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 133 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 133 章

作者:MM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7 22:31:25 来源:奇书网

裴少淮继续读下去,一句句看得很仔细——既是人编撰出来的字句,多少都会显露些痕迹。

正文写得很是详实,十余页纸把周皇贵妃的一生尽详尽细地写了下来。这里头写道,周皇贵妃出身江南民间,娴熟养蚕织布,相貌温婉,素有家法,十五岁经由礼部选拔得以入宫,陪升为皇长子侧妃。

周皇贵妃在宫中,虽是贵人,却简朴节约,四时为民祷告,在宫中传授桑植织布之道,节省月例皆捐予佛门,渡人向善。

为皇帝诞下皇三子燕松,皇三子性子随母,亲民为民,自幼机敏,后封楚王。

周皇贵妃与皇帝感情和睦,在宫中亦是一段佳话。

总而言之,诸多优良品性皆聚于周皇贵妃一身,堪称大庆朝女子的典范。裴少淮知晓,此章节十句话中便有十句是假的,因为古言并无标点符号,是有人故意杜撰吹捧的。

编撰者笔法精炼,每句话都有其深意——“民间良家、礼部选拔”凸显其贵妃身份正统,“养蚕织布”凸显其勤劳爱农……

裴少淮言道:“此文出自朝中官员之手,非民间文士的笔法。”

“官人是如何看出来的?”

裴少淮给妻子指了几处,解释道:“文中内容虽是杜撰,但每个年份皆能对应上,民间野史不可能知晓得这么准确。”他甚至怀疑笔者身在翰林院里。

杨时月又拿出一本薄的《闺范图说》,这才是礼部汇编的版本,与方才那本封皮一致,只厚薄不一,她言道:“这两本书用纸有差,卖价却是一样的。”如此情况下,自然是厚的卖得更好。

封皮一致则是为了混淆视听。

事关皇室、事关楚王,又牵扯到礼部、徐家,杨时月有些担忧,低声建议道:“官人,要不要让阿爹暗中查一查?”杨大人身在大理寺,自有查案的本事。

裴少淮见妻子面露担忧,立马意识到自己神色太过凝重了,缓和笑笑,扶杨时月在榻上坐下。他知晓时月细腻聪慧,孕期心思敏感,若不跟她讲清楚,反倒会让她多想,更加担忧。

裴少淮一一分析道:“此书盛赞周皇贵妃,但未必出自楚王之手。当年太子未定之时,大肆宣扬周皇贵妃贤德,兴许还有些用处,现如今,周皇贵妃故去多年,楚王远藩宜昌府,大局已定,此时宣扬周皇贵妃只会使得天子生怒,无利可图,楚王何苦做这一遭?是以,此事为党争而非权争。”

声音清和,原本很严肃的事,叫裴少淮说出了几分轻松。

他继续道:“作此书者必定图谋不轨,以‘添章’混淆视听,暗箭背刺礼部和徐大人。这后十二个章节虽不是礼部所编,但真真假假有时难以说清楚,到了某些言官的嘴里,则成了徐大人有意谄媚楚王,为官不忠。”

裴少淮故意没说开海和太仓州的事,免得妻子担忧。

太仓州之事剑指父亲,《闺范图说》剑指徐家,实则都是间接向裴少淮施以威胁。

“有裴家和徐家的这层关系在,还是莫让岳丈查此事好些。”裴少淮解释道,“不然事情闹大,水越搅越浑,到时反把杨家也拉下水就不好了。”

这只是个由头。

裴少淮心里实际想的是,对家既然算计了父亲,又算计了徐家,少不了也会算计杨府、张府等,这个时候找岳丈帮忙查案,有可能直接落入对家的圈套。

对家在暗处,裴少淮只能步步谨慎。

杨时月听信了丈夫的话,神色没那么忧虑了,她问道:“官人打算怎么做?”

“我会想法子暗地里告知徐大人,叫他提早做好应对准备,这后十二章出自谁人之手,也由徐大人来查合适些。”裴少淮应道。

言罢,裴少淮试着换个轻快的话题,他蹲下把耳朵贴在时月隆起的肚上,问道:“你们白日里可有乖乖听娘亲的话?以后大把地方给你们折腾,这几个月要乖一些,听到没有?”

裴少淮用的是“你们”,因为已经确定杨时月怀的是双生。

身子比同月份的孕妇要大一些。

杨时月嗤笑他说:“还没出来呢就开始听你管教,哪有你这般当爹吓唬孩子的?要我说,我就喜欢他/她们调皮些。”

裴少淮仰起头,笑道:“时月你误会我了,为夫这不是管教。”

“那是什么?”

“是商量。”裴少淮笑笑应道,“我且当他/她们都答应为父了。”

他又对着肚子说道:“你们既答应了为父,我便也答应你们,以后一定少揍你们俩……”

裴少淮对妻子说道:“你瞧,我与他/她们不是有商有量的吗?怎么能是管教呢?”

