

海德鲁公司还真的就此离开了。

纳斯尔见怪不怪。他轻轻的拉了一下镶金边的披风,没有说话,只是脸上看起来有些焦躁。这也就是八十年代末的沙特人,才会这样焦躁,当他们每年卖出5000亿美元的石油的时候,再没有哪个沙特人真的会因为工作而焦躁了。

苏城目送挪威人离开,轻轻转身,问道:“贝尔托斯先生,哈利伯顿准备继续竞标吗?如果这个算是竞标的话。”

贝尔斯托用手搓了两下红彤彤的大鼻子,没有回答苏城的话,而是低头与工程师商量起来。

可以想见,如果他们能用300万美元拿下这个维修项目,大华实业的竞争力会很小。双方的名气就像是奥迪和奥拓一样,在能够买得起任何东西的沙特阿拉伯,名牌是相当重要的。

贝尔斯托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能赚1块钱。他就签下这个单子。

但是,工程师很快抬起头来,说道:“我们做不了这个……”

“成本多少?”

工程师的表情严肃而尴尬,说道:“不是成本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也许无法维修‘海钻六号’。”

“怎么可能!”这是贝尔斯托无法接受的,他瞪大眼睛问:“我们怎么可能无法维修海钻六号,而中国公司可以?”

“大华实业是中国最强的石油装备公司了,如果您注意到的话,也许会发现,就在前不久,哈利伯顿帮助他们收购了两家欧洲船业公司,都具有海上钻井平台的技术积累。除此之外。我们哈利伯顿的海上部门,现在正在和大华实业合作。”工程师一口气说完,又继续道:“现在,如果我们承接这份工程。也必须寻找一个新的工程公司,或者使用哈利伯顿和大华实业的合资公司。”

“哈利伯顿自己,没有能力完成?”

“是的,挪威人说了,结构性的损伤很难解决的。也许要重建。”

“公司究竟在做些什么?把生意送给中国人?”

“他们也许是考虑产业转移吧。”

“转移一个朝阳行业?”

“海上石油装备仍然属于造船业,我们对这种产业,不是一向敬而远之吗?”

贝尔斯托一擤鼻子,说道:“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中东看到中国人的原因。一群目光短浅的家伙!”

工程师耸耸肩。以示无能为力。

贝尔斯托抬起头来,不仅是哈利伯顿的人员在听他们说话。不远处。苏城和纳斯尔他们也都看了过来。

这将贝尔斯托逼到了墙角,揉着鼻头说不出话来。

最终。还是纳斯尔等不及了,问道:“哈利伯顿的意见是什么?”

贝尔斯托这才不清不楚的道:“我们对平台的维护,有不同的意见。”

纳斯尔信以为真,高兴的问:“哪方面的意见?我们会尽量回答。”

“我们要全面分析这个检测报告,也许再请一家公司,第三方公司进行检测。”

纳斯尔疑惑的道:“现在负责检测的就已经是第三方检测公司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无法以300万美元,接手此订单。”贝尔斯托哼哼唧唧了半天,内容却与挪威人差不多。

纳斯尔大失所望,重新看向苏城。

这个时候,他突然想道:“贝尔斯托先生,假如,我是说假如给予你们更多的配件选择权,不用从原厂商购买原有级别的配件,而用一些其他配件,例如中国产的配件替代,你们是否愿意接受?”

海上钻井平台的钢结构只是材料和工艺的问题,诸如泥浆泵、柴油机、吊机一类的东西,就分别采购自其他国家的某些公司,不可能全部来自于海上钻井平台的制造方。这也是配件成本最高的地方,苏城希望用这种方式降低成本,同时介绍中国产的配件,纳斯尔等于间接性的透露了大华实业的底线。

然而,贝尔斯托尽管很想接受,终究还是明智的选择了拒绝。

他们既然不能维修“海钻六号”,那问题就不在泥浆泵的来源,而在于整体。

说了退出的话,贝尔斯托很勉强的向苏城笑了一下,头也不回的走了。

詹森倒是向苏城打了个招呼,却也没有久呆。

没多长时间,剩下的又是大华实业了。

苏城向纳斯尔摊开手,笑笑道:“看来还是只能我们谈了。”

沙特人沉闷的点头。他们也不是第一次碰壁了,“海钻六号”的状况和他们的维修政策根本相冲,偏偏他们还要谈下这笔单子。对于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大佬们来说,300万美元根本不入其法眼,也就缺乏修改的余地。

和身边几个人小声商议后,纳斯尔提出道:“所有配件都要经过我们的检验,维修要在半年以内完成,否则的话……”

“我们要求低违约金。”苏城阻止纳斯尔继续说下去,并道:“既然钻井平台不能拖拽回国,我们要免费的船坞租金,以及必要的设备……你知道,这种做法,其实增加了我们的成本。而海运成本,原本不应该包括在维修经费里的。”

纳斯尔大方的点头,正如他平常所做的那样。

签订合同当日,就有上百名中国工人,被从中远船务和大华事业派遣而来。

同时,原本准备操作第二台“华106”号钻井平台的工人,也被提前派遣到了沙特。

原本应该由100人左右进行维修的项目,一下子塞进三四百人来,立刻加快了速度,仅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平台上的设备就被拆的七零八落,并以废旧钢铁的名义,全部运回中国。

以沙特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东西确实算得上废铜烂铁的标准,作为一个满足于世界分工的国家企业,他们对装备中蕴含的技术也毫不关心……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