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从1983开始 > 第249章 一枝独秀

从1983开始 第249章 一枝独秀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1:42 来源:总裁文学

开了一天会,定下一个锣鼓表演。

进度貌似很快,实则要实地考察,找人员,编排节目,排练,审查,现场训练……过了都好说,不过就白费了。

这一连串下来,怎么着也得大半年,所以先把各节目的要素确定,然后同时进行。锣鼓表演,便交给了一位老导演负责,带领十几个人,算一支小团队。

许非听了一天,啥意见没发表,又坐了第二天。

第二天思路开阔,争论愈发激烈。锣鼓是刚,跟着最好是柔,很多人想到了民族舞。可那么大场地,民族舞怎么跳?

大难题。

第二天没结果,又到了第三天。

好家伙!许非一开始就惊了,某文工团的一位资深舞美,直接搬了块大黑板过来。

这年头哪有什么PPT和LED显示屏,纯手动。

老先生拿着粉笔,比划道:“昨天我一宿没睡,越想越觉得思路错误。都钻牛角尖了,跳什么舞不重要,跳的再好看,观众看不清有啥用?

大场地要的是整体效果!

就跟军乐团似的,整体先烘托出来,你想表达什么东西?比如,呃,亚运会在夏天吧?夏天有什么,有荷花……”

他刷刷画了一会,数朵写意派的荷花呈现在黑板上,分成两拨,一拨含苞,一拨绽放。

“你看这个,观众一瞧就明白,哦,这是荷花盛开。他们懂了,我们就成功了。如果非要追求什么舞蹈,什么复杂动作,那没个弄。

有民族舞那个柔美的意思就行,动作最好简单,服装必须到位,表达方式要清晰……”

“说白了还是队列。”

那声音又冒了出来。

大家还挺习惯的,时不时就有个男声慢悠悠传出来,每句都在点上。

“对头!”

舞美师傅十分激动,“大场地看的就是队形,个人不重要!”

“……”

总导演和邓在君商量一会,皱眉道:“先放一放吧,往下继续。

我们第一项是锣鼓表演,第二项是民族舞蹈,中国特色十分浓厚。我昨天跟领导简单汇报,他非常支持这个思路,所以大家不用忐忑,要有信心。

接着想想,还有什么元素?”

“书画怎么样?”

“书画实现不了,总不能找几百人拼字玩吧?那没意义。”

“底下不能拼,上面可以。背景翻板设置一个环节,刷刷刷翻过来几个古汉字。”

“这样好,蜻蜓点水。”

总导演记了一笔,“还有么?”

“皮影怎么样?哦不行,光线应该不行。”

“评弹呢?”

“那玩意我都听不懂,你让老外听?”

“京剧?”

“京剧倒是可以,关键怎么展现……”

所有人都愁。倘若一个舞台,哪怕是露天舞台,都好摆弄。问题是没有啊,就那么大的一个体育场。

搭台可以,只能移动式的,小巧的。大台子没法现场装,现场拆。

“要不就武术吧,但我怕跟前面冲突。”

“没关系,前面就太极拳,后面可以是综合性的。”

“赞同!”

刘迪总算插上话了,忙道:“武术表演深具传统,历来就是个群体项目,现在无非扩大一些。数百人挥舞大旗,耍刀弄棍,效果绝对震撼。还可以安排几组对打,十八般武艺亮相,形式上也很灵活。”

由于当下社会风气,多多少少都对武术有点了解,尤其男同志。

一提这茬,兴致全高。有说请气功大师表演隔山打牛的,有说安排少林、武当华山论剑的,有说认识练五虎断门刀的……

刘迪见气氛如此热烈,心中松了口气,深觉没丢了京台的脸面。

然后,他就听旁边蹦出一句:“那个,我有点不同的看法……”

嗯?

全场安静,齐齐盯着某个方向。总导演这回抓着人了,背后的一个年轻小伙,十分帅气。

就见他手里拿着画本,开口道:

“在座都是老师,我一后生晚辈,说的不对还请多多包涵。

咱们会开到第三天了,讨论节目也好,争议风格也罢,大家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就像刚才那位老师说的,大场地只能看整体,个人不重要。

这个观念对不对呢?我个人觉得,一部分正确。

几百上千人挤到一块,变幻出各种形状,一扬手,刷旗子全起来了,再一挥手,刷全落地了。

确实好看。但是从整体的节目编排和观众欣赏的角度,就不太妥当。”

你特娘要干什么?!!!

刘迪瞪大眼睛,恨不能把他拽回来刨坑埋了。

总导演辨认了一会,悄声问:“他就是许非吧?”

