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 76 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 76 章

作者:MM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7 22:31:25 来源:奇书网

赶在燕承诏抵临太仓州,竹姐儿来信,信中并无半分怨气,反倒劝父亲以公事、民生为重,她写道——

“……此孤自许,气傲心,却也还算说话算数,做事干净利索,不左右顾盼推搡,想来办公事时有几分事在,是个合的选……”

“……女儿闻父亲只言片语,尤知彼时太仓州亟待整治,既是朝廷派重兵南下巡捕,此等良机岂可错过?国事、民事、家事、私事有分,父亲莫要因女儿私事而失民事国事,自可放手去做……”

有竹姐儿的回信,裴秉元心安,有打算。

夜里,林氏伺候裴秉元宽衣,夫妻二闲叙,林氏言道:“我是个小『妇』,心里最是计较家里头的斤斤两两,也计较自己的喜好,此事换是我,我可比不得三丫头这样识体,不带一丝怨气……”说到竹姐儿官庄、园子治理得井井有条,林氏又继续夸奖道,“这一套事可不是谁都能得来的,既要想先一步,又要出手果决,拿得住。”

夸着夸着,林氏渐渐默声,随后轻叹一声。

“夫缘何叹气?”

林氏应道:“没宫,她跟在我身后事,生要强却仍有几分天真在。如今出宫,从她的信来看,心缜密,做事周到,一身的领,可见其在宫中吃许多苦头,受许多磨难……这世道里,哪有不吃苦就能到的事呀?事愈,曾吃过的苦头愈多。”

裴秉元陷入深——他如今治水务农略有心得,不就是在玉冲县吃苦来的吗?

他这些年子改不,在照看儿女这一块,远未能做到入细入微。

裴秉元喃喃道:“相较于姐姐妹妹们,竹丫头确实辛苦许多……我这个当父亲的,该好好弥补她。”

又:“夫可有甚么好主意?”

林氏想想,应道:“我倒没甚么主意,只想着如今伯爵府产业多,也不差那百亩地几个铺子,除贵们赏的,竹丫头的嫁妆置办得跟其他三个一样的,便就好。”

裴秉元点头,道:“竹儿的婚事,京都可有音信?”

“沈姨娘说有个杨府不错,杨夫已经投三次拜帖。”

“理寺卿杨家?”京官不,可说得上是杨府,又有适婚儿孙的却不多。

“正是。”

……

几日后,数艘硬帆乌尾船扬帆抵达江南海岸,后头又紧跟着数不尽的中小船只,泱泱一片,宛若畅游于沧海之上的飞鱼,结群而来。

最那只宝船上雕刻虎首,一个身着过肩麒麟纹锦衣,佩戴细长绣春刀的男子站于船头,海风急急,将其玄『色』披风拂向后而扬。

此不是燕承诏又能是谁?

海风咸涩,燕承诏时而闭目御风,若有所。

都说江南沿海一带倭寇海上横行,官船商船每每出海皆心惊胆战,唯恐遭倭寇围堵抢夺。又有『乱』民结营为寇,占岛称王,屡屡御船登岸抢杀掳掠,百姓深受其害。

然则他所见却与传闻相径庭。

自船队从济州码头出发,一路向南,海上航行数月,倒也不是一无所获,只不过剿灭的都是些小贼窝,几乎用不四分之一的战船、兵力,便可轻松攻破,几乎没有激战鏖战。

缘何海上如此平静?

若真如此平静,圣上又何须动阵仗,任命浩浩『荡』『荡』数百船南巡?

船缓缓靠近码头长堤,略一顿后,稳稳靠在岸边,长桥搭,苏州府、松江府辖内各州县、各卫所的文武官员,应来尽来,恭候巡海总兵。

巡捕倭寇贼寇乃是兵家之事,恭迎接待朝廷钦派总兵,自然是由都司卫所主要负责。

镇海卫指挥使——蔺,他早早备好补给粮饷,船只悉数停靠码头后,他向燕承诏行礼,言说道:“总兵,时日紧迫,下官已备好粮饷,只待一声令下,镇海卫便可登船补给。”

按照船队南巡计划,燕承诏最南要到广东承宣布政使司,船队在东南沿海来回游弋,冬日再回到京都城复命,这么一算,他在苏州、松江府一带停留的时日不能太长。

以往惯例,船只停下来后,就该开始往上搬运补给物料,以免误后面的行程。

再看漕运码头上,一个个灰麻袋堆小山,里头米粮鱼肉果蔬应有尽有,比船队途经的任何一个卫所添补的粮饷都要丰厚,军户们整齐列队,待命而动。蔺指挥使要“孝敬”总兵、副总兵的,自然也会掺在这些麻袋里头。

谁料,燕承诏应道:“不急,晚些时日再补。”见蔺指挥使略一愣,燕承诏补充道,“海上时日乏闷,途经江南圣地,岂能辜负?”

