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科幻 > 黜龙 > 第十一章 侠客行(11)

黜龙 第十一章 侠客行(11)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9-16 00:26:59 来源:爱上中文网

密集的马蹄声给逃亡者们带来了一阵慌乱,因为他们也会结合着刚刚与郭敬恪的相遇,猜想到这一波很可能是程大郎的骑兵,而程大郎的甲骑们这两日给这支清河来的匪军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心理压力。

这跟面对着昔日的同僚马贩子,根本不是一回事。

于是乎,即便是张金秤的亲兵甲士们,也开始有人摸黑逃窜了……这时候真的很容易逃,加入到擦身而过的那一股逃兵就是了。

“大头领。”

火星与灰烬之中,亲兵首领口干舌燥,但还是看向了自家大首领。“现在会骑马了吗?”

半张脸乌漆嘛黑的张金秤尴尬点了点头……身体记忆加一段时间的适应,让他已经可以自己操作马匹了。

“可现在不要骑马了。”亲兵首领认真来言。“下马吧,跟着身后刚刚擦过去的那股逃兵走,只要能回到高唐,大不了重新再来一遭……咱们败的太糊涂了。”

张金秤意识到了什么,实际上,从之前那一觉睡醒之后,他就有一种渐渐清醒的感觉。

这种清醒,倒不是说这位清河贼军大首领此时渐渐摆脱了对此战的错误估计,渐渐有了对战场的正确判断力……一直到现在他都还坚信此战是曹善成的手笔……那是另一种更深层次的清醒。他渐渐意识到,自己之前不该坐那种奇怪的车子,不该贪图地盘和人手把军队拉扯到四五万人的地步,更不该随随便便就杀人。

坐那种车子,弄得自己最引以为傲的马上功夫全都忘掉;

贪图地盘和人手,肆意扩充军队,使得自己完全丧失了对军队的真实掌控力,打起仗来胜不知道怎么胜,败也不知道怎么败;

而肆意大开杀戒,更是很多老兄弟,很多真豪杰对自己离心离德的缘故所在。

这就好像忽然间一梦方醒,回到了造反之前的状态,再来看之后的表现一般,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

不过,好像醒悟的有点晚了,可又好像不是太晚。

“大首领,赶紧吧!”亲兵首领直接下马把对方扶了下去。“官军人不多,不然也不会放火了,所以肯定抓不完俘虏,咱们的核心甲士又都是你老家清河人,只要逃了,肯定会回清河的,而大头领只要回到高唐,把住城池和之前收拢的军械财货,肯定还能再收拢个两三千甲士,这不比两个月前的局势强吗?”

张金秤被对方用真气使力搀扶着下了马,在发烫的田地上点点头,便要按照对方的安排逃走。

然而,他临走之前,却又忍不住回头去看,言辞恳切:“贾三,你虽是北地人,可等回了高唐,我一定任你做二头领!”

那姓贾的亲兵头子也不客气,只是点点头,就翻身上了对方的马,然后号令中军整队,主动往马蹄声那边迎了过去。

头上有两个月亮,周围有数不清的火光,片刻后,两支其实都有些仓皇的兵马一打照面,便意识到对方是什么存在了。

来的的确是程大郎和他的骑兵,而程大郎是大河下游登州、济州、渤海一带出名很早的大豪,公认的有修为、有手段、有眼光;而迎上的则是张金秤收拢的北荒豪杰贾越,此人自北荒流浪过来,于河北闯荡,不过两三年,又因为与本地人没有利害纠葛,反而轻易将一身本事在张金秤那里换来了个心腹位置。

坦诚说,这个时候,程大郎心里是犯怵的。

因为为了作战成功,确保中路步兵的推进,也是为了表忠心,他把甲骑全都给了张三爷,这就导致他身后只有几百轻骑,一路上掉队也不知掉了多少,而偏偏对面是赫赫有名的北荒贾老三带着两三倍于己的甲士迎面过来。

看来,必须要拿出真功夫重拳出击了。

“贾越!”

