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明末之海上雄师 > 第三百八十章 济州岛

明末之海上雄师 第三百八十章 济州岛

作者:大海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2 14:36:21 来源:笔趣阁SO

几个女人,听说前面到陆地了,更是高兴的跳起来,此刻的小荷更是早已经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左高峰拿出海图在三对照后,笑道:“唐爷,我想咱们应该到济州岛海域了。”

济州岛地处东海,与朝鲜半岛隔海峡相望,在后世时属于大韩民国的治下,不过许多人并不知晓,从元朝开始这里就是属于华夏管辖。

而在元朝之前,这里依然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王国,耿罗国。

新唐书,鬼流传中记载,“俗朴陋,衣大琢皮,夏居革屋,冬居窑室,地生五谷,耕不知用牛,用钢齿耙土”。所记载的便是耿罗国的朴素民情。

只是到了公元1105年时,高丽才将济州纳入统治范围,到元帝国占领朝鲜,在济州设置军民总管府,再到明洪武大帝放弃这片土地,其实朝鲜对此地对统辖时间并不长。

虽然唐学志并不知道朱重八为何要放弃这块战略要地,但如果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这家伙肯定是脑袋被驴踢了,要知道济州与辽东之间,仅仅隔着海峡,到了明末,辽东糜烂,其重要原因就是缺马。

袁崇焕耗银百万,组建了当时大明最精锐的关宁铁骑,这支军队,其实兵不满万,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马。

明朝末年,草原民族已经分裂成了无数小部落,这些部落中,有的依旧跟大明和好,有的则归顺了后金国,但是随着大明王朝在战事中一步一步的失利,那些原来的盟友也逐步的被后金剪除的差不多了,最后成了孤家寡人。

自然已经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战马支撑战事,如果当时,大明朝还拥有济州岛的统辖权,情况可能就不会这么糟了,或许能为大明帝国延续几年寿命也不一定。

元朝占领济州岛后,很快发现济州气候和地形非常适合饲养战马,于是便将整座岛划成了十个牧场,驻军数千人马,使之成为军管郡。

最多时这里养马数万匹,一直到元朝灭亡时,岛上依旧有战马两万多匹,要知道,济州最多时期,能够承载五万军马,如果明朝有这个地方,便能再武装起两个那么多的关宁铁骑,三万辽骑加上九边之军力,就算不能野猪皮一决雌雄,也能让他有所忌惮吧。

到了此时,唐学志也只能一无奈的一笑,内心却是满满的遗憾,朱重八啊,朱重八,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济州的作用会如此之大吧。

随着战船逐渐抵近济州,在夕阳下,唐学志等人已经能够看清岛上的山峦了,沿着济州海岸绕到海峡内靠像西北方向航行,过了小半时辰后,左高峰终于选定了一个海边小镇登陆。

船队缓缓靠岸,岛上的朝鲜驻军,看到这只庞大的船队上,悬挂着大明的旗帜,也不敢怠慢,很快就放他们登岸。

在济州岛休整了三天后,唐学志下令船队继续向北,朝皮岛方向进发,不过在这几天时间里,他还是大致的考量了一下济州的地理环境,并且留下了几个亲信,以华夏商帮的名义在这里建立收购皮货的货栈。

要知道高丽参可是一宝,眼下此前,高丽人参一直通过辽东等地进入大明国境内,而现在,辽东已经被后金国占领,贸易通道已被封锁,济州岛的贸易此时也逐渐的活跃起来,许多大明商人也会漂洋过海,直接到济州收购皮货。

朝鲜半岛多山地,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并不适合发展农业,因此一直到后世时,半岛的粮食都不足以自给。

所有粮食一直都是朝鲜王国的刚需之物,唐学志计划,自己粮食够多的情况下,在济州货栈出售一些粮食,换回人参,赚的绝不会比和葡萄牙人交易少。

五天后,鱼鹰船队终于抵达了皮岛海域,在远处眺望,岛上山峦依稀可见,近海战船进出频繁,还有许多货船和小型商船。

听闻毛龙在皮岛屯兵十万,战船数百艘,现在看来所言不虚了。

在不远处,一艘快船朝着鱼鹰船队驶来,很快就到了左高峰的座船前面不远处停了下来,在船甲板上,一名身穿总旗官服的中年汉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左高峰所立之处。

“这位兄弟,我们是华夏商帮的运粮船,和你们刘爱塔将军约好,前来交粮的。”待那艘船靠近之后,左高峰上前,拱手对那船上那总旗笑到。

那总旗也许是听他提起了刘爱塔的名号,也拱手回道:“既然是和刘副将约好了,又是运粮船,那边随在我船后吧。”

随着前面那艘快船逐渐向前,左高峰也下令,让船队起帆,缓缓的跟在那艘快船后面,进入港口。

唐学志从船舱内走出来时,身边只带了钟自标等十余随从,人员则暂时留在战船上。

在这名总旗的引领下,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将唐学志等人引来了刘爱塔的官厅。

此时已经是盛夏,即便是地处北疆的皮岛,这会气温也非常炎热,刘爱塔从官厅来时,却依然包裹着一身戎装,不过手中却摇着一把蒲扇。

他打量了一行人后,很快就在人群中搜寻着唐学志的身影,哪里有唐学志的影子,有些失望的道:“粮食都送过来了,着唐兄弟可真是哈,明明说自己要亲自送粮,这会想必有了美人,已经不记得我这个朋友了吧。”

这话倒是让左高峰等人有些莫名奇妙。

唐学志这才想起,当初在南京时,自己乃是易容前往,不禁笑道:“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刘兄,别来无恙啊。”

刘爱塔一听,这句诗不是唐学志当初在南京怡香阁所作吗,仔细一看,此人不过二十来岁,当初见到唐学志时,却是满脸络腮胡,不过脸型却十分相似,瞅了半天才焕然大悟。

“唐兄弟,你,你是唐兄弟,哎呀,真是呀,你可将老哥骗的好苦呀,哈哈哈。”

刘爱塔明白过来后,马上张开双臂,二人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拥抱在了一起。

“哈哈哈,大哥,没想到吧,学志说会来,当然一定会来了。”唐学志当即大笑。

1594621书友投了月票,感激涕零啊,这个一共才四张月票,兄弟们投我一票吧,马上月尾了,别烂在手上了,会员月票31号过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