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明末之海上雄师 > 第六百三十四章 通州大捷

明末之海上雄师 第六百三十四章 通州大捷

作者:大海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2 14:36:21 来源:笔趣阁SO

此时崇祯也从座上站了起来,双手虚抬,示意二人起来后,也道:“二位大人,不必多礼!既然来了,不如说说这几日鞑子的情况吧。”

“皇上,臣和钱大人正是为此事而来,据前方斥候回报,黄台吉已经将重兵布置在遵化,三里屯一线,并且派大军攻占了滦州、迁安、永平及山海关以南的十余城,切断了关宁军和京师的联系。”

孙承宗对此也很是无奈,袁崇焕被锦衣卫下了大狱,关宁军不战而撤,导致大好的局势,恶化成如今这个模样,他也是万般无奈。

“哼,真是一群饭桶,朝廷花了这么多银子,养着他们,难道都成了摆设吗,真不知他们是干什么吃的,大明朝,三百年的基业,难道真要断送在朕的手上吗?”

当初,明军在城外,节节胜利,皇台吉眼看就要败退了,他本想命大军追击,只是没想到竟然传来袁崇焕和皇台吉勾结的事情。

万一大军出城追击中了埋伏,后果不堪设想,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黄台吉又折了回来,满桂等数十将领,战死于北京城下,一时间竟然连合适的领兵将领都没有了。

更没想到山海关以南十余城,也陷落的如此之快,搞的他也是一筹莫展。

孙承宗战战兢兢的,不敢回话,此时,大明九边之重兵,皆已赶来,却不能和鞑子一战,他这个兵部尚书,临危受命,却也无力回天。

这时一旁的钱象坤站出来,说道:“皇上,黄台吉占领滦州后,又沿着运河一路向南,得粮草数十万,昨日,他们派人送来了一封求和书。”

钱象坤双手呈上这份所谓的求和书时,身子不由轻轻的抖了一下,在此极寒的气温下,他额头上竟然也微微冒汗。

曹化淳上前,将求和书接了过来,呈到朱由检面前。

接过手书,当他看到上面的内容时,脸色却立刻沉了下来。

“哼,真是狂妄至极,区区建奴,化外之民,竟然妄想跟朕和谈,只可惜我天朝竟无可战之兵。”

黄台吉占领山海关以南十余城后,也明白,这些城池想要长久的占领是不可能的,如果能从明朝手中勒索点钱财物资,让他们把城赎回去,岂不更好。

是便让人写下了这一份和谈书,信中要求明朝献上大量黄金白银,布卷丝绸等物资,却被说成是求和信,简直侮辱崇祯皇帝的智商。

这哪里是什么求和信啊,分明是要做城下之盟,大明自洪武皇帝开始,传到他手上,历经三百年,何时有过赔偿之先例。

但是崇祯也没那么傻,现在大明军队打又打不过,城池还在别人手里,想要体面的将那里拿回来,还有其他办法吗?

“这份求和信,你们是什么什么意见。”朱由检皱起眉头,对着下面的孙承宗二人问到。

钱象坤在一旁,慌得很,本以为崇祯会勃然大怒,现在看来,皇帝似乎也接收了求和信的说法,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孙承宗上前回道:“皇上,微臣以为,鞑子索要巨额钱款,万万不可允诺,黄台吉绕道数千里,进击北直隶,虽然一时的手,不过,山海关以北的数百里一线关卡依旧在我手上。

纵然他骑兵骁勇,只要咱扼住了山海关,就等于扼住了他的咽喉,滦州等地,都是我华夏百姓,难以驯服,况且我京师还有十万能战之士,鞑子岂能一直派重兵守住这些地方。”

“皇上,微臣也是这个意思。”钱象坤也赶紧拱起手,附和着回道。

“那得打到什么时候,鞑子一日不走,京师之围一日不解,时间长了,怕会生变,如果你们有本事,就给我带兵将那么拿回来。

通州,现在还在鞑子手里,卡住了通州,就等于卡住了大明的脖子,你们以为黄台吉傻吗,谁能带兵收复通州,朝廷还有能占之将吗?”

这不是屁话吗,崇祯听到他们俩这么说,也是一肚子火,如果能直接收复滦州等地,如果有可战之兵,自己还用这么窝在城内吗?

“皇上,臣.....”

“好了,不用再说了,退下吧,你们内阁先研究出一个章程再说。”见孙承宗还想说什么,朱由检有些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的回话,挥了挥手,示意他们暂时下去。

“捷报,皇上,捷报......”

一名太监从乾清宫,从午门一路高呼,来到了养心殿。

听说有捷报传来,倒是让养心殿内的孙承宗和钱象坤二人很是吃惊,就连崇祯皇帝也是一头雾水。

自从永定门一战,满桂统率的四万边军全军覆没后,城外的兵马也全部撤回了瓮城休整,现在京门外十余城池皆已落入敌手,相当于京门一线已经完全不设防了,连兵都没有,哪来的捷报啊。

“哪来的捷报,小卓子,你说清楚点。”看着小卓子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曹化淳生怕他搞错了,赶紧提醒他。

“万岁爷,是通州,通州大捷啊。”小卓子稍微缓和了一下后,又赶紧回道。

通州大捷?

这是怎么回事?

小卓子此话一出,更让朱由检等人摸不着头脑了。

“万岁爷,城外斥候回报,有一支兵马,昨日连夜杀入通州城,现在已经占领全城了,据说,他们的旗号好像是东江。”小卓子见众人不信,便将自己知道的事情经过详细说来。

“东江军?孙爱卿,不知东江可是谁领兵,如果消息属实,朕要重重的赏他。”朱由检虽然表现的很镇定,脸上的喜色却是无法掩盖。

“皇上,不对啊,臣十天前接到消息,刘爱塔的东江军已经在永平一战中全军覆没了,自总兵以下,悉数战死,哪里还有东江军啊。”

听说是东江军所为,孙承宗刚刚才有所好转的脸色,霎时又沉了下来,心中却百思不得解,眼下京城之兵,连城门都不敢出,现在他想破了脑袋,也想不起还有哪那支兵马能收复通州。

“万岁爷,万岁爷,好消息,好消息啊。”殿外,又一名小太监跑来禀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