“嗯,是他。”邓在君道。

“有点少年得志的意思。”

少年得志,不是什么好话,后面往往跟一句“必有余殃。”

“你的意思是队列不重要?那我倒要听听,你怎么个想法?”

自然有老前辈看不顺眼,语气冲的很。

“我表述还是挺清楚的,我说的是一部分正确,不妥当。”

许非也没看谁说的,道:“我们搞艺术的,不能自己把自己僵化了。要么必须这样,要么必须那样。我跟您意见不同,我就是反对您?这不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态度。多歧为贵,不取苟同。”

哎哟!

所有人都一愣,这小子更冲啊。

说话那人噎的满面通红,却也没再逼逼。因为“多歧为贵,不取苟同”八个字,是蔡元培说的。

“好了好了,你具体说说。”总导演道。

“我们找那么多人表演,是因为场地太大,人多了,画面就会非常饱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您说排队列,正确,但不能从头到尾都在排队列。否则观众看久了,就会变成这样,这样,这样……”

许非走到黑板前,啪啪啪按了三张画稿。

第一张,用彩笔画的很多小人,在场地上组成美妙的图案,层次分明,清清楚楚。

第二张,还是很多小人,轮廓模糊了一些,组成的图案大同小异,不是那么清晰。

第三张,小人干脆成了一个个小点,好像马赛克一样整整齐齐。

他没法给这帮人讲心理学,最直接的拿出来,道:“观众看第一个节目,好,这锣打的有气势,威武雄壮!

看第二个节目,舞蹈好,跳的真齐。

看第三个,真齐!

如果每个节目都把重点放在队列,观众看一个两个,会觉得震撼,看三个四个,还会震撼么?

人的视觉感官会发腻的,到最后估计脑子里只剩下一个词,真齐。所以我觉得队列很重要,但得穿插着来。

何况哪有那么多队形可换,难保有重复的。”

真实的开幕式便是如此,几个大节目全是队列、队形,其中有一个是若干人分组,各围成一个圈不停旋转。

无论军乐团、锣鼓、舞蹈、武术,转圈占据了整场开幕式,就换了个解说词。

“……”

总导演沉吟半晌,问:“你想把重心放在个体身上?”

“对。”

“那怎么表现?”

“邓导演,现场可以把镜头给到单人大特写么?”许非问。

“可以。”

“那就好。”

许非拿起粉笔,粗略画了几道,“我不懂歌舞,这几天想的是以武术为主的综合类节目,也分几个小环节。

开头部分,数百人拿着大旗入场,红黑两色,身材魁梧,挥舞的时候要有古代沙场,英雄猛士的感觉。

旗手排队列,当然我不会排。表演之后,围场地站一圈,旌旗招展,将士助威。

跟着上来几个移动舞台,刚才不说京剧没法弄么?可以加进去。

舞台要遮挡,一个个亮相,就像幕布刷的拉开,穆桂英英姿飒爽,穿蟒扎靠,翻身涮腰,花枪舞的上下翻飞。

接着再一拉,却是《白蛇传》里的钵童,紫堂堂的面庞,一张脸从绿变红,从红变白,由白变黑,七八张脸谱过后,嗖地恢复原样。

正中一个,请位武术大家,单耍,不用刀枪棍棒,没格调。演练之后,一群半大小子上来,喊的惊天动地,拳打的虎虎生风。

耍完了两边一开,各入一群狮。

一南狮,一北狮,风格迥异,各显神通。末了聚到正中,摇头摆尾,普天同庆……”

丫嘴皮子利索,一串讲下来跟说书似的。

“……”

屋子里没动静,都在认真思索。

别人是讲思路,这位直接把一套节目端上来,就差具体编排。一票老前辈想了又想,首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整体效果,又具个人特点。

尤其南北二狮的设计,更是出乎意料。

“刀马旦、武生都好,川剧变脸也可以。”

“舞狮会不会太活泼了,毕竟是开幕式。”

“中国人有大喜事才会舞狮,亚运不就是大喜事?”

众人议论的很欢快,一位老先生道:“哎对了,你刚才说武术家不耍枪弄棒,你想让他练什么?这位可是主角,得压得住场。”

“用剑吧。”

“剑?”

“醉剑。”

哟!

大家精神一震,都想起今年上映的《黄河大侠》来了。

这么一琢磨,好像是比单纯的排队列丰富。采不采用另说,起码形式非常受启发。再看这位,眼神就有点不一样了。

“小子,你哪个单位的?年轻轻可不一般啊!”

“自我介绍下吧,大家认识认识。”

“不敢当不敢当……”

不嘴炮的时候,许老师超有风范的,“我叫许非,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

喜欢从1983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cwx8.com)从1983开始总裁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