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参观团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参观团

作者:志鸟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5-08 22:40:09 来源:69书吧

临6月,80多名毕业生陆续与大华实验室签约,他们差不多全都选了私企编制,300元的工资与70元的工资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八十年末到90年代初,也是白领最逍遥的时候,拿着最少四五倍于普通公务员的工资,又多身在沿海的大城市中,着实不将区区编制考虑在内。其实,到了后世亦如此,只是被小白领们搅浑了市场。

同时签约的还有三次采油委托研发合同,将大华实验室与三次采油所的职责与利益注明在书面文件中。说明大华实验室拥有全部的专利,而三次采油所能够免费使用这些专利。

做完了这些,林永贵等人又在苏城的带领下,从第一百一十六章 参观团头到尾的参观三次采油所。

随同的除了研究院的领导,还有分管技术的朱副书记。

他们都迫切的感觉到三次采油的重要性,自然想看看苏城掌管三次采油所之后的成绩如何。

走进三次采油所大院内,就见里面又起了一幢二层小楼,外墙漆成了蓝白色,自下而上渐变,异常漂亮。

苏城介绍道:“这是我们大华实验室捐助三次采油所的大华楼,等到明年,还会有更大的楼建成。”

三次采油所后面是一片旧果园,有不长苹果的苹果树和不长橘子的梨树……如今只留下道旁的一排,剩余的全部挖出来,正在平地起楼。

林永贵饶有兴趣的看了苏城一眼,还是先走进采油所的二层小楼。

每一间物资,都是两两成组的研究员在工作,从墙壁上,就能看到进度表。

朱副书记好奇的翻看,就见里面写着“1988年2月3日,完成轴向测试……并申请专利。”

整整一页,全是轴向测试的参与人与器械的详尽记录,但没有具体的测试内容。

朱副书记好奇的问道:“这个第一百一十六章 参观团申请专利,是怎么回事?”

“三次采油是一系列的专利,不是说最后完成了才去申请专利,那样的话,别的国家早就领先一步了。所以我们是一边完成工作,一边申请专利。”

“申请给大华了?”朱副书记状似不在意的问。

“大华实验室。”大华实验室是又一个独立实体,只有苏城一个法人,300万的注册资金。作为一家纯研究公司,投资和产出都将独立结算,例如大华实业和济南动力机厂要使用专利,也将进行议价和付款的流程,毕竟,大华实业中还有49%的油田股份,现在可以做做样子,以后有了职业经理人,自然是各走各的路子。

朱副书记轻轻的“哦”了一声,问:“那么,三次采油所的职工创造,是怎么体现的?”

苏城看看林永贵,见他笑眯眯的,就知道朱副书记是油田反对者的代表了。

于是,苏城抬抬眼皮,道:“为了做这个轴向测试,我们一共购买使用了价值160万元的设备,支付了7000元的加班费,还有10万元左右的材料费。申请一个专利,要1000美金,为了把这个轴向测试的附属专利全部申请出来,我们用了7万美元。如果油田愿意掏钱,并且支付这段时间的利息,我可以转让给油田。朱副书记,你怎么看。”

“怎么会有这么多!”

“孙立宪,把实验记录拿出来。”

苏城喊了一句,孙立宪立即从桌子下面,抱出一个方便面箱子,里面全是装订成册的实验记录。

几名毕业生将实验记录在桌面上摊开,自有人挤在那里观看。

只见一项项仪器购买的记录,以及使用方式和记录,还有加班时间和加班费的支付,都罗列其上。

苏城耸耸肩,道:“如果正常8小时上班,自然省去了加班费,不过,这项技术估计要明年才出来,到时候,咱也不用申请什么专利了,人家小日本早就申请了。”

他面向林永贵,拱拱手笑道:“林书记魄力非凡,我们这次领先小日本完成了实验,已经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朱副书记脸色红了,随便看了一项,道:“你们新购入的工具显微镜在哪里?”

“哦,这里。” 苏城带着大家到相邻的房间,道:“这里一排放着四种显微镜,全都是国际上的尖端产品,这个就是我们新购进的工具显微镜。”

工具显微镜除了显微镜的外观之外,还有一个箱子大的外操作面板在旁边列着,以80年代的眼光来看,还是相当高科技的外型。除了苏城这种以前用过的人之外,其他人是有钱也想不起来买的。

苏城站在显微镜边上,介绍道:“工具显微镜主要是用来计量的,与一般显微镜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在工作台上的运行精度非常高,配有几种特殊的目镜,可以进行平面,或者三维数据的测量,后一种尤其厉害。”

林永贵兴致勃勃的使用了一下这个显微镜,笑道:“这个器械,和我在上*海的医院里见到的仪器很像,要多少钱?”

