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明末之海上雄师 >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朱由检的悔意

明末之海上雄师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朱由检的悔意

作者:大海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2 14:36:21 来源:笔趣阁SO

王承恩的话,唐学志并不怀疑。

朱由检,生性多疑,一旦朝中有人嚼舌头,他很容易被蛊惑。

然而,让唐学志寒心的是,杨嗣昌和熊文灿的态度,当初,要不是他们坚持招安,在唐学志攻打赤山岛时,杨嗣昌并没有制止大军朝自己逼近。

当初,双方差点就擦枪走火了。

这样一来,无论是杨嗣昌还是朱由检都态度,都让唐学志觉得,自己和朝廷都关系,再难恢复到从前了。

派王承恩来传旨,唐学志估计,很大程度上,也是周皇后的态度。

也许朱由检,有那么一点悔意,然而,双方之间一旦产生了隔阂,想要恢复到从前,已经没有可能了。

唐学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后,道:“承恩,张献忠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过几天,我便带大军回金门休整,儿郎们离家大半年,早就归心似箭了,你要不要陪我去金门住上几日,领略一下,海上的生活呀。”

“哎呦喂!”

王承恩连连摆手:“大哥,你就别为难兄弟了,坐马车还好,乘船啊,咱家那心肝肺恐怕都得吐出来。”

“哦,对了,大哥,其实皇上还让咱家给你,还带来一个消息,洪承畴已经率领十万大军入川,闯贼节节败退,只被困在川北狭小区域,北面的孙传庭也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往川北,也许啊,用不了多久,闯贼就可以被剿灭了。”

“到时候啊,朝廷就可以将全部力量放在辽东对付鞑子了。”

唐学志摇头道:“只怕这只是朝廷的一厢情愿吧,看着吧,承恩,不出一年,湖广必乱。”

“李自成,张献忠,终究有一天会成气候的,你一定得转告皇上,对于他们二人不得大意啊。”

“哎,大哥,咱家也觉得,您真的多虑了,现在张献忠在谷城,老实的很,杨大人还派了龙在田的兵马,与其一起,驻扎谷城,房县四周有朝廷几万兵马驻扎,荆州,还有刘国能几万大军。”

“只要谷城有事,张献忠他跑不了。”

“但愿如此吧!”唐学志知道再劝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何况王承恩对于此事,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唐学志只能告诉他尽量多提醒朱由检,对于闯军和张献忠的人马,必须高度重视。

辽东方面,有吴三桂和祖大寿镇守,暂时问题不大。

事实上也是如此,即便是到了崇祯十年,黄台吉也没有入主中原的打算。

甚至一直到他死后,多尔衮主政,听说,一夜之间,大明朝亡国的消息后,也是大为惊骇。

等到吴三桂和李自成之间闹起了矛盾后,吴三桂和李自成大战失利,实力的天平才开始朝满清那边倾斜。多尔衮才真下决心出兵。

然而,陈圆圆已经被唐学志弄回海峡岛去了。

将来,如果有一天,李自成真的攻占北京,刘宗敏抢夺陈圆圆的事情,也不会再发生了。

历史会不会朝着原有轨迹运行,唐学志也不知道。

现在,只是竭尽所能,阻止那些不应该发生的悲剧罢了。

王承恩终于也道出了事情,朱由检这次让他来应天,一来是想借着左霜霜的事情,修复双方的关系。

二来,还是想告诉他,虽然自己有些对不住你,但是并没有错。

李自成不是被剿灭了吗。

张献忠不是也已经投降了吗。

所有的事情,都在朕的掌控之中。

当然,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必要的时候,你唐学志得出兵入辽作战。

农民军剿灭后,大明和满清之间碰撞,也会愈发的激烈。

因为,黄台吉已经解决了朝鲜问题和东江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