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 64 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 64 章

作者:MM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7 22:31:25 来源:奇书网

裴老爷子同意让少津赴宴,叮嘱孙子小心行事,打听明白安平郡王的意图后,早些回来。

少津点点头。

父亲和大哥都不在京都,他身为伯爵府男丁,理应站出来守护好伯爵府。

裴少津去了逢玉轩,踌躇许久后,同小娘说了此事,道:“我省得小娘恨极了安平郡王府,孩儿也是一样的,当年若不是他们威逼,姐姐早过上安稳日子了。”

转而又道,“只是……”

“我明白道理。”沈姨娘收住苦楚,尽量平静道,“你祖父岁数大了,你父亲、你大哥又不在京都,安平郡王送帖意不在请宴,这件事既有蹊跷,你身为裴家子孙,理应过去一趟。”

说着说着,话语间有些哽噎,继续道,“你不仅是竹儿的弟弟,还是裴家二少爷,你理应去的……你姐姐若是知晓,定会夸你长大了。”

裴少津见到小娘如此,心里跟着一起难受。

五年了,他所看的每本书,写的每篇文章,似乎都是为了把自己磨得更锋利。段夫子常常点评他的文章“立意率直,然锋芒过盛”,要求他下笔时,多添些古意蕴意掩一掩锋芒。

文章可以改,心性恐怕没那么容易更改。

裴少津安慰小娘道:“小娘,五年即将期满,姐姐隔年兴许就能承恩出宫了。”

沈姨娘失落摇摇头,说道:“顺平公主送嫁在即,你姐姐是贴身侍读,贵人们岂会这个时候放她出来?耽误了这一回,再等又是五年……再者,以你姐姐的性子,也未必肯这个时候出来。”进了宫中,总有许多身不由己的事。

顺平公主觅得佳婿,顺利嫁人,竹姐儿身为公主身边最亲近的女官,势必会受赏再进一阶。

一个从五品的女史,也说得上耀眼了。

沈姨娘抹抹眼角,起身道:“我去请示老祖宗,看看给你准备甚么礼件带去。”

平日里总是低眉顺受的沈姨娘,这时微微挑了挑眉,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关于礼件的事,似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只不过她是个妾,想动家中财物还得有老太太点头。

数日后,沈姨娘带着下人,给少津捧来了一个檀木盒子,盒子外雕刻着瓜蒂藤蔓,象征绵延生息。

裴少津打开盒子,只见里头卧着一尊红玉雕塑,雕的是“榴开百子”,枝头之上几颗红石榴熟透而裂开,露出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石榴籽。

这尊雕塑只是手艺精巧,玉质算不得多好。

沈姨娘眼角再次多了几分犀利,说道:“皇亲贵族的门第,讲究多子多福,津儿送此过去再合适不过了。”

“孩儿明白了。”裴少津应道。

老王爷、郡王妃得了此物自然会欢喜,至于尚书府如何作想,裴若棠又会如何作想,是否会生怒气到自己,沈姨娘、少津就不得而知了。

少津是去庆贺郡王府长孙百日宴的,何须顾及尚书府?

不管是盒子外的瓜藤,还是盒子内的红玉石榴,都与这百日宴相合得很。

……

……

百日宴那日,少津一身柳青色的直裰,半肩绣着些竹叶暗纹,腰间包边银带上只挂了块圆形玉珏,脚蹬黑缎长靴,从马车下来后,步步生风。

白玉肤质,墨意眉目,好一个翩翩后生。

王府大门外,老王爷、郡王妃站在最前面,世子、裴若棠站在其后,百日的王府长孙睡在红色襁褓里,由郡王妃亲自抱着。

这等场景就很值得玩味了。看来,裴若棠想把孩子养在自己膝下的打算,是无法实现了。

不过,裴若棠也是有几分心计的,她款款大方站在世子身边迎接宾客,谈吐不俗,未露出丝毫不喜,确有大家闺秀、正房娘子的气度。但又不时添些捂肚扶腰的小动作,有些弱不禁风,让人心生怜意。

“景川伯爵府来贺——送红玉石榴一对——”大管家吆喝道。

裴少津不急不缓,收住了心绪,特意让随行小厮将礼件捧到安平王爷跟前,作揖谦道:“恭贺王爷喜得长孙,伯爵府略备薄礼,聊表千里鹅毛之意,祝王府多子多福,绵延生息。”

他只同王爷、郡王妃说了话,没给世子、裴若棠任何眼神。

接着,少津当着裴若棠的面打开了那檀木盒子,“榴开百子”得以示人。

一直端着的裴若棠,初见到裴少津来贺时,已经心生诧异,心态有所不稳,如今再一看这内内外外都含着戏谑之意的礼件,脸颊微微抽动,手心已被指甲戳出血印——伯爵府是甚么意思?是暗讽她没办法为王府生得长子嫡孙,失了算盘?还是嫌她眼中钉不够多,祝侧妃多生几子来气她?

