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从1983开始 > 第231章 京台崛起

从1983开始 第231章 京台崛起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1:42 来源:总裁文学

6月除了灯会,文艺界也有件大事,第6届金鹰奖在盛京举办。

金鹰奖也好,飞天奖也好,都是针对去年度的作品,所以《胡同人家》没份。

许非忙着拍摄,没有前往,李沐亲自跑了一趟,为《便衣警察》拿回一座奖杯:优秀连续剧奖。

一共有三个,另两个是《西游记》和《雪城》。

最佳男演员被六爷拿走,女演员是《严凤英》的马兰,男配是《乌龙山剿匪记》的申君宜,女配是《雪城》的倪萍。

诶,没错。倪大姐正儿八经的演员出身,年轻时候贼靓,端庄大气,个子又高,可不是后世网上的某张照片,那种红颜衰老的样子。

这年头的电视剧,除非能让央视买走,绝大多数的影响力只限于本地。

评价一部作品是否优秀,评价一个制作单位是否有水准,自然得靠这些奖项。飞天和金鹰,金鸡和百花,在文艺工作者心中无比神圣。

而且评选极严,比如《红楼梦》和《西游记》。

在金鹰奖很吃香,飞天奖根本看不上,因为两部作品都遭到了学术界的严厉批评。觉得没资格拿奖,但是呢,拍了好几年,这么辛苦,不给奖又说不过去。

于是《红楼梦》拿了个特等奖,《西游记》也拿了个特等奖,安慰安慰的意思。

而艺术中心这边,经过近三年积累,终于在圈内占据了一座山头。一提电视剧生产大户,央视、齐鲁台、魔都台、粤省台,外加就是京台。

京台,会议室。

中高层坐了一屋子,李沐也在。

他载誉而归,先说了几句场面话,随后进入正题:引进剧。

“两岸关系解冻之后啊,先行交流的肯定是文艺界。这个东西是共通的,两岸血浓于水,不存在太多差异。

据我所知,有意向从那边引进电视剧的,只有央视一家。

毕竟花钱不讨好,自己拍都亏,引进更亏。地方台要么没实力,要么在观望。但我们经过几天研究,觉得可以一试,是个提升影响力的好机会。

关键是,我们买什么样的电视剧?”

“……”

李沐听完领导讲话,问:“央视想买哪部?”

“好像叫什么《一剪梅》,哦,单子上有。”

刷刷刷!

众人翻开一份资料,这是湾湾那边过来的名录。李沐找到《一剪梅》,看了看简介:

1984年于中视播出,主演寇世勋、沈海蓉等。

故事发生在一直备受缺水困扰的沙河镇。万、赵两家为世仇,为了化解两家恩怨从而齐心协力寻找水源,赵时俊忍痛放弃了爱人沈心慈而迎娶万家大小姐万秋玲。而沈心慈在生下她与赵时俊的骨肉绣云之后撒手人寰……

咝!

李沐瞧这一段,脑中忽然冒出某人讲过的一个名词:苦情戏。

后边还有四字点评:又臭又长。

《一剪梅》是大陆引进的第一部台剧。虽然台剧从最初就有拖沓的毛病,但对刚接受过港剧洗礼的内地观众而言,却是一种全新的谈情说爱的方式。

捧红了一批明星,主题曲更广为传唱,从而认识了一代污妖王,嘿嘿嘿。

(写到这发现前面一个错误,赵妈演的小品,当时《昨夜星辰》还没引进。)

信息不对称,大家看了半天,没啥概念。

李沐想了想,道:“看故事,应该是那种爱恨纠缠,生离死别的悲情风格。我们要买,不宜买类似的,不然就撞了。”

“嗯,确实。”

领导点点头,道:“我们的资料不如央视丰富,他们只打算买一部试水,我们也别太招风,也试验着引进一部。老李,你还有什么想法?”

“呃,我觉得这个可以。”

李沐从一串《新绝代双骄》、《珍珠传奇》、《烟雨濛濛》等名字上划过,指着文件道:“历史背景,有群众基础,收视率也高。而且凌风来客串的时候,我们聊了聊台湾的影视环境,他专门提到这部剧,应该有保障。”

嗯?

众人纷纷低头,《一代女皇武则天》。

李沐如今面子贼大,讨论了一会,决定先从那边要点片花来看。

“还有件事……”

领导咳嗽一声,道:“以前我们都是当年定目标,当年拍摄。现在生产条件成熟了,提前给你们一个任务。

今年内,把明年的拍摄计划拿出来,要求是长篇连续剧。

《胡同人家》有点取巧,每集才三十分钟,我要那种真正的大长篇连续剧,实打实的。

身为生产大户,这才是衡量实力的标准。你们尽快研究,有事直接跟我汇报!”

散会后。

李沐和郑小龙下楼往回走,满面愁容。

可能成绩太优秀,领导野心大了,誓要带着京台崛起。可下面人难办啊,什么叫大长篇?

拿《胡同人家》对比,意思就是,你至少得搞个四十集以上的。

“老李,怎么着啊?”

“我能怎么着,给任务就做呗。”

李沐摇摇头,叹道:“等许非那边完事,我们几个碰一碰。剧本不敢说,起码得拿个梗概出来,不然没法交代。”

…………

魔都,一家学校附近的小吃店。

这学校是《十六岁的花季》片场,许孝文和张俪正在吃早点。

魔都是国库券的主要出货地,价格通常比别的地方高,许孝文跑了几趟,俩人还是碰了面。

很尴尬。你说把她什么?

儿子的朋友?生分。儿媳妇?也不是。

张俪也尴尬,但表现的非常得体,完全对待长辈的态度,“叔叔,您跟着去哪儿?”

“去趟盛京。”

“回家么?”

“看看吧,有时间就回去一趟,你啥时候回去?”

“我也快了,下月初……”

“叔!叔!”

正聊着,陈小乔大呼小叫的跑进来,手里攥着一份报纸。

“别吃了,有的忙了!”

他压低声音,猛戳一条新闻,“继第一批7座试点城市之后,中央即将在54个城市开放国库券转让业务。”

噗!

许孝文直接喷。

这尼玛7个地方就累死累活,54个得跑死啊……诶?不对。

他转念一想,城市越多,说明可操作的差价就越多,而且路程近了。许孝文年轻时候可是跑江湖的,跑江湖的曲艺人都野。

当即站起身,“你慢慢吃,我们得走了!”

“啊?您,您……”

张俪见二人心急火燎的出门,根本阻止不了,只能无奈摇头。她重新坐下,翻出一个小本边吃边看,密密麻麻全是心得体会。

她跟着来剧组,不知如何入手,只能什么都学。

制片问一问,导演问一问,摄像问一问,场务问一问……努力了解各环节的操作流程。组里人开始把她当明星,现在把她当劳模,太能吃苦。

白天不表现,夜里也哭过,好在快杀青回家了。

(还有……)

喜欢从1983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cwx8.com)从1983开始总裁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