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家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家

作者:志鸟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5-08 22:40:09 来源:69书吧

69书吧 www.69shu.cc,最快更新

能源部的位胃很尴尬。它以部委的名义,同时管着石油、核能、煤炭和电力四个部门。其中除了电力之外,其他三种能源都是裁撤下来的原部委。

仅仅一年的时间,石油部、煤炭部和核工业部的影响力并未消退,各种关系尤在,这种情况下,能源部只好提出“管政策,不管人、财、物。”

结果变成,能源部只能管电力,不管油、煤、核。

这一次,郭部长站出来协调行动,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他心里未尝没有将海外油田管起来的念头。

因此,他威胁苏城的政策,是确实有可能施行的。作为能源部手下的激动资源,浪费一点运费又算的了什么。

对中石油、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家中石化和中海油来说,瑟坦油田反正不是他们的,随着郭部长折腾,要是能折腾点东西出来,利益均沾即可。

偏偏郭部长什么都没争取到,苏城的态度又臭又硬,让他无处下脚。

这种情况下,中石化的肖副总也就不管郭部长了,准备自己跳出来,联系苏城。就像他说的,中东油田的油质好,不用可惜。

用另外的话来说,用四万吨的中东油,在生产环节能节省下几千万人民币,多是不多,积累起来也不少了。

中海油和中石油的领导也能听出肖副总的意思,全都当作没听见。他们旗下的炼化工厂不多,而且自己就是生产原油的,真的平价购买原油,肯定是不愿意的。

肖副总见无人反对,很满意的嘿嘿笑了两声,自去联络大华实业去了。

等他走了,中石油和中海油的人悄悄回去,也分别联络大华实业,他们看重的不是石油,还是勘探和开采方面的工程。

对〖中〗国企业来说,能够前往中东就是非常好的机会了,苏城已经将利润赌了出去,他们就想赚些稳当的钱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家和机会。

对此,苏城完全不会反对,而且积极同意。

〖中〗国的石油行业是个非常特别的行业,它从建立之初,就是纯粹的官营性质。早期还是由军队管理起来的。

由于利润较高,石油系统的独立性非常强,勘探、钻采的环节自不必说,甚至石化行业也渗透的极深。最厉害的时候,石油管道上的螺丝钉都是特制的,只能由石油部下属的厂子生产,机械部和化工部下属的工厂休想染指。

因此,在〖中〗国少量招募一些石油工人,还能从市县小厂里寻觅,真的大规模雇佣,少不得碰在石油部的绝户网上。直到的年代,石油学校的毕业生都是包分配的,中石油要是不愿组团打工,苏城就只能去找胜利油田帮忙了。

好在郭部长这样“执着”使坏的人不多,发现苏城是只难啃的刺猬后,中石油和中海油都派出了自己的联络员,一方面了解大华实业的态度,一方面了解阿联酋的环境。

苏城暗自松了一口气。被四个部级机构盯着是压力很大的事情,好在大家都忙,互相盯一辈子的事情,是不好做出来的。 2月5日。

苏城悄悄的离开北京,与五郎、四郎和四姐徐凤汇合,回老家荆山过年。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苏城都小心的不去触碰以前的记忆。但是,融入时代的时间越久,他触碰到记忆的机会就越多。

一年多的时间,也足够让他沉静心情,重新了面对全新的自我了。

回家过年,对五郎、四郎和四姐来说,是一个衣锦还乡的好日子。对苏城来说,则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他要直面苏城的快乐,苏城的痛苦,苏城的幸福和苏城的人生。

坐在颠簸的吉普车上,苏城不由想起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他曾经试图寻访,但在这个世界,他们却像是从未出现过似的。

“还有多远?”苏城仿佛从梦中惊醒似的,看向周围陌生又熟悉的杨树和枣树。

“总的半天时间吧,五郎送来的钱,用来修了大机耕道,要不还难走。”四郎才离开家乡没多久,如今再回来,反而感觉新奇。

相比之下,五郎离开了一年之久,却开始变的怀念了,道:“往荆山的路,以前都是马帮的路,后来修了机耕道,也就只能过拖拉机和牛车。我带过去的钱不少,本想请人修了祠堂,再在村里弄个小学,后来是叔公劝我,全村老少爷们出力,建一个大机耕道,能过车的,娃娃们去镇里读书。那里的老师多,还能上中学。”

