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 126 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 126 章

作者:MM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7 22:31:25 来源:奇书网

皇帝带着这样的怒气发问,使得鸿胪寺卿惶恐跪下,他万没有想到,照例读个使臣名簿,居然会演化成这般场景。

“回话。”皇帝道。

鸿胪寺卿应道:“倭国使臣抵临泉州港时,海船确有破损。”他只敢如实应答,不敢提修船、赠船的事,更不敢替倭国使臣多说半句好话。

贡船一入泉州港,立马破损,这是倭国的惯用伎俩了。来时故意选老破旧船,危危将散架,入港后从舱内给它几个棒槌,破损程度难以修缮。

冒着与船同沉的危险,为的是求朝廷赐大船,送他们返航归国。回到倭国后,大船留着,来年依旧选老破旧船出航。

大庆造船技术了得,木料讲究,御海沉稳,一艘千料大船价值数千两白银,可容数百人,自然让各番国垂涎不已。

皇帝一边生怒,一边心里嘀嘀咕咕,这不就是得了好酒好肉,还要叫张尚书搭上一辆马车的贼孙子吗?

倭国使臣入朝觐见时,回回都把话说得极漂亮,譬如“一定约束好百姓,不让他们下海行盗”、“在大庆的厚赏之下,倭国百姓吃饱穿暖,自然就无人下海祸害往来船只了”……诸不知,这几年在海上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的倭寇,这几年愈发嚣张,丝毫没有任何消停的迹象。

只怕倭国才是最大的倭寇头目。穿着臣子衣袍是使臣,换上甲胄立马成了贼寇,人心不一。

赐他们船只岂不是助长他们在海上更加猖狂?

贼孙子就是贼孙子,专程守在路上打劫尚书府的粮食,贪婪是永远喂不饱的。

皇帝从前总觉得亏些小钱无足轻重,现下想到每年皆被各番国“坑蒙拐骗”,年年岁岁不知搭进去了多少银两、铜钱,气得说不出话来。

天子盛怒,不光鸿胪寺卿战战兢兢,场下的文武百官皆战战兢兢,又满是疑惑——往年万朝来贡,大庆风光无限,皇帝不是高高兴兴的吗?怎今年还未开始贡拜,皇帝就堂前动怒了呢?

就好比“怎为了一件寻常小事”动怒了?

原有许多官员打算今日早朝禀报要事的,这会儿,都一个个默不作声了,今日不是个好时候,不敢触霉头。

皇帝问道:“可还有事要禀?”几息后,道,“无事退朝。”

可场下无人敢动。老一点的官员都知道,当朝天子是个好脾气,从来不在早朝时大动肝火,但这不影响他回到御书房后大发雷霆。

果然,皇帝让人宣道:“皇上口谕,宣五阁老、六尚书、九卿正官,入乾清宫议事。”

点了个全。

兵部左侍郎低头上前,面露难色,奏报:“禀圣上,张尚书……告假了。”

一般来说,尚书不在,左侍郎主事。

结果,皇帝想了想,开口道:“那就裴给事中一同过来罢。”

群臣略显惊愕,六部九卿五阁老,外加一七品给事中?只能说明今日之事,可能与裴给事中紧密相关。

且这位裴给事中才二十岁,今年是入朝为官的第三年。

……

被皇帝传召的臣子,走出大殿后,往乾清宫的方向走,裴少淮很自觉跟在最后。

他身着七品官袍,混在一群高官当中,正是群红丛中一点绿,最是瞩目。

叫人一眼望去最先注意到他。

杨大人故意放缓了几步,渐渐退到女婿的身旁,与他并排走,低声问道:“你还未见过圣上御书房里发火罢?”

裴少淮应道:“未曾。”

杨大人好像饶有经验,低声叮嘱道:“可能与你平日里见到的圣上不太一样,你只安静听着就是了,等天子发问再回话。”

“我省得了。”

进了御书房里,官员们分两排站在两侧,空出正堂中间,两位内官抬进好十余套桌椅,依次摆在堂中,又摆上笔墨纸砚。

有了岳丈的提醒,裴少淮暗想,这是要当着皇帝的面,现场办理公务?

再看平日里位高权重的诸位官员,个个神色沉沉。看来不是第一回经历此事了。

皇帝斜靠在龙椅上,没有平日里的庄重,但威势不减反增,再没有一口一个“爱卿爱卿”地喊了,他张口说道:“工部。”

只两个字。

工部周尚书愣了一下,面色铁青,显然没想到第一个就点了他。周尚书讪讪走到第一张桌前站着,随后内官端来三本厚厚的账目,纸色已发黄,置于周尚书桌上。

账目上写着“应天府宝船厂”、“江南织造厂”等大字。

皇上又道:“吏部。”

裴珏踱步到第二张桌子前,比周尚书镇定许多,照旧有内官为他端来账目,上头写着“泉州市舶司”几个字,又为他端来了《宋史》。

朝贡事关礼度,礼部自不可能幸免,皇帝道:“礼部。”