“是,总兵说得是。”蔺指挥使笑脸相迎,应道,“下官必定安排妥当。”只消觉得是皇家燕姓贵公子顶着总兵的名头,下来游历一趟,以便领些军功罢。

历年南巡,哪年能巡出个名头来?不外乎是船队来贼寇躲着,船队走,贼寇继续现形滋扰。

真要长久防御,还得靠他们这些镇守一方的卫所,蔺指挥使有恃无恐。

……

……

彼时,京都城里,顺天府衙、理寺和户部已联手将京畿周遭的官庄悉数查访一遍,不勋贵家或多或都被查出些题,朝廷小施惩戒。

若说事事清白,没被挑出题的,唯有景川伯爵府和锦昌侯府而已。

勋贵们一打听,可不得,景川伯那个刚出宫的三孙女,早在初春的时候,就府上的官庄、园子料理一遍,有些不规矩的庄头都报官发卖。

不让京畿众贵『妇』们另眼相看,先那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炎炎夏日里,南平伯爵府叫送来一车新鲜的蜜瓜,个个浑圆饱满,看着就解暑生津。带车的老嬷嬷奉命来送瓜,说是抵付约好的三厘收。

“给三小姐好。”老嬷嬷道,“伯爷说庄子里有几亩瓜地,引的也是上游的河水,理应按约付利,只不过瓜地种出来的蜜瓜不曾外售,不好折算银钱,伯爷命老奴送些新鲜的蜜瓜过来抵付,还望三小姐莫要嫌弃。”

这么一车瓜,又岂止三厘收。

“替我谢过你家伯爷。”

既是约好的,家诚意送来,竹姐儿便干脆收下。

瓜吃着又甜又脆,瞧得出个个都是精挑细选过的,夏日暑热,竹姐儿叫瓜分给各院。

竹姐儿没料到的是,南平伯爵府的官庄里,不止一块瓜田,还有果园、菜园……回回都挑最好的送过来。

既然要打交道,不免要解一番,竹姐儿叫出去打听,才知晓这位南平伯能长也是不容易。

这位年轻的伯爷名为乔允升,今年不过才二余岁。既年纪轻轻承袭爵位,便说其父、其祖父早逝,这爵位才到他的身上。

乔允升年幼时,其父亲受命往胶东任职,母亲随行,不料半途染瘴气,双双不幸罹难。当时乔允升风寒刚好,不宜长途跋涉,留在京都由姑母照料,得幸逃过一劫。

按规,爵位由九岁的乔允升承袭,他的二叔、三叔自是万分不愿,却又无可奈何。乔家未曾分家,彼时乔允升无力掌家,伯爵府的家产、产业实则落入两位叔叔的手中。

过几年,乔允升长,能自己拿主意,两位叔叔仍牢牢住家业不肯松手,言说侄儿尚年,心不稳,帮他再『操』持『操』持。

如今,乔允升已自己掌管伯爵府,父辈留下来的家业、产业恐怕剩下不几分,长长数年,再的肥肉也能被榨得干净。那些镌刻在铁券上的官庄良田,有章可循,叔叔们自不敢贪侄儿的,然家私铺子细软这些不在账上的,却可悄无声息地慢慢迁走,或迎来送往消耗,或经营不善赔倒闭,清官也难断其中的虚虚实实。

留给乔允升的不过是个空府邸和登造在案的官庄。

这样比来,南平伯爵府比余年的景川伯爵府,还要更落魄——光凭官庄良田,岂能撑得来伯爵府的体面?

无怪上回那辆马车帘布素锦,不加装饰,南平伯需要自己下去料理庄子,也无怪京都城里这几年鲜有听闻南平伯爵府的消息。

这日,竹姐儿去茶楼采办些茶叶,出楼正打算登车,隐约察觉到别处有目光投来,蓦的一回头,又见南平伯爵府那辆灰蓝素锦的马车恰巧从街上缓缓驶过。

车内男子轻撩帘布,望着竹姐儿倩影有些出神——盈盈背阑干,素发香冷。

竹姐儿的蓦一回头,正巧与乔允升目光对上,乔允升没能反应过来,目光一滞也呆住,似是被揭穿发现小秘密,急忙速速收手放下车帘,余留帘布随车轻轻摇摆。

过几息,又见他迟疑探出手,再次撩车帘,颈脖有些发红,不好意笑笑,低头朝竹姐儿揖,以示赔礼。

这回,竹姐儿看清楚乔允升的容貌,眉目秀正无戾气,身形清瘦。

以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境中,他会是个深戾淡漠的,才能在深潭中挣扎求存。岂料乔允升一身素衣,映着有些苍白的脸庞,似一羸弱书生。

凄惨的经历似乎并未在他身上雕刻太多棱角,或许是容易满足而求得安然。

只是透过车窗看几眼,此举也不算太过冒犯,竹姐儿微颔首致意,转头登上马车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