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明末之海上雄师 > 第一百六十三章 队长争夺赛(一)

明末之海上雄师 第一百六十三章 队长争夺赛(一)

作者:大海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2 14:36:21 来源:笔趣阁SO

接下来又得给这些人安家,对于这种事情,陈公赞倒是比较有经验,不过根据唐学志的建议,将这些人以十户为一甲,百户为一村,其实也就是一堡的意思。

每一堡,都聚集在一个小型的木堡中,这个时代,并不平静,唐学志不希望哪一天有人攻上来,这些民众连基本抵抗都做不了。

不仅是编成堡这么简单,以后这些人都必须要全部组织起来,加入训练,鱼鹰几仗下来,也有不少伤残队员,他们将全部安插到这些堡垒中去。

让他们来管理这些村堡,倒是不错的选择。

这相当于,后世我朝利用退役军人一样,这些人受过鱼鹰军事思想的熏陶,对鱼鹰自然是没有二心,而且他们身上有一种别人没有的气质,更有利于宣导这些百姓对鱼鹰的忠诚度。

再者,万一有什么心机不良的人混到岛上来,这些人是鱼鹰最好的眼睛,凡事都在唐学志的监控之下。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训练,原来招募的那八百人经过淘汰,还有近七百人被留在了鱼鹰队伍中,那些淘汰的人,少部分被调到上大陈岛种地,有的被编入两个村堡的自卫队中。

剩余的七百人,商房、工房、户房各自要去了一些,大约还有六百五十人被编入到了兵房中。

刘小刀的战兵队,扩充到五百人左右的规模,剩余的二百多人,则分配到各战船上。

听说六百多人的队伍,战兵队就分走了近四百人,战船编队那些家伙一个个意见大的很,很快,以郭大牛、林风为首的几个人就找到唐学志闹了一下午。

好在唐学志也不是泥捏的,先是一顿痛斥,再苦口婆心的详细开导,并且告诉他们,鱼鹰的新船也即将开造,铁炮也很快就会上马,这些东西都是为战船准备的,这才说服了这些家伙。

战兵队扩充后,再用队的名称显然不合适了,战兵队改名为鱼鹰陆战营,下设三个连,每个连下辖两个大队,每个大队下辖五个小队。算上一个三十人的辅兵大队,三个连近四百人。

唐学志亲任营长、刘小刀任副营长,这三个连长的人选,王石头父子和刘景同时三人自然没有悬念,这三人此前多次立下战功,带领百把人的队伍完全没有问题。

对于一些十四五岁的少年,唐学志将这些人专门编成一个连队,作为自己的亲属卫队,其实还是有些私心的。

这些人心智还未完全成熟,这时候将他们全部带在身边培养,再待上一两年时间,这些人成长起来后,对自己肯定是绝对忠诚,但就是这连长不好选。

方子才这个人,其实比较机灵,训练也比较刻苦,就是来的时间比较短,再算上李大山和张三顺,眼下都还不错。

他们三人在沈七围攻邳山岛时都表现的很勇敢,无论是选哪一个当连长,其实都可以,但是无论唐学志钦点哪一个人,除方子才外,或许都会有人说唐学志任人唯亲。

为此,用武力解决,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一番考虑,对于其他三个连队的一些队官们,这些人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自然没有人说什么。

少年连的一些队官选拔,唐学志干脆决定办一场比武活动,比武项目分为刀枪比试,和射击比试。

刀枪,比的自然是枪术,这些人大都是在鱼鹰中学的拼刺技术,但是如果自己有拿手的武艺,也可以挑选兵器。

射击,自然是指铳法了,不过眼下,鱼鹰的铳并不多,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对于火铳训练,这些人练的并不多,只是做了一些统一训练,让他们知道这玩意如何操作。

这比塞的时间,也定在了三天后。

对于比赛参选人员,为了公平起见,只要选入少年连的所有少年,都有资格参加,当这些人知道将会有这么一场比赛时,包括张三顺、李大山、方子才的所有人几乎都为之兴奋。

这些人,经过两个的训练,不管是性格,还是纪律、执行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此时听说要选拔队官,他他们自然是摩拳擦掌。

马上就有人到唐学志这里报了名,最后统计下来,一共有五十一人报名。

为了应对比赛,他们有不少人在正常训练完毕后,还利用夜间时间在海滩进行练习,更有人要求唐学志增加他们队火铳的训练,为此,唐学志倒是显得很慷慨,从户房每人为他们拨下五十发弹药,火铳十杆,专门供他们练习。

对于唐学志来说,谁当连队长并不是特别重要,这些人都是用教科书试的方法训练出来的,除了一些特别天赋以外,其实每个人相差都不是特别大,只要假以时日,唐学志有信心将他们每个人都塑造成一名合格的军官。

但是眼下,为的还是营造气氛,不仅仅是这个少年连队的气氛,也是赋予整个鱼鹰的一种活力。

在邳山岛训练场上,一支近千人的观摩队伍将训练场上的一小块区域围的严严实实。

这些人里面,不仅有鱼鹰的战船编队、陆战营的队员,还包括一些应邀前来观摩的队员亲属在内。

唐学志、王明虎、刘小刀等头目坐在点将台上,作为评委,而马林因双目失明,他则作为这次特邀嘉宾,坐在唐学志并排的位置,身边还有唐学志为他选的一房婆娘在一旁伺候着。

倒是李大山这家伙跟随唐学志最久,一杆短枪尽得唐学志真传,其实各人几斤几两,唐学志心中还是有数的,特别是射击术,李大山更是甩其他人几条街。

这个家伙,有着射击天分,年前和大陈山第一冲突时,他的本事就慢慢突显出来,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经历过台州事件以后,他和张三顺几个毛头小子反而更加刻苦了。

几个月后,几乎令唐学志都刮目相看,并且在保卫邳山岛战役中都立下不小都功劳,唐学志之所以没有当面表扬他们,也是因为他们年纪太轻,还需再磨练磨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