恍惚间,记忆也跃入了苏城的脑袋。 数百年前,荆山曾经繁华过,那个时候,走西口的荆山人建了不少大宅,走开了不少的马帮路。

到了现代,荆山的路已陈旧不堪。

苏城还记得那条机耕道,上初中的时候,他每个月回家一趟,拿母亲蒸好的杂粮馒头,再带些咸菜,就能在学校吃一个月。

后来,上了大学,却不能每年回家了。车费很贵,寒暑假的时间也要用心学习……

细想起来,与母亲见面的时间,似乎是越来越少的。

〖中〗国人,一代一代,都是这样过来的。年幼的时候读书,期望事业有成,要到自己做了父亲之后,才会真正的回归家庭,孝顺父母,抚养孩子……

苏城想着想着,眼前不禁模糊。

“我们在村里建学校。”苏城突然开口。他怕自己再不说话,会继续感伤下去。

五郎一愣,转瞬道:“好,我也把工资捐出来……”

四姐徐凤咯咯的笑了,道:“五郎工资高,要多捐点,我留一半钱买衣服,剩下的捐出来。”

荆山人多好爽,但四郎是个例外,他看看五郎和徐凤,又看看苏城,小声说:“我捐三分之一成不成?”

苏城哈哈大笑,道:“不用你们捐,我来出。你们的钱,拿回家去,多买些好东西,另外,给没有出来的各家老人孩子,送些红包。这个我的是我的,你们的是你们的。”

“我们知道怎么做。”徐凤突然有点感慨,道:“就我们3个出来了,其他人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出来。”

“只要愿意,大家都可以出去。但我觉得,荆山永远是家乡,也要记得建好荆山。”

苏城想起后世的留守儿童,心想:我不能将荆山做成只有孩子和老人的城市。

想到这里,他轻声道:“我们建一个小学,建一个中学,然后再给村子弄一些企业。以后,可以让附近村子的人来荆山读书,工作。村子里的人在村里就能赚到钱。”

“大家总是想出去的,到大城市……” 四姐想起自己,小声道:“总觉得大城市的衣服更漂亮,街道更干净,穿着这个衣服在机耕道上,怪怪的。”

苏城轻笑,道:“想出去的还是可以出去的,但我想,只要我们把村子建好,总有人愿意留在本地的。”

“那也是,那我们再修一条路?接到往省城的路上。”

“行。”苏城豪爽的道:“衣锦还乡,就要修桥铺路,兴学办业。”

将近傍晚时分,吉普才开到了荆山村。

这是一个大村,有徐刘王三姓近300余户人,其中徐姓是大姓,有200户左右,且与刘王二姓常有通婚。

除了三姓之外,另有七八个小姓的居民,都是马帮曾经留下的子嗣。

村中曾经有过兵灾,祖上留下的大房子,毁的七七八八,再加上〖运〗动年比的各种冲突,徐家的家祠亦未保住。

不过,经过去年的整饬,现在的荆山村少了一些破旧,多了一些田园的味道。

村长正是苏城的姥爷徐宝明,看起来身体很好,拿着手电,脊背笔直的站着。

五郎、四郎和徐凤赶紧跳下了吉普车,苏城迟疑了一下,也跳了下来。

“姥爷。”

“叔公。”

“爷爷。”

四个人参差不齐的各叫各的。

徐宝明笑呵呵的——应了,转头抽出一根柳枝子,道:“都转过来。”

苏城依言转过去,就听“啪”的一声,屁股上火辣辣的疼。

五郎、四郎和徐凤也不例外,一个个憋着脸,险些没叫出来。

徐宝明一边抽柳条,一边用方言唱:“柳过境,无灾无病呦。”

打完了,四个人才被允许经过牌坊,进入到村中。

各家的大人,早就在那里等着呢。十几个孩子,也好奇的打量着他们身上的衣服,以及远处的汽车。

和别的村子不同,荆山村的家教甚严,早年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之后是出于少惹事招祸的考虑。当然,村长手上的柳树枝条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全村的孩子他尽可打得,据说上广代的村长,也就是苏城的太姥爷活了的多岁,全村老少都是他一手打大的,威严非常。

苏城从左到右的看向人群,一个人一个人的扫过去。终于在第二排,才见到自己的母亲。 她看起来并不显老,头发微微的卷到头顶上去,看起来很休闲的模样。

由于距离的关系,只看到她微微的笑容,却看不到具体的模样。

苏城心里突然一软,慢慢的走了过去。

“回来了。”徐丽雅满溢着笑容,轻轻的拍拍苏城的肩膀,像是其他母亲一样,笑道:“回家吃饭,我做了肉。”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