程大郎跃马而出,挥舞长槊,断江真气顺着长槊涨了足足半丈长,煞是惊人。“早闻得你姓名,知道你是个有手段的北荒豪杰,如何与一个屠城的贼厮做小?我念咱们两年前一番际遇,许你单挑,若你能撑我二十个回合,便准你带人离去又何妨?”

那贾越停了一下,露出满脸无奈与疲态,然后居然直接翻身下马,就在马下弃了兵刃,半跪着昂首行礼:“程大郎,我知道你修为,也晓得技不如人,更晓得这一战是你们大获全胜,所以愿意降服,但你须保证我手下这些甲士的安危。”

程大郎怔了一下,旋即大喜过望,便要下马去搀扶对方,但刚要下马,却想起一事,反而迟疑:“贾三郎,屠清泉的事情,你有参与吗?”

“没有!我是北荒人,没有利害关碍,一开始便在张金秤身边做军法勾当,只替他杀违他军令的首领!”贾越几乎算是脱口而出,但刚一说完,他就怔了一下,然后立即反问。“你们真是什么黜龙帮的人,在为义军清理门户?”

程大郎嘿嘿一笑,既然承认也不否认,而是上前先行将对方扶起来:“既如此,今日后咱们便是至亲兄弟了,且随我走,我带你去见见你们北地的真豪杰……不过,这些甲士若有屠城的,只怕你那位同乡要有手段……如何,可跟我一起走?”

“我当日就知道,张金秤要坏在清泉的事情上面!”那贾越先是发愣,旋即摇头。“不过我已经仁至义尽,事到如今,为何不降?”

程大郎愈发大喜。

且说,这位东境大豪连日亲自侦察,如何不晓得,张金秤的那些人,外围不说,核心部队其实是两三千装备齐全的甲士,平素分成三支来用,其中不是清河子弟就是有军事经验的逃兵,外加河北道上有修为的豪杰而已。考虑到张行的政治许诺,以及那位李水君的姿态,再加上此战的经历还有日后的形势,便是让他程大郎来执掌蒲台,其实能保留的部队也不可能太多。

这种情况下,收编个几千核心部队,才是最重要和最理所当然的扩充实力途径。

事实上,程大郎收得这股部队,转过一圈,闻得张行也降了另一支清河王二所部甲士,心中更是抵定,这一战,再怎么纷乱,都已经是彻底大胜了。

唯独走了张金秤。

但这似乎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四万之众,一夜溃散,张金秤没入其中,到哪里去找?便是天明的时候,诸军开始大面积打扫战场、收捡俘虏时,有降服的甲士告知了相关事宜,也不好去说人家贾越当时是错的。

因为太符合封建主义价值观了!

简直属于经典的封建主义道德标兵好不好?

更不要说,这位贾三爷似乎跟张三爷还有点奇怪的关系。

“你不是张行义吗?”贾越终于没有忍住,朝着那位被一众将领簇拥着的年轻人开了口,对方虽然跟自己一样脸上全都是没来得及抹干净的黑灰,但朝阳初升之下,却还是能认得出来。“如何成了什么张三爷?”

“你认得我?”

张行自然记得自己在靖安台里看到的资料,倒是不慌……实际上,他依然坐在那里很从容的吃烤麦穗。

喷香。

“你不认得我吗?”贾越无语至极,但身为降人,他在一群人的注视之下根本不敢向前。“我们一起坐船从北地来的河北……你去投了军,我去闯荡江湖……二征东夷败了以后,我听人说上五军全军覆没,一个活的都没有,还以为你死了……如何成了什么张三爷?”

“二征东夷的时候遇到真龙,脑子被吓晕了,不记得许多事。”张行倒也堂皇。“至于为何自称张三,主要是生平不愿意居于这位李四郎之下而已……怎么都要压他一头,所以自称张三!”

说着,张行一边吮着麦穗,一边指了下座中少有没有黑脸,但此时也不禁黑脸的李定……后者很确定,对方见到自己之前似乎就是张三了,而且他素来知道这厮都是张口就来的。

但此时周围人听来,似乎都颇以为然,仿佛听到了什么秘辛一般,只怕往后这个说法反而要传开……都没法辟谣的那种。

“我是哪里人?”