“满嘴的歪理……”杨时月被丈夫逗笑,心情舒畅了许多。

……

夜里,裴少淮让杨时月先睡,自己则到书房里继续做事。

上谏开海的折子在案上摊开,字迹清正隽永。

裴少淮本想近日将折子呈给皇帝的,如今看来是不能急了——开海动了太多人的利益,眼下已经开始有人动手了。

若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开海之策就不可能真正落地。

之前是他太急了些。

裴少淮将折子收起,锁入抽屉中,心里期盼再度把折子取出来的时候。

然后开始想应对之策。

门外蛐蛐断断续续而鸣,夏日将至矣。

……

翌日,伯爵府后院里,两个颇有些姿色的丫鬟在池边低声交谈。

“她怀了身子,大少老爷是不是该纳通房了?”

“嘘——”另一个丫鬟谨慎一些,道,“听说杨家那边没有纳通房的规矩,你我就莫贪想了……再说大少老爷那样的人,听说从前读书时性子就很寡淡……”

“这里是伯爵府又不是杨家,她自己不带通房丫鬟入门,就能绝了别人的路?”小丫鬟继续道,“从前是从前,眼下大少老爷年纪正盛,你没见这几日书房夜夜亮到三更天吗?正是个好机会……”

“要不咱们还是安分做事吧,别处可没有这么好脾气的主子。”另一个丫鬟劝道。

可小丫鬟已经打定了主意,劝不回头。

当夜二更天,小丫鬟出动了,快入夏的天里,她偏端了一盅羊肉汤向书房走去,也不知从哪学来的伎俩。

只可惜,她还没进得裴少淮的院子,半路就被申大家叫人给摁下了。林氏身边的申嬷嬷早已荣退,但她的一对儿子还在裴家做事,申二一家跟去了太仓州,申大一家则留在京都里。

这申大家是林氏的人。

申大家来到柴房里,啐了一口,道:“夫人猜得没错,再好的门风、再三管教,底下也总有不长眼、不识规矩的。”

申大家没给丫鬟辩解的机会,连夜把人送到了郊外的农庄里,等林氏回来再处置。

翌日大早,陈嬷嬷给杨时月梳头时,笑吟吟地说道:“夫人真是好福气,遇到了个极好的婆母。”

杨时月点点头,问道:“夜里没有打搅到官人吧?”

“动静很小,没有吵到老爷。”

“那就好。”杨时月应道,“官人近来公务繁忙,本就歇息不够,不可让府上这些事叫他分心了……等早膳后,我再去见见张管事和申大家。”

……

乾清宫外,裴少淮费了些时辰在廊道里守着,终于“守”到了燕承诏。

裴少淮摇摇头叹息道:“燕缇帅宫中在值,却无固定的在值衙房,想见燕缇帅一面实在太难了。”

又打趣言:“燕缇帅若是宫外在值,我只怕是连影子都守不到。”

“裴给事中有事?”燕承诏开门见山问道。

裴少淮点点头,两人对视一眼,当即意会,一同移步别处密谈。

既然身边的亲朋师者都被对家盯上了,裴少淮便想到了燕缇帅。对家应该想不到他和燕承诏的关系还不错。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是等燕承诏查清楚之后,再报皇帝会好一点。

燕承诏端着书读得很快,一目十行,只看了个大概,神色镇定,显然没有太大兴趣,他把书还给裴少淮,断言道:“此事不可能是楚王做的。”

他和裴少淮的判断一样。

“何出此言?”

燕承诏带着些不屑,言道:“太仓州镇海卫事发以前,手中权势渐成气候,楚王都不敢如此猖狂,更何况现在处处受防,辛苦织的网已被逐一切断。”

也是,皇帝知晓楚王的狼子野心后,明面里要维持“兄友弟恭”的假象,但暗地里岂会完全没有动静?

裴少淮了然,夸道:“原来燕缇帅悄无声息消失数月,竟是做成了这么多事。”能从燕承诏嘴里说出来的,就说明皇帝不介意裴少淮知晓这些事。

这夸奖的话带着揶揄。

燕承诏应道:“合着在裴给事中眼里,我是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白领朝廷俸禄的闲职?宫外在值时无人辖管,自由自在?”

原来燕缇帅也会怼人。

“岂敢岂敢。”

言归正传,裴少淮问道:“北镇抚司查一查此书后十二章节出自谁人之手,应当不难吧?”正好此事与皇室有关,属于北镇抚司分内之事。

“不难。”

“那……?”

燕承诏道:“需要两日的时间。”

“有劳了。”

“我也有件事想请教裴大人。”燕承诏说道。

“燕缇帅请说。”裴少淮猜想是与银币、开海、通藩相关的事。

结果燕承诏平日里冷冰冰的脸微红,十分不好意思,踌躇了许久才开口,道:“内人害喜,日日无食欲,我可做些什么?”

裴少淮有些惊讶,一是惊讶于燕承诏问的竟是这样的问题,二是惊讶于……这速度也太快了些,细算一番,燕承诏完婚刚满两个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