祖母替她筹谋了这么多,结果因为肚子不争气,失了长子嫡孙这份依仗,裴若棠难免心生不甘。

偏偏她怒而不敢发声,还要极力忍着、压着,免得叫外人见她失了态,到处诟病她。

安平世子吃过教训,身无武官军职,如今只剩一个世子身份,能不能承袭郡王爵位还要看父亲的眼色、圣上宣旨,哪里还敢像以往那样嚣张跋扈,只能木木杵在父亲身后。

安平王爷心明意会的眼神一闪而过,又马上露出和煦的笑脸,叫人收下礼件,和裴少津寒暄道:“景川伯爷近来如何?”

“谢王爷关心,祖父一切都好,只是这几日老腿的毛病犯了,无法亲自来贺。”

安平王爷又对郡王妃道:“让孙儿沾沾伯爵府的才气,短短数年,一门三杰,文武百官皆盛赞不已。”

安平王爷这是夸大了,伯爵府确有崛起的苗头,但还远谈不上一门三杰。不过,他的态度可以窥得一二。

正如裴少津所料,王府有意示好,缓和两府关系。

至于为何要在孙子的百日宴上,大抵是觉得当年是因此事而起,如今希望再借此事表态罢。

贺宴之后,安平王爷派人特地将裴少津留了下来,请他到会客堂里稍候。

兴许是老王爷有意安排,他听见了老王爷和小厮在门外对话——

“二少爷呢?”

“回王爷,将军他从南镇抚司回来后,转身就出了门。”

郡王次子,封镇国将军爵位,从一品。下人或称其二少爷,或简称其将军。

“去哪了?”

“好似还是去了戏楼。”

“亲侄子百日宴,他不声不响出去,听个劳什子的戏?”老王爷强调这句话,却没有怒气,便说明是专门讲给裴少津听的。

又道:“光天白日,戏楼里就开戏了?”

小厮应道:“将军自己雇了戏班子。”

“快马叫他回来,就说伯爵府来人了。”

“是。”

前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个二十三四岁的男子快步走进来,没有与裴少津做文人的那一套礼节,而是径直坐下,“啪”一声将绣春刀置于茶案上。

叫人给裴少津续茶。

裴少津不动声色打量眼前的镇国将军、郡王府二公子——燕承诏。

只见他身着大红缎绣过肩麒麟纹麒麟服,黑色质地,衣摆上织有祥云、海水江崖等纹饰,肩上、两袖织蟒。由此,裴少津知晓了燕承诏在南镇抚司的职务——缇帅。

是皇亲,能有镇国将军爵位,又能在亲军都尉府授实职,燕承诏必定有过人的本事,才能得圣上如此信任。

气派的衣制下,是一张冷冰冰的脸庞,唇薄,眉眼微微上挑,似鹰。

“裴二公子明白父亲送帖伯爵府的意思了罢?”燕承诏开门见山问道。

裴少津颔首。

“你以为如何?”燕承诏又问。显然他并不想掺和进其中。

裴少津笑了,不惧,直言道:“莫非我知晓王府有意求和,伯爵府就应当承下来?”对上了燕承诏的目光。

又道:“我的姐姐只身入宫受苦已经五年,我的长兄为了撑起门楣,日夜苦读,提前数年参加秋闱,燕将军觉得一句求和,便能抵过这些,让伯爵府放下成见?”

“看来父亲没同你说明白。”燕承诏皱眉道,干脆统统把条件道出,“令姐入宫确由王府造成,父亲知晓后,为时已晚,实属无奈。秋后,我奉圣上之命护送顺平公主出嫁,事成之后,依照旧规我可向圣上、皇后娘娘问赏。令姐是因王府世子之错而入宫,由我这个当弟弟的领罪,帮令姐出宫,如何?”

燕承诏用的是王府世子,而非长兄,谈及领罪二字时,更是流露出些许厌恶。

可见,他并不屑于在外人面前掩饰他和长兄之间糟糕的关系。

裴少津终于明白燕承诏为何打一入门就带着些不情愿的怒意,为何躲开了亲侄子的百日宴——上有一个糟糕的兄长,犯了错事,父亲却要弟弟替兄长收拾残局。

当裴少津听到燕承诏说能帮姐姐出宫时,他的眼睛还是亮了亮,不知条件是何,不知姐姐愿意与否,但至少是个机会,有总比无强。但下一瞬,当他想到“问赏”总是要有理由的,立即想通了几分,这恐怕不是甚么好事。

他问道:“燕将军以何缘由问赏?”

“你放心,我不是他。”燕承诏道,“我乃庶出,尚未婚配。”

听闻早料想到的答案,裴少津还是定住了,不知如何应答。

姐姐因不嫁王府而进宫,如今若是因嫁王府而出宫,姐姐是万不可能答应的。

燕承诏起身,取回绣春刀,言道:“话已说完,接下来不是裴二公子可以自己决定的事了,请裴二公子回府同家人商量罢,秋日前知会我便可。”

又道:“戏楼里的《紫钗记》才唱到灞桥饯行,恕不远送。”而后快步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