张行解释完毕,继续好奇来问。“北地东部还是西部,七卫七镇哪一处出身?家中可还有什么人?”

其实,一直到刚刚,李定以下,众人虽然有些诧异,却也没有太多额外反应,因为贾越的言语跟张行的一贯自叙是对的上的——北地寒门甚至农家出身,来河北闯荡,二征东夷逃生,然后就是背尸西归,东都厮混,以至于今日。

唯一的问题在名字,但也不算回事,乡下人进城改个名字更属寻常。

那位修建通天塔的督公,不也是一发达就改名了吗?

但这么一问,就不免显得古怪起来……人真的会连这些都忘记吗?就算是受了伤,一时记不起来,这都两三年了,还记不起来?

唯独到了此时,这位张三爷眼瞅着算是拿好大名头兑换实力成功了,上下都也认了他的上位者身份,便是再古怪,也都只能藏在心里。

李定可能不必藏,但他对张行的想法多得是,倒也不差这一点。

这倒是苦了贾越了,此人闻言,更加小心翼翼起来:“你真不记得了?”

“我若记得。”张行蹙眉以对。“你还须在那里站着?”

贾越这才按下惊疑之态,却还是觉得有些古怪,只能低声来对:“你其实出身观海镇,父亲是河北人,母亲是观海本地人,但都早死,是你舅舅抚养你长大,他是荡魔七卫中铁山卫的一名中阶护法,所以你少年其实是在观海镇与铁山卫两边厮混的……咱们其实都是在铁山卫那里上的修行,然后从观海镇听涛城上寻的船……”

张行想了下北地七镇七卫的分布图,心中了然……只能说,不算出乎意料,也没什么隐藏信息,中阶护法在荡魔卫这种特殊制度下也不是什么高端人士,只是更方便去修行罢了。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北地荡魔七卫本身是黑帝爷时期的制度残留,演化至今,已经是一种集宗教、军事、政治、部落、帮会为一体的特殊体制了,如此出身,自然免不了让他往黑帝爷那边乱想。

“你舅舅唤作黄平,你还有个舅母与一个表妹,一个表弟……你舅舅之前还有口信过来,说若是再见到你,必然要将你打瘸!”贾越继续来言。“我只以为你死了,也不敢回信……”

张行点点头,不再理会,反而正色来问:“既如此,贾兄弟,你参与过清泉屠城吗?”

贾越想起之前程大郎的姿态,平白打了个激灵,连连摇头。

“那帮我将参与过的甲士分拣出来,我要军官五一抽杀,士卒十一抽杀,以正视听。”张行从容吩咐,却又扫视其他人。“你们可有不同意见?”

李定以下,俱皆无声。

“那好,牛、周、郭三位首领去帮忙。”张行点点头,面色不变。“杀完人再抽出来两百,连之前的投降骑兵一起给牛达统帅,带回濮阳,然后点查军械完毕,送三一之数去济阴。”

牛达大喜,郭敬恪释然,小周也恍然。

而张行说完,抹了一把嘴,却又扭头看向了肃立不语的程知理:“程大郎,你也别闲着,用起你本地的关系,现在就跟房县尉、程校尉一起,替李四爷把这件事情从官面上处置好!也要从江湖道上做好准备,给知世郎那些人做个明堂!”

程知理连连点头:“晓得,官面拿捏住正印的堂官,打点清楚,首级、缴获也给一些,死活咬定这事是我协助李水君麾下官军和渤海、登州、济州的郡卒击败来犯贼寇,道上则一定要打出黜龙帮的名号,说清楚了是张三爷来清理义军门户!”

“也要把你们这边的体统立下来。”张行丝毫不做避讳。“你答应我的事情做到了,那我答应你的事情也要做到……李四郎一走,此地你以黜龙帮大首领的身份领下蒲台军权,但这支兵马毕竟是李四郎一手建起来,所以房县尉与程校尉也要入伙,以头领身份做你副手也是必然的……你可有言语?”

“在下对二位只有感激!”程大郎毫不犹豫,直接指天而誓。“更愿意随张三爷入黜龙帮,剪除暴魏,安定天下!”

