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从1983开始 > 第208章 上位

从1983开始 第208章 上位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1:42 来源:总裁文学

李沐对许非都有点条件反射了,既盼他说话,又怕他说话。

而此刻,从他嘴里吐出承包二字,气氛顿时变得微妙。大家知道承包鱼塘,承包田地,承包工厂生产,真没听过承包电视剧的。

李沐拧着眉,无奈且无奈的看了看他,“过会我们私下谈,还有别的事儿么?”

“没了。”

“没了。”

“那散会。”

各自散去,俩人回到主任办公室,门一关。

“说说吧,又搞什么幺蛾子?”

“主任,这可不是幺蛾子,一本正经的。”

许非狗腿的给倒了杯茶水,笑道:“您把项目给我,剩下什么都不用管,完了我把一部作品献给您。”

“还献给我,我又不四十周年!”

李沐没好气的喝了口水,“你资金怎么弄?”

“拉广告。”

“人员呢?”

“外头找。”

“场地呢?”

“自己租。”

“那你何必呢?”

“嘿嘿,您知道……”

李沐不说话了,自己还真知道,不就是想要一部戏的主导权么?

他没在一线工作,不甚清楚,但也有所耳闻,《胡同人家》基本是对方一手搞起来的,连尤晓刚都不好使。

老实说,他乐于看到年轻人成长,可这个成长速度太可怕了。

第一年挂着美术的名,干着副导演的活;第二年挂着副导演的名,干着导演的活;第三年又要承包……

而同时他又很相信许非,这个年轻人入职以来,就不断带来惊喜。有中心的,有台里的,连对港交流都是人家提的。

他喝了半缸子茶水,道:“你的意思是,不用单位的人?”

“用也行啊,我自己包圆了,让大家怎么想?”

“呵,你还懂点事理,那你刚才……”

“这就是矛盾。按理说,承包都交给我,单位一切不管,但不能真这么干。就算您同意,大家也不同意,我准保被举报。”

许非刚才是拆墙,现在是开窗,“所以我想做制片人,资金单位出一部分,我拉一部分,人员尽量用单位的,缺口再从外面找。”

“你不想做导演?”李沐奇怪。

“这戏的导演不重要,也照顾不了全局。”

“那你想找谁做?”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呗。”

“我考虑考虑。”

李沐坐在椅子上沉吟,许非也没走。过了一会,他才似忽然想起来,“对了,这是交流周的初步安排,你看看。”

许非接过一张行程表,上写:京港影视文化艺术交流周。

活动时间:4月5日-12日。

主办单位: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京城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

活动宗旨:邀请香港杰出的文艺工作者,通过开展深入对话、影视座谈等活动,促进两地影视艺术的发展与合作。

港方人员:亚洲电视部分高层、演员、技术人员,徐晓明团队数人,袁家班数人。

没了?

没了。

许非一看港方人员,就晓得对方没咋重视,来也是碍于情面,或者推销电视剧的。

不过有徐晓明就行,袁家班更是惊喜。

再看日程安排,中规中矩,多是座谈会、记者见面会、观众见面会。而《末代皇帝》和《胡同人家》的座谈,定在了4月9日。

…………

李沐确实考虑了几天,就在想许非的步子会不会太大?

后来琢磨琢磨,他干什么貌似都游刃有余。而如果不交给他,这小子立了如此多的功劳,却要被资历压制,怕是会心凉情薄了。

几天后,中心宣布由许非担任《胡同人家》的制片人,经费还是60万,各出一半,成品不少于40集。

制片人跟制片主任不同,后者带了主任俩字,好像很牛逼,实则是管后勤的,制片人才负责全局。

大家心情复杂,和和气气的局面终于有点瓷器店的样子。

一方面没人质疑他的能力,拿第一部说,剧本、演员、拍摄他都是核心人物,除了没参与后期。

但另一方面,许非实在太年轻,某些人没脸皮在一个后生手下听命。

他这次可是挂实衔。

许老师不急,在自己办公桌坐着,颇有姜子牙钓鱼的架势。

第一个来找的很意外,陈彦民。

俩人岁数差不多,陈彦民略大几岁,开诚布公,“小许,我想做这剧的导演。”

“陈哥,导演可不好做啊。”许非笑道。

“没关系,我经验不多,正好磨练磨练,而且咱俩的路子挺合得来。”

这话倒没错,能写出《黑楼孤魂》的编剧肯定是个好导演,他意识确实超前,后来年纪大了才变平实。

第二个投诚的,冯裤子。在赵宝钢和许非之间纠结很久,还是选择腿粗的。

第三个,关景清。从《便衣警察》就给他做道具……

今年艺术中心大开大干,预定五部作品:

王保华的《屏蔽》,拉走一些;赵宝钢的单本剧,拉走一些;金焰的单本剧,又拉走一些;还有尤晓刚的《夜郎风情》。

瞬间暴露缺点,人员短缺严重,只能跟电视台和电影厂借。

这样成本又提升了,好比《红楼梦》得付双份工资,一份给本人,一份给单位找替岗的。

总之呢,许非的人缘还不错,《胡同人家》的吸引力也比单本剧强。

制片主任于普、摄影师毕建华,两个主要人员都在,外加一个不涉及具体事务的责编郑小龙,都算上一共十五人。

…………

领导班子确立之后,许非并未急着拉广告。等电视剧播出了,那才是找金主的最好时机。

夜晚,书房。

已经过了午夜,老妈等人早就睡了,他还点着灯,琢磨第二部的思路。

首先《胡同人家》的调子不能变,贴近生活,艺术夸张,针砭时弊,探讨情感。关键不能水,每集得有内容。

去年42集,把能写的热点都写完了,但今年还有新的,比如《红高粱》和房改。这东西就跟某人的小说一样,随写随蹭。

而整体剧情上也有发展,白奋斗想当演员,没当成,第二部得有进步,和陶蓓的感情戏也会波澜壮阔。

他磨了一遍前十五集的剧本,梁左等人愈发纯熟,甚至有点程式化。哪里该埋包袱,哪里必定笑……这样挺好,尚未乏味的时候就能结尾。

因为明年肯定没有第三部了,嗯。

喜欢从1983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cwx8.com)从1983开始总裁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