“20万。”苏城微微笑着。

“20万元人民币?”

“是。它的镜头比较贵,有几种是从国外买回来的,但是用途非常广泛,除了普通的长度角度测量以外,还能做轮廓测量和极坐标测量,能够检查各种孔径、螺纹和齿轮的形状,我们正在试制三次采油设备,这方面的需求很高。”

林永贵转过头来,似笑非笑的问朱副书记道:“这笔钱,我们油田能不能出?”

朱副书记是管技术的,手上能批1000块就了不得了,林永贵自己不说批钱,转而问他,自然是挤兑的意思。

迟疑了片刻,朱副书记无奈道:“我们的预算年前已经批了,没有这笔经费。”

“这样看来,将专利让出来,对我们并没有损害吧。”

“自然是没有的。”朱副书记的话也流畅了起来。

林永贵含笑,转身问苏城道:“你们这次三次采油技术的投资额,总计有多少?”

“1200万元,现在样机快出来了。”

“1200万?”连有所预料的林永贵都小吃一惊,问:“我们给三次采油所拨了多少钱?”

下面很快有人回答:“一年17万。”

“好几十倍的投入呀。老朱,我们油田和民间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既加快了油田的技术革新的速度,又减少了油田投资,在成本方面,也几乎没有增加,这样的方式,我们应该推广才对……你怎么看?”

“林书记说的对,这种新模式,对于提高油田的竞争力很重要。”朱副书记的回答非常官方。

两人的话,马上被随行工作人员给记录了下来,等回去之后,这些话经过一定的修饰和删改,就会变成文件下发出去。

朱副书记是管技术的,自然是希望技术留在自己手里,不过他也清楚,油田没有这么大一笔钱。他暗叹一声,道:“苏厂长还真是下得了成本,1200万,连油田都拿不出来!”

“这次实验用后,仪器终究是要用到的,当然,一些实验材料是无法收回了,这个,只能在卖给其他油田聚合物驱设备的时候,想办法回本了。”苏城笑笑,道:“我们和胜利油田定了协议,这次三次采油技术的成果,向胜利油田免费提供。这样的话,1200万的投资,就得从别的地方找回来。”

“大华的设备,准备怎么卖?”

“我们的设备成本估计在6万到8万之间,卖50万吧。”苏城早就做了计划。

6到7倍的利润,让两位书记都瞪大了牛眼,朱副书记突然觉得舒服了一些。

想到自己能用不到10万元的价格,就买到其他油田要花50万才能买到的设备,他笑笑道:“大庆那边的矮驼子可不好糊弄,50万,他们肯买吗?”

“他们买100台设备回去,也就是5000万,我估计一年能多产出100万吨的原油,这最少是1亿的利润吧,以后每年还能有这么多……怎么算都合适。”苏城停了一下,用开玩笑的语气道:“他们要是想自己开发,我估计着3年能成功吧,到时候,咱们第二代的设备都研究出来了。”

“被你这么一说,还真有造不如买的感觉……”

“肉烂在锅里。”苏城保持笑容,道:“我猜,如果不买咱的设备,他们最终也会买外国人的。”

如果不是苏城的话,胜利油田最终也会买外国人的。这个计划,其实已经做了出来。

国内**十年代的科研能力是非常弱的,尤其是自主研究的能力,几乎没有——因为缺乏资金和投入。一毛钱都不拨的情况下,科研所可种不出研究成果来。

事实上,如果计算某种科学研究的成本的话,国内的成本比国外还高,这就像是六七十年代的国内工厂生产成本一样。虽然科研人员的工资很低,但材料和设备的投入是相同的。如果因为水平和经验的关系,国内的项目组多做了两组实验,多浪费了两份材料,那成本一下子就蹿上去了。

朱书记对此心知肚明,适才的一丝不爽,立刻烟消云散,反而建议道:“你们的试验机什么时候能做出来,我们可以邀请别的油田的领导和技术骨干,来咱们油田参观嘛,顺便帮你们做一下推销。”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