张行点点头,程大郎是个聪明人,政治承诺履行到位后,毋须多嘴,便也会自家补上各种东西,于是就只去看那个程名起,李定也从程大郎身上收回目光去瞥房彦释。

程名起反应最快,随即起身行礼:“张三爷和李四爷抬举,在下绝不会有所负的,自今日什么官民黑白都不管,只愿听两位的。”

程大郎笑了笑,没有吭声,张行满意颔首。

接着,房彦释也在与李定对视后选择了随之行礼:“房某既受李水君大恩,如何不从?”

程大郎再度笑了笑,还是一声不吭。

而张行也没有计较,也只是再度点点头,然后便站起身来,四下观望。

原来,此时朝阳初升,熏风不停,火势虽消,烟尘犹存,周围旷野中,黑黄青绿之色交汇,人马驴风声混杂相及,倒是应了眼下破败混乱的局势。

然而,张行心知肚明,此时不过是个开端,谁也不能阻止,往后数年,东境、河北、中原、江淮诸地,动乱只会越来越大,关陇、江东、荆襄、巴蜀也将渐渐松动,不能免祸。

那么从长远目光来看,昨夜之胜,蒲台这支兵马的顺利继承,不过是牛刀小试,万事开端。

“张金秤这厮怎么就跑了呢?”看了一会,张行忽然气急。“抓住了,碎尸万段,谁还敢小觑黜龙帮?!”

李定懒得理会,而程大郎以下,则人人讪讪,然后就去各自忙碌了。

暂不说豆子岗这里如何善后,只说张金秤逃出生天,却留了个心眼,当天明时,他发觉这股溃兵是往东光而去的时候,却是当机立断,主动选择了离队,往西南而去……很显然,他是准备按照贾越的提醒,迅速回到高唐的。

你还别说,沿途道上,纷纷乱乱,到处都是溃兵,根本无人理会他,而张金秤恢复清明后,也迅速夺了一匹马,只是快马加鞭,疾驰不断。

然后,果然在隔了两日后,就于这日下午抵达了自己的老巢高唐城。

之前数月,他就是以此为据点,跟自己老家鄃县县令曹善成相持的……甚至,之前去取蒲台粮草军械,也是准备玩一手大的,尝试补充后勤后,击败曹善成,拿下鄃县,进而进取清河北部的。

“开门!”

张金秤来到城下,见到城头安静,旗帜不变,终于释然,便直接叫门。“是我回来了!”

城上守将探出头来,惊疑不定:“大头领如何在这里?今日上午来了几个骑马的混厮,都只说前方大败,你已经死了……我只当胡说!”

当然是胡说,但也不是完全胡说!

张金秤本想发作,但经此一败,下定决心,反而沉稳,便咬住牙关以对:“败是败了,但我好好的,兵马也只是散了……速速开门!准备容纳败兵!”

守将立即应声,然后却又消失不见。

等了好一阵子,门还是没开,张金秤耐心几乎消失……若不是他连日逃亡,过于疲惫,修行的弱水真气又没有类似用途,他几乎是准备攀城的。

不过,门终于还是开了,张金秤打马便欲冲入其中。

可也就是此时,其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寒毛倒立,一时踌躇于门前。

“放弩!连人带马一起射!若逃走了,就派好手上马去追!”

似乎意识到埋伏失败,头顶城门楼上,忽然传来一连串干脆的命令,继而闪出一个头戴武士小冠、全副甲胄的微瘦身影出来。

张金秤一开始本能欲逃,但不知为何,听到这个声音,勒马望见这个身影,却反而释然起来,居然就在原地停下,坐在马上向城头指手来笑:

“曹善成!我就知道是你!不是你,河北谁能败我?来来来,送你这颗首级,让你做个郡丞!”

城上之人根本懒得搭理,而片刻后,城头上忽然弩矢如雨,先将张金秤胯下早已经累得不行的战马射翻,复又集中射人,只是顷刻间,便将同样疲惫至极的张金秤给射成了蜂窝。

全程,连骑兵都未出动。

ps:大家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