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从1983开始 > 第82章 一把好刀(1)

从1983开始 第82章 一把好刀(1)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1:42 来源:总裁文学

“我写了个大纲,您看看怎么样。”

编剧陈彦民递过一份文稿,这位属于大器晚成,后来是《人虫》的导演。

“一个录音师和一个女演员,在栋旧楼里录特效,被某种奇怪的声音带到了阴森恐怖的地下室。

女演员有看到过去的特异功能,发现了大运动时期的一起谋杀案,一个14岁的女孩被害,成了冤魂……”

正副主任看到这里就频频皱眉,“你这个又是特异功能,又是冤魂,又是搞运动,尺度有点大啊。”

“没事,我在结尾加一句,说这一切都是精神病人讲的故事,这样就能过审了。”陈彦民信心满满。

噗!

许非差点喷出来,感情国产恐怖片的优良传统从八十年代就有了啊?

众所周知,国产恐怖片两大特色:不许有鬼!不许太吓人!

以至于后世形成了一种不用看就知道的套路,那些鬼啊怪啊,要么是精神分裂,要么是人装的,反正涩会主义绝对不能有鬼!

“恐怖题材放在电视剧里不太适合,毕竟观众广泛,有老有少,以后再看吧……”

陈彦民的创意被大家讨论半天,觉得十分不靠谱,予以否定。

其实这部戏后来是拍了的,成为一部电影叫《黑楼孤魂》。据说放映时还吓死过人,被有关部门禁映。

跟着又有几人提议,五花八门,脑洞大开,甚至有让主角练气功,去粉碎四人帮的……

许非叹为观止啊,八十年代文艺工作者的想象力比后来强多了,因为没有既定套路,谁也不知道怎么拍,拍什么好看……

每个人提出思路,大家讨论可行性。简单粗放,毫无理论基础,全凭经验和灵光乍现。想想也是,郑小龙也不过82年毕业,参加工作不到四年,能牛到哪儿去?

末了轮到赵宝钢和冯裤子,果不其然,一个拎出本间谍小说,一个拎出本讨论家庭情感的小说,都被否决。

正副主任都很失望,没有眼前一亮的东西。鲁小威将目光转向角落,终道:“小许,你有什么想法?”

“呃,准备了一点,说的不对,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许非十分谦逊,但一开口就不是那回事了,“我这个起头有点久,从1978年说起。1978年,央视播出了新时期的第一部电视剧《三亲家》,是用录象设备在实景里制作完成的。

当年央视拍了八部剧,其中四部是儿童剧,这个数字也差不多是全国的电视剧产量。

到了1979年,产量变成了19部。80年,产量已经增至130部……”

“让你说想法,你讲这些做什么,在给我们上课么?”

金岩不耐烦道,配上那一脸横肉,显得很凶悍。

他出身名门,外公和舅舅都是院士,叔叔是水木大学教授。83年加入中心,上来就能当导演,中心一共拍了六部剧,他自己就拍了两部,当然效果不怎么样。

“……”

许非看了看主任,鲁小威摆摆手,“让他说完。”

“81年年底,津门创办了《广播电视杂志》,举办优秀电视剧评选活动。同年,政府设立飞天奖,1983年《大众电视》又设立了观众票选的金鹰奖。

1982年,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成立,我们中心同年创办。次年,又成立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83年,国家发布“四级办电视”政策,号召各地创办电视台,覆盖到乡村一级,对电视剧的需求急速增大。

到了85年,电视剧产量已经多达1300部,老百姓的电视机数量也达到了5千万台。”

“……”

郑小龙的手指头在底下敲了敲大腿,鲁小威饶有兴致的听着,就像上次在茶楼一样。

李小明、陈彦民等人互相瞅了瞅,这些东西众人都清楚,但没人把它们放在一块说,既是放在一块说了,此刻一听,还真有点不同的意思。

“我引用这些资料,就是想说电视剧的发展乃大势所趋,将来一定会形成一种文化产业。

产业不光是指工农林渔,文化艺术也是产业。当电视剧有了成熟的生产模式,有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了开放的商业市场,有了广阔的观众群体,这就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已经过了蹒跚学步的几年,正是大步快走的时候。

目前国内几家有实力的生产基地,一个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个是齐鲁电视台,一个是粤省电视台,还有一个就是我们。

我们已经占据前列,但想将这个位置保持下去,并进一步发展,势必要形成这种产业化的意识。

产业化的前提是专业,不单指几个专业技术人才,而是一种思维模式。

比如我们在生产一部电视剧之前,一定要擅做分析,分析作品、分析对手、分析观众。

什么作品观众爱看?没看过的自然就爱看。看过类似题材的,我们比他拍的好,那自然也爱看。

我简单整理了一下近年作品,大家一起探讨……”

许非完全没拿稿子,在家准备了一周,字字句句都在肚子里。

“首先是伤痕类,以《践跄岁月》为例。这是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电视连续剧,拍的未必怎样,但引起了观众特别是当年知青的强烈共鸣,曾在一月之内连播两次,盛况空前。

再有改革类,以《新星》为例。该剧纯粹以题材取胜,甭管拍的怎么样,这个选题和尺度往那里一摆,就是成功。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它其实是一部政治宣泄片,吐出了亿万人郁积的怨愤而大快人心,实际笔法粗疏,谈不上什么艺术水准。

与之相比的是《寻找回来的世界》,以挽救失足青少年为题材,细腻且富有诗意,细节精湛,表演也可圈可点。

再有民间传奇类的《武松》,源自水浒传,这是根植于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天生具备优势。加上制作精良,有武打戏增添趣味,形成热潮理所当然……

此外的像《济公》、《新岸》、《四世同堂》等等就不说了。

这么一看,好像我们的优质作品并不少,但要知道,去年可是生产了一千多部电视剧!最后能让我们记住的又有几部?

绝大多数粗制滥造,集数单薄,为了完成任务而凑数。

我们如果想做业界的领头羊,首先就要确定标准,拒绝劣质,打造精品剧。

在座的都是老师和前辈,我资历浅,在这里班门弄斧了。我个人觉得,精品剧的标准应有两点。

第一是题材,除非像《新星》那样,完全以选题致胜,大多数情况并不要求绝对新颖。武侠、神话、知青、小市民、青年谈恋爱都可以,能让大多数人接受就好。

第二是制作精良,这点包含广泛,我个人觉得应以故事为核心……”

“哎小许,这我可要说两句。”

李小明听得入神,忍不住插嘴道:“我觉得电视剧的品质,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更重要。”

“是很重要,但艺术和思想是通过故事来呈现的。就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事是电视剧这种载体的根本。

包括服装、道具、拍摄、表演等等,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故事,再从故事中挖出深刻,挖出时代,挖出震撼人心。”

“哼!”

金岩忽然哼了声,“说了这么多都是假大空,到现在也没讲明白到底拍什么?精品剧是那么好拍的,凭什么震撼人心,凭你一张嘴?”

“……”

众人都有点不快,这位水平一般,还自视甚高,一向不得人心。

“当然不是凭我一张嘴,观众审美不同,但在某些层面上是存在共性的,比如这个……”

许非站起身,大步走到板子前,刷的一下扯开了那块布。

(还有,求订阅……)

喜欢从1983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cwx8.com)从1983开始总裁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