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明末之海上雄师 > 第二百一十三章 焕然大悟

明末之海上雄师 第二百一十三章 焕然大悟

作者:大海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2 14:36:21 来源:笔趣阁SO

看到亲兵们一脸的诧异,唐学志倒是笑了:“你们两个,将药量减去两分,接着来。”

两名亲兵担心之下,看到唐学志并没有责罚他们,倒是松了一口气,赶紧按照唐学志的办法,打开火门,将药量减去了两分,再用木条捣实。

“砰.....”

“砰......”

“.....”

“七环,爷,连个都是七环。”

随后,五十多步外,那木靶方向,传来了报靶亲兵激动的的声音。

众人顿时都露出惊骇之色,此时,唐学志在他们眼中,就像神人一样,似乎,无所不能。

贺元龙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这火药算是成功,但是他最终却还是一片茫然,完全不知道为何会这样。

不过,这终究是军事机密,唐学志也不会当着众人的解释这么多,对于某些重要机密,即便他们是自己的亲兵也不例外。

接着,亲兵们又对这些火药,进行了十数枪的实验,经过多次调整药量,打中红心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众人带着满意的结果回到了火药作坊。

原来这些火药是没有粒化的火药,由于硝石、硫磺、木炭三中原料,搅拌后虽然在燃烧时能够迅速产生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热。

但是这三样东西的比重却是不一样的,和自然界中的许多东西一样,经过长途运输颠簸后,一些比较轻的物质就会逐渐分离出来,被挤压到火药桶的表层,一些重物资,却逐渐沉淀到了火药桶的底部,比如硫磺。

这样的东西,装到枪械里面后,就会导致刚刚搅拌好火药,和那些装入桶里的火药比例有些差异,也可以说桶装火药这个时候因为比例变了,倒是燃烧不充分。

装入枪械中,火力不足不说,产生的药渣也多,更容易堵塞枪膛,严重者更有可能炸膛。

不过在士兵射击时,使用火药是从上到下使用,他们一下子感觉不到差异,并且会在射击时,不断的调整枪膛高度,这也解释了平时训练中出现的各种不准。

当贺元龙这小盒刚刚调配的火药拿出来时,因为药量猛,射出去的弹丸直线距离要远一些,却是直接越过了靶子,导致脱靶。

贺元龙听了唐学志一番话后,这才焕然大悟,“这,原来是这样呀,爷真是神人呀,要不是您,小的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问题呢。”

听唐学志解释完这些,贺元龙却对唐学志更加佩服了,想来,这东西如果让他来做,肯定会比自己更加出色,想想自己这点本事,唐爷竟然还赏赐了他五十两,有时候想想都有些愧疚。

唐学志脸色却突然变得严肃,道:“这道理,我是告诉你了,但是此乃绝密,就只你我二人知晓,可是记下了?”

贺元龙知道厉害,也不敢有半分怠慢,赶紧表态道:“是,这个元龙记下了,哪怕是对天王老子,我也不敢说出去。”

随后,唐学志笑了笑,道:“既然知道了这个问题,那就得想办法解决,我倒有一法子,你可以去试一试。”

对于唐学志来说,这火药粒装并不是什么秘密,在后世,只要稍微有点军事常识,或者爱泡军事论坛的人都知道,在网上也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在大明时代,似乎有许多人还不懂得这火药粒装的奥妙。

唐学志不知道戚帅当年研究火器的时候有没有将火药粒装化,但是现在的大明眼下,却是没有这么做,要知道也很简单,因为据肖掌柜透露,这些火药都是从大明军营中倒卖出来的。

而且根各种武装交火时缴获的火药来看,似乎还没有粒状火药的影子。

根据大明对后金的一些战争史料中显示,明军虽然装备了大量火铳,但是这些铳的质量似乎并不太好,一些士兵使用时本应该抵在右肩,瞄准了再开铳。

但是因为炸膛的次数多了,导致士兵对自家武器的不信任,许多人因为害怕,端起铳枪,用手拿着它在距离很远的地方,才敢放铳,也不管能不能打中,只是开铳装胆。

不用说,这能打中才怪了。

从这重重迹象表明,明军除了火铳质量有问题外,导致炸膛的因素还有许多,其中之一便是因为火药分离严重,导致一些残渣没有清理干净,堵塞枪膛,造成枪膛磨损严重,有可能会导致炸膛。

另一个自然是枪械管壁厚薄不一的问题了,这当然是枪械工艺问题,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也不能忽视,那便是药量问题。

简单的说就是装药的药量,没有一个标准化。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这没有错,然而装药也按照自己的习惯,想多一点便多一点,想少一点,便装少一点,那肯定是大大的错误。

药量的多少,直接关系这火药燃烧那一瞬间对铳弹发射力,直接影响铳弹的初速,还有精度。

虽然不知道现在红毛人有没有将火药粒化,但是可以肯定,鱼鹰一旦搞成了火药粒化,在大明应该领先了别人最少一代。

接下来,唐学志便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火药粒化,还有一个便是定装火药。

解决粒化的问题很简单,只将配好的火药,用烈酒搅拌,搓成泥,再用网模子,挤压成粒状,阴干后,还需滚上一层腊,这对于防水,防潮,甚至防静电都有效果。

同时让亲兵将这新的粒状火药,实验出最佳的药量,再利用做烟花爆竹的做法,制成许多小纸筒子。

这些小纸筒子大小,长度必须一致,外面封上一张油纸,装药后,再用白蜡封盖起来,这样也不怕受潮,士兵使用时,直接用嘴巴将封盖咬掉就好了。

“妙,妙呀,有了这办法,咱们的火药肯定能超越大明火药局造出的那些东西。”贺元龙听了唐学志的话,茅塞顿开,激动的连喊了几声妙字。

随后,他信心满满的带着唐学志来到硝石提纯的作坊参观

此时,火药作坊的蒸房内,有几个工人正在朝灶台里面添加柴火,其中人人拿着一根丈余长的木棍,在滚烫的大锅中来回的搅动,为的就是不让那些沉淀物在锅底沉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