礼部徐尚书站到第三张桌子前,他桌上的账目比前面两个人加起来的都要厚。裴少淮曾与他商议过朝贡一事,徐大人这些日子做了功课,心中有底。

“太仆寺。”

陆大人出列。

首先点出来的四人,除了礼部以外,其他三人职责似乎与朝贡相关并不大,却被最早点出来。

其后,皇帝又点了其他官员,或单独安排任务,或指定协助哪位大臣,最后只剩五位阁老和裴少淮。

“给五位先生赐座。”皇帝吩咐道。

五位阁老虽不用直接做事,但需要坐在这里一直看着。

果然如裴少淮一开始猜的一样,皇帝要六部九卿正官在御书房里现场办理公务。

皇帝道:“既是你们平日里没做好的事,今日便在朕这里补回来罢。”

接着开始布置任务,道:“工部好好算算,朕给倭国赐了几艘海船,历年赐出去的丝绸几许,占江南织造厂几成。”

“泉州市舶司是吏部监设的,也好好算算,十年来派有几艘官船出海行商,纳得船税几许,与宋时相较如何。”

“礼部、鸿胪寺替朕算算,暹罗用碗石换走了多少银两,阿瓦国送了几回蓝孔雀,还有倭国送来没开刃的腰刀……总之,那些不值当的玩意儿,都给朕列出来。”

“太仆寺辖管天下车运往来,替朕仔细估算一番,各藩国的贡品自关口入朝后,需要耗费多少民力才能运到京都城里。”

“……”

连大理寺杨大人,都被安排统计使臣在大庆朝期间犯过哪些事。

每说一处,都可听得出皇帝的怒气——平日里缺了的活,现下都要还回来。

又见内官们端进来各类茶水、点心,静候大堂两侧,供官员们随时取用。

看这仗势,便是算个概数,没几个时辰也做不下来。

“开始罢。”皇帝道,带着些随性。他既能开口安排这些任务,就说明他听了裴少淮的话以后,已经找人查过、算过这些账目了。

让六部九卿再算一遍,惩罚而已。

一时间翻页声沙沙响,恍然让人觉得回到了科考时,争着时辰奋笔疾书。只不过,青袍书生小子换成了红袍白发的大官。

皇帝这个发脾气,还挺特别。

最后独剩下裴少淮一个身穿青袍的小官,静站着,听候皇帝调遣。

皇帝起身,一边向御书房后院走去,一边向裴少淮招招手,喊道:“裴爱卿随朕来。”

这是今日御书房里唯一一个“爱卿”,其他都是工部吏部……

裴少淮端端衣装,轻提下摆,踱步跟上去,猜不到皇帝是什么目的。

君臣二人来到后院石亭里,石桌雕刻的是纵横棋盘。

“裴爱卿坐。”

裴少淮有些受宠若惊,一时讪讪不敢坐下,其实,他是不想在皇帝面前显露他拙劣的棋技。

“这是旨意。”皇帝又道。

“臣遵旨。”

“这里没别人,你可以随意些,不必与朕拘谨。”皇帝言道,早朝时的一腔怒火消了不少,拿起白棋盒,又道,“陪朕来几局。”

裴少淮只能遵旨,心中暗想,棋技差些也好,至少不用让棋假装输给皇帝。他觉得,以他的棋技,正常发挥也断然赢不了皇帝。

所以他一招一棋都下得很认真。

结果下着下着,黑白棋满半盘,裴少淮才忽然发现,这盘棋居然下得旗鼓相当,黑白棋之间打得相当胶着。

那岂不是说,皇帝跟他一样,也是个棋技不好的……

皇帝这是不善棋技,却有棋瘾啊……

最后,终究是皇帝略高一筹,险胜了裴少淮,他呼道:“过瘾!”

“朕看出来了,裴爱卿似乎不善下棋?”皇帝问道。

这倒也正常,不是每个读书人都钻研棋道的。

皇帝的话让裴少淮不知如何应答,他若说是,岂不是暗指皇帝也不善下棋。

皇帝从裴少淮的神情得到了答案,高兴说道:“不善下棋好呀,朕就喜欢跟你这样的人下棋,往后要多多陪朕下棋。”皇帝找几位阁老下,总有些被让着的感觉。

裴少淮哭笑不得,道:“微臣遵旨。”

他想到御书房里那么多大官在奋笔疾书,而皇帝却在这里下棋,愈发觉得皇帝深得不可琢磨。

在他之上。

又下几局以后,萧内官过来道:“陛下,该用午膳了,可传膳?”

皇帝问裴少淮:“裴爱卿平日喜欢吃什么菜?”

裴少淮第二次受宠若惊。

陪完下棋又陪用膳。

萧内官帮着说道:“陛下,御膳房做了几道新菜式,不若今日尝尝新鲜?”

“可。”

正好解了裴少淮的为难,裴少淮望向萧内官,示以谢意。

御书房里的官员,忙碌得来不及吃几口点心。

午膳后,皇帝估摸着时辰,喃喃言道:“也该算得差不多了。”

该进去看看结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